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债券市场呈现出活跃态势,债券基金因此吸引了众多投资关注。面对持续涌入的资金申请,部分债券基金采取了暂停接受新投资的做法。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1月19日这一周,有24只债券型基金停止接受认购或限制大量认购,这些基金属于20家基金公司的产品。根据最近一个月的统计,整个市场已有超过300只债券型基金发布了限制认购的通知,这个数量占到了市场所有限制认购通知的一半左右。
业内普遍看法是,去年的债券型基金收益相当出色,现在设置购买门槛或许是为了防止资金大量进入而稀释回报。此外,最近债券型基金派发现金较多,通常在分红之前会暂停接受大额投资,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基金投资者的权益。还有分析人士指出,将来投资债券市场的价值不太高,考虑到市场前景,一些债券型基金也会选择设置购买限制。
密集限购
泰信鑫益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发布通告,为维护基金平稳运行,保障投资人权益,决定自1月22日到1月29日,中止接受单笔金额达1000元的申购申请,停止办理定期投资计划,以及终止接受转换转入业务。
同日,华安添锦债券型基金,天弘信益债券型基金,以及银华安丰债券型基金,均发布通告说明,从1月19日开始,不再接受巨额资金投入,每个基金账户每天购买额度,分别限定为10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过去五个工作日已有二十四只债券基金宣布暂停接受认购,或限制巨额资金投入,相关基金由二十家机构管理,其中包括易方达、华安、天弘、永赢等公司发行的产品。
那么,近期债券型基金纷纷实施限购,是基于何种考虑?
永赢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吴玮向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现阶段实施购买限额的债券基金,大多是信用债基金,这主要表现了当前经济状况下信用类资产存在投资不足的情况。吴玮指出,2023年第四季度,财政部发行了一万亿公债,紧接着发改委公布了首批将近2900个项目的名单,预计到2024年,中央政府继续扩大负债规模仍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形势下,利率类债券的发行量会上升,而信用类债券的发行量则相对较少。不过,利率债当前也显现出不错的投资前景,所以,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利率债基金的整体规模呈现显著扩张,这或许也是导致购买限制的因素之一。
盈米基金研究员李兆霆提出,十二月份债券市场表现突出,长短期利率显著回落,未来在债券领域进行投资的回报率相对降低,基于对市场走向的判断,部分债券型基金机构实施购买限额,同时此举也是为了防止资金过度流入从而压缩盈利空间,进而影响当前基金份额持有者的权益。
规模激增
其实,从2023年岁末起,债券型基金就吸引了大量资金关注,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购买限额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这类基金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投资回报。
根据Wind统计,到2023年12月31日为止,整个市场里超过四千只债券基金,包括纯债和混合债券这类,全年收益为正的有三千一百七十八只,这个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七十五。
统计资料表明,二零二三年,中证纯债债券型基金指数增长了百分之三点三八,与此形成对照的是A股市场表现不佳。二零一九年至二零二二年,该指数的年度增长幅度分别是百分之三点五二、百分之二点五四、百分之三点五二、百分之一点八一。该指数自二零一五年推出以来,每年均录得盈利,最近五年(二零一九年至二零二三年)期间,其算术平均回报为百分之二点九五。
良好的业绩表现,让更多的投资资金流入这一市场。
根据Wind信息统计,到2023年12月31日为止,整个市场里债券基金的总资产为8.92万亿元,这一年增加了1.26万亿元。最近,不少基金管理企业先后公布了它们债券基金产品的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通过记者的整理观察,发现许多债券基金在第四季度的资产规模有了显著扩张。
德邦基金旗下的德邦景颐债券型基金,在第四季度的收益率达到了1.72%,而那个时期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则是-0.76%。该基金的总份额,从第三季度末的0.35亿份,增加到了第四季度末的2.42亿份,单季度的规模扩张了近六倍。比如,中欧基金旗下的中欧纯债(LOF)、中欧中短债以及中欧颐利这三只债券型基金,在2023年四季度的报告里说明,到2023年四季度最后的时候,这三只基金的总资金规模分别是10.07亿元、20.86亿元、2.39亿元,这些数据是将所有的份额加起来的结果,和上一季度末相比,它们的规模增加了96%、198%、292%。
吴玮谈到,2023年11月前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加上第三季度资金状况出现波动,使得债券市场经历了一定调整,投资价值因此凸显。所以,第四季度配置资金逐渐进入市场,到12月时规模扩大。短债产品因为和政策利率的利差比较宽,显得更划算,吸引了很多资金关注。
李兆霆指出,2023年12月,短期与长期利率均显著下滑,主要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增加逆回购及中期借贷便利的净投放导致资金面宽松,同时经济整体数据尚未改善,此外市场对利率下调的预期较为强烈,加上美国结束加息周期,共同作用使得债券市场整体表现良好,因此债券型基金的资金规模急剧增长,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纷纷增持长期债券。
投资性价比几何?
今年初,债券市场表现突出。统计表明,到1月18日,中证全债指数达到238.08点,创出过往最高纪录,比去年年底增长了0.45%,在过去一个月里累计上涨了1.13%。现在,债券市场的投资价值怎么样?
万家稳航90天持有期拟任基金经理陈奕雯指出,2024年伊始,债券市场不存在整体性风险隐患。由于经济基本面表现不强,长期资产价格未出现过度上涨,银行体系负债的后续承接压力逐步减小,资产配置的压力也有所缓解,因此货币流动性出现明显收紧的情况可能性不大,中短期资产的价值仍然具备稳定的基础。
从股市与债市价值对比分析,吴玮指出,单从数据看,当前市场长期呈现股票更具吸引力的态势。展望2024年,经济有望持续好转,而股票市场的回升或许只需等待有利条件的配合。信用类资产目前出现短缺现象,利率债的收益率与政策利率之间存在显著缓冲空间,这使得债券型基金对机构投资者和理财资金来说,依然展现出理想的长期投资潜力。
浙商基金固定收益部的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的记者谈到,由于资产价值的相互变动,股票类资产的投资回报率正在逐步提高。不过,在宏观经济状况没有发生明显转变的情况下,由于市场对风险承受能力的持续影响,再加上第一季度机构购买债券的意愿,债券基金依然是比较适合投资的品种。
李兆霆觉得,股市现在已经跌破了前低点,市场氛围很消极。债券基金在一季度的时候有投资价值,先要配置短期品种,过段时间再考虑买长期。“债券市场前期表现不错,有些机构可能会卖掉部分,长期债券的利率虽然波动较大且偏高,但上涨动力已经不足了。短期债券在节前资金依然宽裕,美联储不再加息并传递温和态度后,美国国债利率下降,减轻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因此货币政策在降准和降息方面有更大的操作空间,这对短期债券有利,这是李兆霆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