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梦数据今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与甲骨文、微软同台竞技。
6月12日,达梦数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688692,标志着其成为国产数据库领域的首家上市公司。公司股票在首个交易日开盘报价310元每股,涨幅高达256.49%,由此推算出其总市值为235.6亿元。
公司首次公开募股仅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实现了我们夙愿的一部分,未来仍需持续奋斗。发行股票前,武汉达梦数据库企业法定代表人及最终控制人冯裕才与支点经济媒体记者进行了深度对话,他表示,“多年来,我们始终秉持自主经营、自主创新理念,凭借拥有尖端技术逐步获得公众认可。期待上市之后,借助我们的不懈努力,企业能够取得更大进步。”
“希望在国际领域也能成为领跑者”
达梦数据作为国内数据库行业的领头企业,其首次公开募股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股票发行的单价为每份86.96元,计算出的发行市盈指标为24.09倍。此次发行的新股数量达到1900万份,通过这次发行活动,公司成功筹集到16.52亿元的资金。
所筹措的款项,将主要投入到达梦中国数据库产业基地和研究院的构建、集群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更新、高性能分布式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改进、新一代云数据库产品的研发等事务中去。
这些工程的发展完善,必须依靠优秀人员的加入。冯裕才谈到,达梦数据计划向世界范围延揽顶尖专家,钻研最尖端的根本技术,例如数据仓库怎样和人工智能相融合,让数据仓库变得更为高效和聪慧。
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要推动国内数据库行业进步,还打算在全球市场取得领先地位。说到这一举措的深层动机,冯裕才深有感触地表示,虽然国内数据库公司数量已经超过280家,国产数据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在持续提升,不过以甲骨文、微软等为首的跨国数据库企业,依然控制着我国数据库市场百分之六十的份额。
支点财经
,赞13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统计表明,2022年国内数据库产业体量大约为4036亿元,展望至2027年,该领域规模预估值为12868亿元,其间年均增速约为26.1%。
国产数据库领域中,达梦数据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依据赛迪顾问发布的信息,2019年至2023年期间,达梦数据在国产数据库管理软件市场的占有率始终位列首位,并且多年保持这一领先地位。
随着国内各行各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达梦数据近些年经营状况稳步提升。2023年,该公司的营收总额达到7.94亿元,实现的净利润为2.9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74亿元。今年第一季度,相应的营收、净利和扣非净利为1.66亿元、0.56元和0.51亿元,各项数据同比增幅均超过20%。公司分析,今年前六个月表现会持续向好,预计会有营业收入三亿一千七百万元至三亿四千万元,净利润可达八千六百万元至一亿元,非经常性净利润介于七千八百万元到九千二百万元之间。
“做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
早起的鸟儿容易得到食物。在冯裕才的认识中,达梦数据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它比其他竞争对手至少提前十年开始研发数据库,另一方面则在于它始终如一地坚持自主开拓。
实际上,冯裕才最初是从零开始学习的。他既不是计算机领域的科班毕业生,也不是湖北本地人。1944年,他出生在江苏靖江,1969年从哈尔滨工程学院毕业。哈尔滨工程学院是中国最早开展计算机研究的机构之一,冯裕才因此萌生了从事计算机事业的志向。
刚进入工作领域的冯裕才,起初被安排到远方机械制造单位任职。1976年,冯裕才偶然路过武汉,特意前往早有耳闻的中原工业大学(中原工业大学前身)探访,得知该校新成立的电子计算学科,正向全国各地广泛征集教学人才。他立刻主动争取机会,出乎意料地很快实现了愿望。那一年,冯裕才正式成为中原工业大学的一员,从教学助理开始工作。
转折点出现在两年的时间之后。1978年,武钢斥资五十亿元从海外引进先进装备,着手建设“一米七”热轧钢材自动化生产线。华中工学院派遣冯裕才等一批青年教员,前往武钢观摩学习尖端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在交流过程中,冯裕才了解到,外国专家竣工之后,当场所毁弃了包含数据库在内的三辆卡车技术文献资料。
必须掌握尖端技术,不能依赖他人,这是他34岁那年,冯裕开始专注数据库研发的初衷。
冯裕才说明,数据库可视为“存放信息的仓库”,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范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大型软件,用于操作和维护数据库。它负责创建、应用以及维护数据库,确保数据库的安全和完整。该系统对IT核心系统具有决定性影响。
