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yward
原创首发|蓝字计划
由于某条称赞小米SU7保值能力出色的微博,雷军再次成为众矢之的,置身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7月2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携手精真估共同发布了《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小米SU7的保值率达到了88.91%,在所有车型中位居首位。
雷军看到这样的成绩,心中定是喜悦万分。在分享的过程中,他首先对“特斯拉保值率一直保持优秀”表示认可,并特别指出特斯拉的两款主要车型的保值率均超过70%,紧接着便进入了高潮:“这一次,我们取得了领先!”,随后更是连续发送了三个点赞的手势。
汽车保值率在车界始终是个热点议题,以往关于“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哪个更保值”的争论,让油车车主与电车车主早已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实际上,车辆的保值率不仅反映了车辆自身的品质,更直接关系到车主在出售车辆时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
小米SU7的年度保值率之高一经提出,便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然而,从公众舆论的反馈来看,对于这一说法持有异议的声音并不在少数。
这份报告并未提供详尽的统计细节,对于小米SU7众多型号,也未进行细致的区分。因此,不仅普通大众和旁观者对此持有异议,就连雷军旗下的忠实粉丝,也纷纷劝诫雷军:“将小米SU7的保值率与特斯拉相提并论,实属不妥”。
在小米,即便是铁杆粉丝也鲜少看到不支持其营销的行为,尤其在雷军的微博评论区,这种情况更是少之又少。那么,“小米SU7一年保值率最高”这一说法,究竟是实至名归,还是仅仅是一场文字游戏?当我浏览二手车网站时,我意识到事情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车主 3 个月亏 15 万
我对小米SU7的二手车市场行情略有了解,然而,当我看到88.91%这一比例时,我的直观感受是,这个价格似乎偏高。
小米SU7系列中,除了SU7 Ultra外,其余三个型号均在2024年问世。然而,与2025年新车型相比,这些车型的配置已显过时。加之坊间传闻,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将进行改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新优于旧是普遍认知,但即便如此,二手小米SU7 Max的保值率仍高达88.91%,这意味着购买一辆二手的小米SU7 Max需花费27万元,这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究竟小米 SU7 的真实保值率是多少?
实际上,网络上充斥着众多出售二手SU7的平台,因此我对懂车帝二手车、闲鱼、瓜子二手车以及二手车商的二手小米SU7价格进行了详细统计,这一结果却无法让大多数人信服,“88.91%”这一数据显然未能得到广泛认可。
实际上,小米SU7不同版本间的保值率存在显著差距,仅仅标明“SU7车型一年后的保值率为88.91%”可能存在文字上的误导,甚至涉嫌误导消费者。
统计过程并不复杂,我分别在懂车帝二手车和闲鱼这两个平台上,随机选取了小米SU7标准版、小米SU7 Pro以及小米SU7 Max三个型号的二手车辆,各选取了两屏不重复的数据。接着,我利用AI视觉模型对这些截图中的车辆挂牌价进行了识别,去除了那些高于新车价格的黄牛价格。随后,我针对每个挂牌价计算了保值率,并最终求得了平均值。
在当前的计算模式下,小米SU7标准版收集到了17条二手挂牌的有效价格数据,基于新车21.59万元的价格进行换算,本次统计结果显示,该车型的保值率大约达到了88.1%。
依照相同的方式对小米SU7 Pro进行评估,从四张截图中所提取的有效数据共有14项,以新车24.59万元的价格为基准,此次统计中SU7 Pro的保值率大约为88.3%。
观察上述两款车型的保值率,与官方所公布的88.91%数值相差不大,然而,SU7 Max的保值率则显得明显偏低。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基于22条有效数据得出的结果显示,SU7 Max的保值率仅为80.7%,与前面的两款车型相比,低了整整8个百分点。
小米SU7 Max的售价更高,其88.91%的保值率与80.7%的保值率之间的差距,若以现金计算,则相当于2.6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微不足道的金额。
然而,小米SU7 Max的车主并非遭遇最严重。真正损害了“小米SU7一年保值率高达88.91%”这一数据真实性的,其实是小米SU7系列中的旗舰型号:SU7 Ultra。
在二手市场浏览小米SU7 Ultra的价格时,你可能会感到惊讶不已。无论是车界权威懂车帝、知名的闲鱼平台,亦或是瓜子二手车平台,抑或是其他二手车经销商,大部分车辆的挂牌价格都已降至45万元以下;更有甚者,报价竟然低至三字开头。
这款小米SU7旗舰车于2025年3月正式上市,拥有1500匹的强劲马力,起步价高达52.99万元。许多新车主尚未提车,若选择购买一辆状况良好的二手车,便可节省10万元,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鉴于 SU7 Ultra 的可选配件价格昂贵,这对其整体车价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我们为了简便起见,将不采用上述方式进行保值率的计算。
