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释永信的故乡正对着淮河,追溯河流源头,它横贯了两个省份,最终成为了少林寺山门前的那条少室溪。
[id_1025860919]
释永信的父亲身为水电行业的从业者,四处漂泊,而他的母亲则肩负着养育五个孩子的重任,在田间劳作。家庭原籍地处贫困,释永信的童年时光里,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便是聆听他人的说书故事。
在说书人的叙述里,少林寺隐匿于秀美山峰之中,僧人们各有所长,技艺高超,“飘然而至,宛如仙人”。
1981年,年仅16岁的释永信,擅自从家中窃取了30元人民币,身背破旧的被褥,历经三天长途汽车之旅,最终抵达了少林寺。
然而抵达嵩山山脚,并未见到古老的寺庙,眼前仅是荒芜的田地,在破旧的院落里,透过柱子便能窥见那仅存的部分方丈居所。
方丈之室,话事者乃是一位视力几乎丧失的行正和尚。尽管他的双眼难以辨认物象,然而他的心算能力却十分出众,担当着寺庙记账的重任。
释永信辗转入了少林。
多年之后,他在自传中提及,白马寺的方丈引领他入门,少林寺的方丈为他主持剃度仪式,而剃度的场所,正是禅宗二祖曾断臂求法的那个亭子。
然而,这种回忆或许带有美化倾向。在少林寺附近的村民记忆里,释永信不过是一个鼻涕横流、挥舞着鞭子牧牛的小和尚,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却在1928年的军阀混战中被毁,其香火早已在历史的篇章中熄灭。
寺庙里的生活颇为艰辛,每日仅能勉强填饱肚子,唯一的生计来源便是售卖大碗茶,而这实际上不过是向过往行人出售的白开水。
踏入寺庙不久,释永信便开始习武,起初的报道中提到他掌握了数种拳法,随后这一数字增至十几种,而在他的自传中,他展示的武艺更是多达百种。
他独辟蹊径,修炼之道与众不同,相较于习武,他的记忆力更为出色;一套招式,只需观摩数遍便能牢记于心,再经数度练习,便化为己有。
1982年,少林寺迎来了一次机遇,电影《少林寺》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走红,各地少年纷纷沿着铁路线踏上了前往的旅程,山门前地面之上,挤满了前来朝圣的人们。
然而,僧侣们与巨额财富无关,当地设立的机构征收门票,少林寺并未被纳入其中。
释永信开始陪着师傅,远行郑州北京,申请收回门票经营权。
为了节省开支,师徒二人经常选择在火车站过夜。师傅睡得安详而自在,然而释永信却显得坐立不安。
车站内人潮涌动,寒意逼人,场面混乱不堪,我既不能坐着,也不能站着,更无法入睡,内心感到极不舒服。
位于北京,他们选择住在位于中国佛教协会对面的一家浴室。经过数年,那位浴室的小伙子已经能够认出这对师徒。
1984年,少林寺终于重新获得了门票的经营管理权,这使寺内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后来当师傅再次前往北京时,他仍需住宿在澡堂。释永信却向他谎称,“澡堂已经被拆除了”。
自那一年起,少林寺的年收入增加了数以十万计,行正和尚的出行方式也升级到了乘坐小轿车。到了1986年,年届七十二岁的行正和尚,正式接任成为少林寺的第二十九代方丈。
然而仅一年后,行正便病故圆寂。
在释永信的自传记载中,在其师傅圆寂之际,两人之间展开了一场充满禅意的交谈,随后师傅将少林寺的重任交付给了年仅22岁的释永信。
然而,在实际情况里,行正法师圆寂之后,少林寺设立了管委会进行集体管理,德禅法师和素喜法师,他们的地位与行正法师相仿,共同执掌少林寺长达十二年之久。
释永信在管委会中担任了顾问职务,他之所以能留任此职,一方面是因为他在过去曾随师傅一同出差,与外界交流频繁,积累了丰富的外部联络经验。
被驱出权力中心的释永信,开始以自己的方式,重回大雄宝殿。
在1986年,释永信动员了大量人力和物资,致力于发掘少林武术的精髓,并且创立了“少林寺拳法研究会”。
经过一年的筹备,他创立了“少林寺武术队”,并在第二年进行了公开演出。随后,该武术队演变为“少林武僧团”,释永信担任了团长的职务。
武僧团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最终远渡重洋,少林寺的武功名声日益远扬,其技艺之高甚至盖过了佛法,成为了少林寺的象征。
