如果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包含了前述条款中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是无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id_518105018]
[id_92401073]
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第三条 如果消费者为了检查商品而拆开包装并且商品状态没有受到损害,那么电子商务平台不能以商品拆封为由拒绝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无理由退货政策,除非法律有其他特别规定的情况除外。
03
快递运输途中丢失或被冒领,
[id_1090623302]
[id_71470498]
快递公司收取商家网购包裹后,若因自身失误,例如保管不当导致包裹遗失或被盗领等,造成包裹损坏或消失的,需对损失负责赔偿。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零七条第一款 卖方依照约定把货物运到买方指定位置,交给运输方之后,货物如果受损或者丢失,责任由买方负责。
第八百三十二条 承运方对于运送途中物品的损坏、遗失负有赔付责任。然而,若承运方能够证明物品的损坏、遗失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物品固有的物理特性或正常损耗,或是托运人、收货人存在过失所致,则无需承担赔付责任。
04
快递擅放代收点,
产生纠纷谁担责?
擅放代收点,包裹丢失快递公司应担责。
如果无法当面交付,在把包裹放进快递柜或者送到代收点之前,必须先征得收件人的同意,否则就是违规操作。
法条链接
《快递暂行条例》
(2019修订)
经营快递行业者须将包裹送达事先商定的收件地点、收件人,或是收件人另行委托的代收人,同时应通知收件人或代收人实施当面向验。收件人或代收人拥有当面核对的权利。
05
所有商品都适用
“七天无理由”退货吗?
不是
在法律明确指定的四种商品和买家购买时已明确表示不能退回的商品之外,其余商品均可以享受“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五条【非自愿退货规则】商家通过互联网、电视节目、语音通讯、邮寄途径售卖物品,购买者可在收到物品后七天之内撤回交易,且无需陈述缘由,不过以下几种商品不在此列: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通过互联网获取的音像资料、个人开启包装的电脑程序等虚拟产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不属于前述所列类型的物品,若其固有属性不允许,并且顾客在购买环节明确表示不接受退货,那么这些商品就无需遵循无理由退货的规则。
退货物品需要保持原样,商家接到退回货物后,必须在七天之内退还买家支付的货款,退货运费由买家负责,如果商家和买家有其他商定,就按照商定的内容执行。
06
发现网购商品有质量问题
该如何处理?
可以退货、要求退换或者修理等,以及要求适当的违约赔偿。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二条 违反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要依照合同当事人的规定承担违约后果。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责任,或者约定得不清楚,按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还是不能确定的,那么受损的一方可以参照物品的性质和损失的程度,合理地要求对方进行修理、重新制作、更换物品、退货、降低价格或者减少报酬等处理。
第五百八十三条 一方违背合同责任,或者执行合同责任未达约定标准,即使履行责任或实施补救,对方若仍有额外损失,该方应补偿损失。
第五百八十四条 若合同一方未履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导致对方受损,赔偿金额需与违约造成的损失相当,涵盖合同正常履行后本可获得的收益;不过,赔偿总额不能超过违约方在签订合同时预见到或理应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引发的损失。
第六百一十七条 卖方提供的货物若未达标准,买方能够依照本法五百八十二至五百八十四条的条款,要求卖方承担违反约定的后果。
07
网购送的赠品有质量问题
可以索赔吗?
可以
附赠的商品是商家用来展示商品或者服务水准的物品,和正常售卖的商品一样,必须符合标准,商家不能因为免费赠送就提供质量不过关或者冒牌的赠品,如果商家提供的赠品存在瑕疵,顾客同样能够要求更换或者获得补偿。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三条【商品质量责任、消费者知情权】商家必须确保其售卖的商品或者提供的劳务,在常规使用下能满足应有的品质、功能、用途和保质期要求;不过,要是买家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劳务之前已经清楚其中存在缺陷,并且这种缺陷并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么商家就不必承担这个责任。
商家若通过宣传材料、商品介绍、实物展示等途径展示商品或服务水准的,就必须确保售卖的物品与服务的实际品质,同所标明的标准一致。
销售方售卖的汽车、电脑、电视、冰柜、空调、洗衣机等可以长期使用的物品,或者进行房屋装修这类工作,客户在拿到货物或享受完服务后,六个月内要是发现毛病,产生了矛盾,那么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人,必须负责证明这些毛病是怎么回事。
08
网购到假冒伪劣商品,
可以要求哪些赔偿?
返还货款及惩罚性赔偿
买到网上假冒商品,能终止协议,让卖方退回钱款,并罚付商品或服务金额三倍的补偿金。补偿数额若低于五百元,则按五百元赔偿。若网购食品不达标,惩罚性补偿金可按商品价钱的十倍或损失的三倍来定。
“假一罚十”条款
具有法律效力
商家为了促销,会主动提出加倍赔偿的保证,这属于单方面增加自身责任的行为,表达了真实意愿。顾客一旦购买商品,交易关系便确立,此时该保证条款成为合同条款,对商家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商家必须恪守契约规定的责任,交付满足品质标准的物品,若未能做到,须依照“伪劣者十倍赔付”的规则进行补偿。
另外,就算店家没有主动规定售假要赔偿,买方得到仿冒品时也能够要求额外补偿。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经营者售卖物品或供应劳顿时,若有欺骗举动,需依消费者请求补偿其蒙受的伤害,补偿数额应为购买物品的代价或享用劳顿的开销的三倍;补偿数额低于五百元的,定为五百元。法律有其他约定的,按其约定执行。
商家若清楚物品或服务有瑕疵,却继续售卖,导致购买者或其他人死亡或健康受到重大伤害,受害者可以依法向商家索取赔偿,并有权要求赔偿金两倍以下的惩罚性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消费者若因食品不达标而受损,可向销售方索取补偿,也能向制造方索取补偿。受理消费者补偿诉求的商贩或厂家,须落实首要负责制,立即先行补偿,不可相互扯皮。若责任在制造方,销售方垫付补偿后,有权向制造方追讨赔偿。若责任在销售方,制造方垫付补偿后,有权向销售方追讨赔偿。
制作不达标食品或售卖明知不达标食品,购买者除了要求补偿损失,还能向制造者或销售者索取商品价格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补偿款;若补偿金额低于一千元,则按一千元计算。不过,食品的包装标识和说明文字存在不影响安全且不会误导购买者的轻微瑕疵的,不在此列。
09
网购案件管辖地在哪儿?
网络购买商品发生争议时,当事人有权选择向买家居住地或收货地点的人民法院申请法律程序,也可以选择向被告常驻地的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如果上述多个法院都有审理案件的权力,那么将由第一个受理案件的法院负责审理。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二条 公民涉诉案件,审理权归属于被告居住的法院;若被告常住地与其登记住所不同,则由其常住地的法院负责审理。
针对公司或者其它机构的民事案件诉讼,交给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来处理。
同一案件涉及多个被告,这些被告的居住地或经常居住地分散在多个不同法院的辖区内,那么每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都可以审理此案。
第二十四条 发生合同争议进行诉讼时,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或者合同执行地的法院有权审理此案。
第三十六条 多个法院都有审理案件的权限时,起诉人有权选择其中一个法院提起诉讼;若起诉人同时向两个或以上具备审理权限的法院递交诉讼文书,则案件将由最先完成登记手续的法院负责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的解释》
第二十条 通过网络渠道达成的商品交易协议,若以线上形式传输货物,则买方所在地即为协议执行地点;若以线下途径转移物品,则以货物接收地点作为协议履行场所。协议中若对执行地点有明确说明,则应遵循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