那个时期,数据库领域主要是由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在推进,相关学问也大多记录在非中文资料中。冯裕才通读了数百篇外文文献,由此掌握了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并且独立开展了原型开发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安徽黄山首次举办数据库相关学术研讨活动,冯裕才为了亲身学习新知,向他人筹措了三百元用作路费,这笔钱在当时堪称一笔不小的数目,因为他刚由助教晋升为讲师,每月的薪水还不到一百元。
付出努力必定能获得回报,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攻克难题,1988年,冯裕才成功研发出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型,1992年,冯裕才已经晋升为教授,他牵头创建了华中理工大学达梦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研究所,该机构是国内最早开展专业数据库研究的组织之一。数据库产品DM1成功问世之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屡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冯裕才自1992年10月起,开始领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2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7年,科技部牵头举办了国内数据库行业的首届竞技活动,达梦研究所凭借其DM2数据库产品获得了冠军,并赢得了数十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成果的应用需拓展至市场领域,方能实现其最高效能。基于此观念,2000年,借助国家层面的扶持,依托达梦研究所,达梦数据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完成注册,其宗旨是“打造中国自主的数据库系统”!
这一年,冯裕才56岁。
达梦数据董事长冯裕才
“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
创业过程往往充满艰险,达梦数据从研究机构转向市场时,也曾面临绝境。大家都知道,拓展市场需要巨额投入,初创阶段的达梦数据同样缺少资金。让冯裕才未曾预料到的是,公司最初的两轮融资均告失败。
那个时段,无疑是我们最为艰难的岁月。冯裕才这样说道。最窘迫的时候,公司账户里分文没有,职员们都在期盼着薪水发放,为了支付工资,我只能向亲友们筹措资金。最后,公司得以依靠全体员工集体筹集的一笔款项,才得以挺过难关。
达梦数据最初成立时无法获得融资,并非因为公司产品质量不高,而是由于市场基本上被甲骨文、微软等国际数据库巨头所垄断,投资者担心资金会付诸东流,而对于客户而言,他们担忧如果更换成达梦数据的产品,系统可能会出现运行中断等情况。
解决困难的方式比困难本身还要多。针对国内公司数据库的更新换代工作,我们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替代方案。这个方案允许新旧系统并行运作,万一新系统发生故障,便能够迅速切换回旧系统,这就相当于拥有了双重保障机制。
凭借这份热忱,达梦数据慢慢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其数据库产品也更新至DM3版本。2002年,达梦数据库正式在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投入使用,企业开始与甲骨文、微软等全球数据库领导者展开竞争。
接下来,在科技部牵头多个部门共同推进的“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体系开发及应用示范”工程中,众多政府部门示范项目也选用了达梦数据的数据库,用以搭建其电子政务系统。
资金开始回流了。2008年,中国软件公司借助增资手段,成为达梦数据的首位国有大股东。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次首次公开募股中,中国软件公司控股的中电金投,对达梦数据实施了约311万股的股票战略认购,对应的投资总额约为2.7亿元。
得益于资金的支持,达梦数据持续推动产品优化更新,现已升级到DM8版本,同时达成了共享存储集群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首次成功”,这些技术主要服务于高端及中端应用场景。
到目前位置,达梦数据的产品已经实现了同九千多个软硬件产品或信息系统的对接和兼容验证,为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保险企业,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等证券企业,湖北银行、汉口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国家发改委、检察院和法院系统等提供服务。
冯裕才现已离开华中科技大学,不过他依然在达梦数据参与具体业务,未曾脱离岗位。他先前期望的上市目标已经达成,不过对于走向国际市场的计划,目前仍需继续努力。
冯裕才主张,国内公司研制数据库,首先必须专心致志,确保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其次,面对国际大厂竞争,不仅技术要精湛,还要利用服务、成本等条件,争取超越对手。
编审丨刘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