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的儿子在杭州市余杭区古墩路,一家叫乐启思迪(金地广场中心)的辅导机构,已经持续参与乐高和思维训练超过两年的时间了。今年3月临近尾声的时候,他们在这个辅导机构办理了课程费用的续交和账户的金额增加。
陈先生表示,在充值之前,他们还有三十多节课时没有使用完,并非课程已经结束。不过,对方的教练告知门店正在进行一项优惠活动,建议他们立即充值以便继续上课。于是,他们当时就一次性充值了七千多元,这个金额大约可以购买五十节课时。
陈先生的孩子抢到了这次“特价课程”,他原本以为捡到了便宜,不料店家随后发布的一份“公告”,让他感到措手不及。6月13日,孩子的老师通过家长群告知,称店铺因财务困难无法继续经营,计划在今年6月30日终止营业。陈先生表示。
陈先生孩子在此处剩余的课时,按当前标准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一万多元。根据该机构公布的信息,店铺停业后,对于学员还剩下的课程,提供了三种处理方式,不过不办理退款手续。
第一种方案是在店铺结束营业时进行集中教学,以处理掉剩余的课程时间,第二种方案是将课程转移至他们的大悦城教学点,第三种方案是转到邻近的合作教学机构去。这三种处理方式我都无法认同,必须要求退款。目前我们有一个维护权益的群体,在群组里和我有相同遭遇的家长已经达到108位,到目前为止,尚未核销的课程总时数将近4000小时,换算成现金大约是200万元。陈先生这样表示。
王女士属于“维权群”成员,她是一名家长,其孩子在此店铺尚有110个课时未作核销,这些课时总计约折合人民币13200元。
我的孩子在这家机构已经持续学习三年有余,但机构突然停业的消息毫无征兆,令人意外。今年四月,他们的授课老师还在积极推销优惠课程套餐,并引导家长进行预付费……既然经营已经难以为继,又何必继续误导家长进行充值呢?王女士对此表示质疑。
门店:需要家长和负责人沟通…
同城其他品牌门店电话均无人接听
家长们的退款要求怎样解决?6月16日早上,记者联系了那家店,店里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前,他们那里已经不招收新生也不接受报名,会持续营业到今年六月三十日就结束。关于家长们的退款要求,我们一般的工作人员没有权力决定,需要家长亲自到学校去找他们的负责人继续谈。"
这家店马上要停业了,但仍然在招收新学员,这是怎么回事呢?负责人解释道:他们也是刚刚收到停业的消息,如果早知道,肯定不会在结束前让家长继续缴费了。
采访期间,这名职员告知了记者那位店铺主管的联络方式,不过,拨过去之后始终没有人应答。
这家店的开办单位,系杭州博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古墩路分公司,该机构现在仍然有效存在。
6月16日上午,记者在某团购网站,键入“乐启思迪”字样,查询到杭州地区有三家该品牌门店,分别位于拱墅区、余杭区、萧山区,并且这三家店铺在网站上都标明正在营业。
当天下午,记者重新检索,发现家长们提及的乐启思迪(金地广场中心),已经从平台上消失不见。
记者试着联系另外两家品牌的分店,想弄清楚状况,可拨打电话后,那头始终没人应答。
当前情形下,投诉人陈先生深感忧虑,称群内家长普遍忧虑此事或为“出事”征兆,倘若对方真的消失,我们的费用该如何处理呢,陈先生这样表示。
杭帮侠律师建议
依据家长提交的合同文件,杭帮侠律师王洋指出:该教育机构作为服务供给方,存在严重违约行为。依照《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若债务人通过自身行为显示无法履行核心义务,债权人有权利终止合约。同时按照《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因违约导致合同终止的,权利方能够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家长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王律师建议:
1.应当及时主动与培训机构沟通协商,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
2.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等组织进行调解;
可以联系地方相关单位表达意见,针对培训组织退款困难及组织消失的情况,教育主管机构开展重点监督,在"微言教育"与"中国教育督导"等公众号设立投诉专区,接受民众就校外教学组织无资质教学、不实宣传、超出期限的预收费用、违规高额收费、退款困难等事项的实名投诉。
若教育机构已停办或破产,家长能够向司法部门提起诉讼,要求终止协议关系。
裁判文书一旦生效,如果培训机构继续不执行退款责任,应当立即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怎样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王律师告诫:家长应提高警惕,对于儿童培训机构、美容场所、健身场馆等提供的预付费方案,不要被低价吸引,避免被商家宣传的充值越多折扣越大的说法迷惑,超过五千元的预付金额务必仔细权衡,以免得不偿失。
目前,记者已将问题反映给
杭州市余杭区有关部门
后续的情况杭州交通91.8将持续关注!
针对此事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