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今年所有诺贝尔奖结果都已公布,每位获奖者都领取了高达一千零十万瑞典克朗的奖励,这一数额相当于每瑞典克朗值约零点六三人民币。公众普遍知晓,诺贝尔奖的资助金源自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一百二十多年前遗赠的超过三千一百万瑞典克朗的财产。到上一年年底,诺贝尔基金会的总资产规模已经增长到六千零三亿瑞典克朗。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诺贝尔奖基金经过一个世纪的运作,显著体现了时间、复利、通货膨胀以及多样化投资的效果。
诺贝尔基金初始金额相当于现在的18.36亿瑞典克朗
1895年11月27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签署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他决定将自己绝大部分财产,总额达到3158.72万瑞典克朗,用来设立一个基金,并让这笔钱投资于稳固的证券产品,目的是让投资所产生的收益,能够用来表彰那些在物理科学、化学研究、生命科学和医学探索、文学创作以及促进世界和平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人。诺贝尔基金会公布的权威信息显示,这笔款项折算成当前价值为18.36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1.57亿元。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他的逝世引发了后续一系列事件。遗嘱的执行者历经四年,才成功促使各方接受诺贝尔的安排。到了1900年,诺贝尔基金会宣告成立。紧接着的次年,首批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开始授予获奖者。每个奖项的初始金额定为15万瑞典克朗,折算成今天的价值约为876.36万瑞典克朗。
诺奖奖金曾多年贬值 直到1991年才追平
依照诺贝尔的设想,奖金需确保受奖者在二十年期间,即便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仍能维持科研活动。当年的奖金额度,恰好相当于当时一位瑞典大学教师的二十年薪酬总和。
今年,诺贝尔奖的奖金提升到了1000万瑞典克朗,折合约人民币630万元以上。根据官方数据,瑞典教授目前的平均月收入为5145欧元,一年的总收入大约是6.17万欧元,换算成瑞典克朗大约是67.87万。由此看来,现在的诺贝尔奖奖金相当于一位瑞典教授十五年左右的工资总和。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公布的正式记录,相当长的时期内,诺贝尔奖的奖金数额呈现下降趋势。自1901年起的大部分年份里,该奖项的货币购买力仅相当于首届颁奖时奖金的百分之三十至六十。直到1991年,奖金金额才重新达到原有水平。
1902年诺贝尔奖的奖金为14万瑞典克朗,此后金额逐步降低,1923年奖金数额跌至11.5万瑞典克朗,创下历史最低纪录。若按现行货币价值换算,1919年和1920年诺贝尔奖的货币价值缩水最为显著,尽管当时奖金仍有13万瑞典克朗,却仅相当于初始金额的28%。1991年时,诺贝尔奖的奖金数额已经增长到600万瑞典克朗,这个数字从表面上看是初始金额15万的四十倍,然而,如果将通货膨胀因素纳入考量,那么1991年的600万瑞典克朗实际相当于今天的887.28万瑞典克朗,这个数额与1901年的15万瑞典克朗几乎持平。换言之,经过九十年的时间,诺贝尔奖的奖金最终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这些年,诺奖的资助金仅在2012至2016年期间稍稍减少,多数时候都超过了最初的额度。其中,2001年的奖励金含金量最为突出,尽管当年也是1000万瑞典克朗,但折算到现在相当于1257.7万瑞典克朗,是初始15万瑞典克朗现今价值的1.44倍。
上世纪50年代起诺奖基金开始全面投资 基金开始挣钱了
诺贝尔奖的奖金额度同诺贝尔基金的管理情况联系紧密。基金的管理,在早期阶段效果不佳,总资产持续下降,因此奖金也相应减少。1975年时,基金的价值为1.7亿瑞典克朗,折算到现在价值9.4亿瑞典克朗,仅为1901年最初资金的一半。
资金面临周转不灵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依照初始的投资准则,基金仅能存放于银行或购置低风险的“稳健债券”。低风险意味着低回报,诺贝尔基金会既要每年分配奖金,又要保障日常开销,再加上一战和二战时期的混乱,基金增值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物价上涨,因此资产持续缩水。