九十年代初,释永信将众多早期门徒派遣至海外,致力于少林武术的传播。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凭借武术的强大影响力,他再次攀登少室山。
1995年,在他的努力游说与积极推动下,少林寺成功举办了盛大的1500周年庆典活动,吸引了十万信众前来参与,同时,这一盛事也得到了十七个国家的媒体广泛关注与报道。
释永信,年方三十,出席了皇家寺庙的仪仗活动,并发布了纪念性的金币和银币,同时,他还开创了佛像开光仪式。
新落成的钟楼上,沉寂60多年的古钟,轰然撞响。
两年后,释永信成为少林寺住持。
02
1999年,释永信沿着红毯前行,穿过山门,沿途有伞仗相随,最终踏入宝殿,由住持之位荣升为“少林寺第30代方丈”。
履新之后,释永信发布命令,要求对少林寺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建筑进行拆除,包括武术学校、居民住宅以及商业街道,旨在维护少林寺的宁静与清幽。
然而自那以后,少林寺与清净二字再无瓜葛,就连路旁售卖纪念品的摊贩也纷纷表示:“如今少林寺,每年只举办一件盛事。”
2002年,少林寺推出了图书光碟,其年发行量突破了百万大关;紧接着在2003年,少林寺又设立了药局,所售保健品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千元。
2004年,少林寺将易筋经与洗髓经的秘籍公之于网络,同时将少林功夫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一年,少林寺与婷美品牌携手,推出了少林神芝产品,然而最终却未能取得预期成果。
释永信对商战进行了回顾,总结认为,未来必须与顶级企业携手,方能打造出既通俗又高雅的优质产品。
那段时间,少林寺不仅制作了动画作品,推出了舞蹈剧,还举办了全球范围内的“功夫之星”选拔活动。释永信大和尚甚至为河南联通的手机号码进行了神圣的开光仪式,而尾数为8888的号码最终以8.1万元的价格被拍得。
在2006年,释永信被媒体誉为“年度中国营销标志人物”,评奖词中提到:“在释永信出现之前,少林寺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寺庙。”
经过一年时间的变迁,少林寺山门前的派出所迁址后留下的空置房屋,被方丈释永信改造成了素食餐厅,并为其命名为“欢喜地”。
兴奋地迅速发展成IP,其产品涵盖了铁砂掌果盘、梅花桩CD架等,店铺陆续在淘宝上线,其中《少林武功医宗秘笈》一书定价高达9999元。
在2008年,少林寺开始实施其向外拓展的战略,众多寺院如三门峡的空相寺、南阳的维摩禅寺以及龙门山的宝应寺等,纷纷成为少林寺的分院。
香港媒体指出,此举乃模仿肯德基、麦当劳的扩张策略,用以推动寺院的扩展。
2011年,少林在海外设立了52家文化中心,其中仅洛杉矶一家中心的年度会员收入就超过了300万美元。
此时的少林早已名满天下,荒坡残殿,旧梦皆无。
在2004年,少林寺对山门进行了修缮,耗费了二十万立方米的石材。甬道上的青石雕板厚度达到了二十公分,释永信表示,这样的厚重感才符合少林寺的风格。
他的方丈室,早已挪至第五进院落,松柏掩映,门外是宽阔平台。
方丈室门口有巨幅对联,上下联首字,分别是“永”和“信”。
他得到了一幅精美的云锦袈裟,出行时乘坐着价值百万的豪车,手持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然而如今看来,这些都只是他奢侈生活的一小部分。
同门住持前来拜访,交谈中他总会询问:“你最近在忙些什么工程?”而美国探索频道在拍摄纪录片时,则将他誉为少林寺的CEO。
僧侣们称他为领袖,BBC将他比作高级官员,马云半开玩笑地称他为“河南头号民营企业家”,而方丈的职位却鲜少被人提及。
媒体曾捕捉到两个值得关注的细节:首先,他处理电话或短信的速度极快,仅需十分钟;其次,在接待贵宾时,他并未采用传统的双手合十的礼仪,而是选择了更为普遍的握手方式。
2009年,他率领全寺僧侣,举办了一场法会,向菩萨诉苦,对地方推动少林寺上市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指责其“背离天理、出卖了千年古刹”。