观察一些知名人士和博主的评论,在B站或微博上稍作搜索,便可发现小米SU7 Ultra的成交价普遍降至了约42万元。
博主“测评君”购入的车辆原价约56万元,最终成交价却降至41万元,其保值率仅为75%,短短三个月内便亏损了15万元;广州地区一家知名二手车经销商通过多个视频透露,小米SU7 Ultra的回收价格大约在43万元,与52.99万元的新车价格相比,保值率大约只有77%。
50万元以上的SU7 Ultra车型,许多车主在驾驶两个月后,便损失了超过十万元。
恐怖如斯。
因此,简要概括一下,所谓“小米SU7的年度保值率达到了88.91%”这一说法,其中必然含有夸大其词的成分。我们不仅不清楚该数据的统计方法,而且同品牌车型间的保值率差异显著,因此,如此笼统地宣称“SU7保值率高”,明显存在误导和夸大的嫌疑。
总不能说,SU7 Ultra 不算SU7 吧。
尽管如此,众人亦能观察到,SU7的常规版与专业版确实拥有相当高的残值,即便撇开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昂售价,多数情况下其售价仍可达到原价的八成左右。
只是这个数字和特斯拉的保值率直接对比,还是有失公允。
假保值真缺货
近期,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多次提及特斯拉,既表达敬意又积极学习,此番更是对特斯拉大加赞赏,紧接着便提及自家的小米SU7在保值率上已胜过特斯拉——这恰是雷军一贯的“真诚”营销策略。
在保值率方面,小米SU7似乎并不适宜与特斯拉相提并论。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两款车型保值能力强的内在原因存在显著差异。
简而言之,小米SU7系列保值的关键在于“供不应求”,至于特斯拉,其保值因素则在于“众人普遍认为其品质卓越”。
之前已经明确指出,小米SU7是将于2024年推出的车型。然而,目前你若在小米汽车App上预订,仍需等待三四十周的时间。
尽管之前遭遇了众多负面舆论事件,然而小米的订单量依旧保持高度稳定,四月和五月期间分别交付了超过28000辆,市场对小米产品的需求依然十分强烈。
而且,小米官方披露,在已确定购买小米SU7(包括SU7 Ultra)的用户中,有意愿将订单转向YU7的用户占比,仅为YU7总订单量的不到15%。
小米SU7的用户对其品牌的忠实度可能相当之高,同时,也可能是众人对更换订单后可能面临的较长时间等待感到忧虑。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订单的巨大需求,这直接导致了订车者需要长时间等待。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的产能现状可简要描述为一期超负荷运转、二期工厂刚刚开始投入生产、三期项目已获得土地使用权。一、二期工厂的年设计产能均为15万辆,即便实行双班制,全年产量也仅约50万辆。鉴于目前小米YU7订单量激增,这一产能显然不足以满足需求。
YU7的推出将导致SU7的生产能力受到挤压。因此,在产能受限的情况下,SU7很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供不应求”的状况。这种“物以稀为贵”的市场现象,正是SU7保值率较高的根本所在。
出自同一师门的SU7 Ultra堪称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这主要是因为市场供需之间的不匹配,以及四月份的订车优惠政策迟迟未能逐步取消,进而导致三月和四月期间,配置相同、落地价格一致、用户购买用于尝鲜或制作内容的车辆大量涌入二手车市场,这一数量远远超出了市场的真实需求。
最终,在市场供需达到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背景下,SU7 Ultra的保值率下滑至大约75%,这或许更能反映出SU7车系保值率的实际水平。
特斯拉的情况与此截然不同。正如雷军在评论区所提及,特斯拉的车辆并未出现“供不应求”或“排队等候”的现象,大多数车型仅需两周至一个月即可交付,而且其核心车型Model 3和Model Y的保值率依然保持在70%以上。
Model 3与Y车型自2020年初启动本土化生产,至今已有五年时光流逝,这两款车型的保值能力已充分经受住了市场和时间的双重考验。
其高保值性源于消费者对特斯拉三电系统的信任以及对车辆整体品质的认可。
了解电动车二手车的购买,需特别注意电池的损耗问题,然而,众多车主的反馈显示,即便是在高行驶里程的情况下,特斯拉的电池衰减情况依然相当显著。
有一位名叫@Emmanuel Huna的国外车主表示,尽管他的爱车已经行驶了13万公里,但电池的损耗率仅为6.52%,并且续航能力依然强劲,能够连续行驶474公里。
也有国内网友透露,他们驾驶的Model 3累计行驶里程已达到47万公里,而电池的容量依然保持在92%。
特斯拉的保修服务涵盖了车辆从购买到报废的整个使用周期,保修权益是随车辆转移而非个人,二手车辆的用户能够继承原车主剩余的8年电池或驱动单元保修期,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属罕见;而且,若购买特斯拉官方认证的二手车,消费者还将额外享有1年的官方延长保修服务。
在质量层面,自特斯拉国产化五年以来,消费者最多只是对车载系统偶尔出现故障表示不满,对于三电系统的问题抱怨极为罕见;同时,其卓越的续航表现、极低的能耗以及出色的操控体验,共同构成了消费者对特斯拉的信心,并支撑了其在二手车市场的良好口碑。
因此,其高保值率并非源于“市场口碑”,而是因为“缺货”现象,再者,小米SU7尚未经过市场的长期检验,如今便与特斯拉在保值率上相较量,未免显得有些“心机”。
显而易见,雷军在这次选择对手上犯了误判。小米SU7与特斯拉的对比,目前还是停留在PPT上的参数较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