长期以来,税务也是诺贝尔奖基金会的主要开销。1914年之前,基金会承担的税率是百分之十,尚能勉强支撑。1915年,瑞典政府推行了一项应急的国防税,导致基金会的税率翻了一番。1922年,当年的综合税负已经超过了当年的诺贝尔奖金金额。因此,1923年的奖金金额创下历史新低。
自那以后,是否赋予基金会免税资格,始终是瑞典议会反复商议的议题。这项旷日持久的辩论持续了数十载光阴。直至1946年才尘埃落定:议会最终决定允许基金会享有免税优惠。
应诺贝尔基金会理事会请求,瑞典当局1953年准许基金自主运作资金,基金会由专一安全资产投放转为多元资产组合,逐步涉足海外市场,重点投向美国股市,并分散投资房产、抵押贷款等领域。美国政府亦授予诺贝尔基金会在美投资免缴税款的特权。那个时期,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开始逐步复苏,投资股票和购置房产都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基金的收入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追加巨额款项注入基金会用作基础资本,此外还设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推动了诺贝尔基金组织的持续进步。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证券市场迅猛发展,基金会持有的金融资产和房产价值持续上涨。不过,1985年瑞典增税,导致基金会获利显著减少。两年之后,基金会实施了一项关键举措:把所有房产转移给一家新成立的上司企业,该公司有个颇具特色的名称,叫做“招募人”。基金会之后卖掉了所持有的全部“招募人”公司股份,正好在1990年初瑞典金融动荡发生之前,因此赚取了巨额利润。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公布的信息,到1986年时,基金会财产的当前价值才与1901年的原始数额相仿。到2021年岁末,该机构的总财产达到610300万瑞典克朗。以名义金额计算,这相当于121年前起始资金3158.72万的193倍。然而,若将所有金额折算成现值,实际仅为起点的3.32倍。这一对比有力地揭示了物价上涨对财富的巨大消耗。
跑赢通胀还要年化3%收益率 诺贝尔基金过半资产投资股票
诺贝尔基金会管理基金的方法是怎样的呢?根据基金会2021年的年度报告,为了能够长期获得足够的收益,确保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基金会的资产运作必须全面评估金融市场的各种风险。基金会认为,只要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后,每年的平均收益能达到3%,就能够满足诺贝尔奖未来支出的需要。诺贝尔基金会为此明确了各类资产配置的详细标准,其中股票类资产最受重视,标准配置比率为55%,允许在-15%到+10%之间浮动;债券类资产占比设定为10%,调整区间为-10%至+45%;不动产类资产配置比例为10%,变动幅度限定在-10%到+10%;非传统资产类占比为25%,可在-20%到+20%范围内调整。
去掉基金会自身房产的估值,到上一年岁末,诺贝尔基金会全部投资品总值为57.2亿瑞典克朗,里面股票基金占55%,总市值为31.22亿瑞典克朗,私募股权基金投入达4.26亿瑞典克朗,房地产基金占8%,总市值4.45亿,买了十家面向世界范围操作的房地产和基建基金,固定收益产品加现金占16%,金额为8.98亿瑞典克朗,另类投资占24%,市值为13.49亿,另有2%遭遇资金缩水。此外,诺贝尔基金会本身持有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的两处不动产,其市场价值高达3.84亿瑞典克朗,这一数额构成了基金会总资产构成的6.3%。所有这些资产在2021年给诺贝尔基金会创造了4.26亿瑞典克朗的投资回报。
诺贝尔基金会每年都有许多开销。2021年,诺贝尔奖及相关机构的总花费达1.04亿瑞典克朗。其中,当年的奖金总额为5000万瑞朗。诺奖委员会的薪酬为2290.5万瑞朗。诺贝尔颁奖周的各项活动开销为1045.5万瑞朗。日常运营成本为2012.2万瑞朗。
报告指出,2021年该组织收到2170万克朗的资助款。同年度诺贝尔奖基金会的整体盈利达34400万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