数年后,一位记者在街头与他交谈,询问他是否依旧反对公司上市,他表情淡漠,从鼻孔中发出一声冷哼。
在少林,无人能违背他的意志。
所有的商业计划都必须经他最终决定,若导游讲解内容不妥,他将下令将其驱逐出景区。
在他的方丈室内,各地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接连不断,他们依次排队,向他请教,他逐一评价项目,探讨投资事宜,周围的人则认真地点头,并将他的意见一一记录下来。
行走之际,天空飘洒着雨滴,有人细心地为他系好鞋带,有人用伞为他遮挡风雨,当他迈下台阶,又有专人上前,轻轻提起他僧袍的后摆。
03
1999年,释永信升座方丈时,身后为他撑伞的名叫释延鲁。
无人料到,释延鲁会成为日后举报他的主角。
2015年7月25日,论坛上突然出现了一篇名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位大老虎,究竟由谁来监管》的网帖,该帖由“释正义”署名。
据贴文所述,释永信存在两个户籍,涉嫌包养情妇,育有非婚生子,同时声称将向媒体及相关部门出示相关证据。
两天后,释永信回应“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然而,次日又有爆料传来,不仅揭露了户籍详情,还附带一份年代久远的信函,信中提到行正和尚早在当年便察觉到释永信的不端行为,并已将其驱逐出寺庙。
盗窃钱财、拉帮结伙、自诩方丈,有野心,不备接班的资格。
随后,在致媒体的邮件中,释正义发声质问:铁证如山,难道释永信你敢接受亲子鉴定吗?
在当年的7月30日,一份新的爆料揭露,释永信购置了多辆价值百万的豪华汽车,并且拥有着惹眼的吉祥车牌。
这些车辆目前处于何方?它们正栖息于何人之臀?这情况是否与您屡次成功逃脱有着密切联系?!
然而,在随后的调查过程中,释永信的家属表示未曾听闻过举报信中提及的母女二人,而涉事医院也表示无法找到相关的出生证明存根。
之后,接连不断的爆料揭露了勒索、腐败、婚外情等丑闻,而释永信和他的弟子们也含沙射影地指出,每当他们陷入争议,都与拆迁、项目开发、上市争议等问题紧密相连。
在风波肆虐之际,众人对释正义与释延鲁的身份归属议论纷纷,而释延鲁本人始终予以否认。然而,在当年的8月8日,释延鲁连同其他五人一同前往京城,他们以实名的方式对释永信进行了举报。
在六人之中,有释永信的弟子、亲信和随从。这位随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给他带来最大冲击的是目睹了释永信饮酒并享用红烧肉的场景。
2015年的寒冬,释永信成功渡过了那场风波,然而,火势并未随之熄灭,反而持续蔓延,直至十年之后的远方。
2025年,7月25日,恰逢十年前的举报日,深夜时分,释永信遭到了突然的召唤。
7月26日,风声扩散,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通报:
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涉嫌触犯刑法,涉嫌挪用和侵占寺庙项目及寺院资金;他严重违背了佛教戒律,长期与多位女性保持不正当的私情,并且育有非婚生子。
除了刑事犯罪,罪名与十年前爆料内容相同。
翌日,释永信的戒牒遭到撤销,少林寺官方公众号上他的文章已被清除,方丈室的匾额也被取下,此外,寺内记载他业绩的石碑周围已被木板严密封闭并固定。
他的微博更新停留在7月24日,当天他分享道,当内心达到纯净无染的状态,净土便存在于此刻。
但若不清净呢?
他在自传中提及,少林寺的修行与世俗生活,宛如一艘航行中的船舶,其一半沉浸在波涛之中,另一半则浮于水面之上。
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水面上是草莽与风光,水面下是贪欲与罪孽。
《水浒传》的结局部分,鲁智深圆寂,他自述一生未曾积德行善,只是擅长杀人放火,然而最终却能领悟佛法,得以成佛。
释永信和他的故事正好相反。
他大半生都在佛堂,看遍佛经,但又何时畏过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