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惊艳亮相,起售价定为21.59万元,激动人心的交付活动将于4月3日正式开启!
3月28日19时,位于北京的场合见证了小米集团(股票代码:01810.HK)SU7的上市盛典。在此次发布会上,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透露,该产品线涵盖了三个不同的版本。
SU7标准版的价格为21.59万元。在4月30日之前进行大额预订,即可获得车载智能冰箱、豪华音响以及真皮座椅的免费赠送。此外,小米智驾Pro将提供终身免费使用服务。
SU7 Pro的售价为24.59万元。该车型已配备了豪华音响系统以及电动尾翼。在4月30日之前进行大额预订,即可免费获得价值16000元的冰箱、真皮座椅以及20英寸轮毂轮胎。此外,小米智驾Max系统也提供终身免费使用服务,价值高达26000元。
SU7 Max的售价为29.99万元。在4月30日之前进行大额预定,即可免费获得价值22000元的冰箱、豪华音响、真皮座椅以及电动尾翼。此外,小米智驾Max的终身使用权也免费赠送,价值高达26000元。
雷军透露,首批销售网点已遍布全国29座城市,设有59家门店;预计到今年年底,销售网络将扩展至39个城市,服务网络则将覆盖56个城市;小米SU7系列产品的定金支付将从晚上22点开始;同时,小米SU7的创始版也同步推出,其价格与标准版和Max版一致,限量发售5000台,定金为2万元,交付活动将于4月3日正式启动。
杰富瑞金融集团的分析师Johnson Wan指出,若他的推测无误,那么在20万至25万元的价格区间内,实际上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价位。
雷军阐述,小米SU7的定位是打造一款在50万元价格区间内最具吸引力的轿车,一款在同价位中操控性最佳的轿车,一款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轿车,而且它还是一款品质卓越的车辆。在之前的小摩技术发布会上,雷军透露,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制造出一款能够与保时捷、特斯拉(TSLA.O)相媲美的“Dream Car”。
SU7的首次亮相将提供多达九种不同的配色选项。在内饰方面,小米SU7提供了四种内饰颜色供消费者选择,而轮毂和轮胎也有四种不同的款式可供挑选。
雷军透露,小米SU7的累计测试里程已达到540万公里,并在全国300多个城市进行了深入测试。他强调,SU7是目前售价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速度之王”,其零到百公里加速仅需2.78秒,极速可达265公里每小时。雷军还提到,小米SU7全系车型均具备长续航能力,在CLTC工况下,标配的续航里程达到了700公里。小米SU7Max版不仅达到了2秒内的百公里加速,还具备了超过800公里的超长续航能力,在中国市场上,这样的车型实属罕见。他进一步指出,续航能力是车辆最昂贵的配置之一,电池的成本占据了整车成本的30%到35%。
智能驾驶技术的实际道路测试里程已累计突破千万公里,而仿真测试的里程更是达到了2.5亿公里。雷军透露,小米公司针对智能驾驶技术,已研发出两种不同的方案,即Xiaomi Pilot Pro和Xiaomi Pilot Max。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Xiaomi Pilot Max城市NOA功能将在4月份开始面向用户进行测试,5月份将在10个城市正式启用,而到了8月份,这一功能将覆盖全国范围。小米SU7将全面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该功能的高速版NOA上市后即能提供交付服务。在产品发布会上,雷军再次强调,2024年小米汽车将跻身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行列。
雷军强调,智能与生态构成了小米的核心竞争力。他透露,小米SU7在整车设计中融入了众多生态拓展接口,中控屏四周均可进行扩展;中控台上可随意更换香氛、对讲和音箱设备;椅背处的平板支架能够轻松适配小米平板或iPad;车内置有3个1/4英寸标准螺纹接口;同时,小米CarIoT系统助力打造车载智能生态系统。他还提到,即便是苹果用户,驾驶小米汽车也能享受到出色的体验,小米SU7或许能成为最适配苹果生态系统的车型。无线CarPlay功能,让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哪一套系统;而且后排的操控功能还能兼容iPad使用。
雷军对外发布了小米汽车SU7的能源消耗数据,该车型将推出400V和800V两个不同的版本。
该版本采用486V全碳化硅技术平台,仅需充电5分钟便可实现138公里的续航补充;而15分钟的充电时间则能提供350公里的续航能力。
800V版本车型:依托于871V碳化硅高压技术平台,仅需充电5分钟,即可实现220公里的续航补充;而15分钟的充电时间,则能够为车辆提供高达510公里的续航能力。
除此之外,小米品牌推出的家用充电桩,7千瓦功率的型号标价为3999元,而11千瓦功率的型号则定价为5999元。
小米SU7的整车玻璃覆盖面积达到5.35平方米,其天幕玻璃采用了双层镀银技术,前风挡玻璃则是三层镀银处理,侧窗则采用了光学涂层。这些设计能有效隔离紫外线和红外线,进行防晒测试后,结果显示在38℃的高温下暴晒1.5小时,小米SU7的温度比特斯拉Model 3低12℃。
理想汽车的新兴造车力量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想,蔚来汽车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以及小鹏汽车的创始人兼董事长何小鹏,均受邀莅临现场,为小米的新款汽车助阵。此外,长城汽车的董事长魏建军等在汽车行业拥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人士也受到了邀请。
预期产量
Gokul Hariharan等摩根大通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在量产达成之前,电动汽车业务可能对小米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他们预期,在早期批量生产的初期阶段,这一因素将转变为对股价的正面推动。此外,他们补充道,市场普遍预计SU7在上市后的前12个月内,其出货量将突破五万辆。
此外,花旗银行对2024年至2026年的出货量进行了预测,具体数字分别为5.87万辆、12.55万辆和19.47万辆。
高盛集团的分析师赵天宇预测,基于6.5万辆的出货量和22.5万元的平均售价,2024年小米的电动汽车销售额有望达到140亿元。与此同时,小米在去年的总销售额已达到2710亿元。
造车“太难了”
外媒指出,尽管小米拥有众多忠实拥趸和成熟的智能技术体系,然而其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存在差异,并且成本相对较高。在愈发激烈的价格竞争中,除了比亚迪和理想汽车,鲜有国内制造商能够维持盈利状态。
近期,特斯拉与比亚迪为争夺中国消费者市场展开价格竞争,导致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滑,增速放缓,使得电动汽车市场的吸引力逐步降低。据中国乘用车协会发布的数据,2月份,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零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降至38.8万辆。蔚来、小鹏等国内电动汽车新创企业虽然已销售电动汽车超过五年,但仍然面临运营亏损的问题。
苹果公司近期果断采取“壮士断腕”的措施,毅然终止了其已久筹备的电动汽车项目。此举源于其在将自身技术优势应用于全新的制造领域时遭遇的种种挑战。在最近的发布会上,雷军坦言,这三年来他最大的感触便是造车之路异常艰辛,即便是像苹果这样的强劲对手也选择了放弃,而那些依然坚持在造车道路上的企业,则足以被尊称为“英雄”。
丹·贝克,晨星公司的股票分析师,指出小米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或许具备一定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其“已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品牌”以及“可能借助现有的销售网络”。然而,他同时也提到,“近期对于小米的利润预测很可能会出现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