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官方客服透露,现阶段淘宝的赠礼服务并未对礼金设定特殊门槛,用户只需挑选可支持送礼的商品,随后进行付款操作即可。
需要留意的是,所赠礼品的使用期限为二十四小时,若逾期则无法再行获取。现阶段,该机制不允许将多种商品组合进行赠送。
领取礼品时遇到问题该怎样处理?淘宝方面列出了六种可能情形:首先,送礼者或许已经终止了赠送行为;其次,赠品可能已经作废,因为超过了24小时仍无人领取;再者,礼品或许被其他人取走了;另外,如果收货地址缺少具体的街道门牌信息,也可能导致无法领取;此外,鸿蒙操作系统目前尚不能配合领取流程;最后,天猫应用程序、点淘平台、一淘网站以及电脑网页版均不支持领取功能。
另外,依照淘宝关于“赠送物品”的规则说明,支付方与接收方都必须是淘宝的注册用户,淘宝用户运用此功能所用的软件都升级到了最新版本,电脑版目前无法使用赠送功能,操作期间若淘宝用户有违规行为,例如作弊领取、恶意兑现、刷取好名声、虚构交易等,淘宝可以禁止用户使用此功能,并且有权取消违规交易,在必要情况下还会追究法律责任。
这表明,借助赠品功能,淘宝可能招徕更多顾客运用淘宝,并且促使顾客彼此之间产生关联。
受相关资讯触动,1月8日,电商板块凯淳股份(301001.SZ)实现封板,良品铺子(603719.SH)、三只松鼠(300783.SZ)、线上线下(300959.SZ)、光云科技(688365.SH)、青木科技(301110.SZ)、元隆雅图(002878.SZ)、美登科技(838227.BJ)等纷纷上涨。
02
“红包大战”再燃战火?
有人认为,淘宝上新“送礼”,是对微信小店的战略跟随。
前不久的2024年12月19日,微信小店就试运行了“赠送物品”功能。官方说明,现阶段除了珠宝和教育培训这两类商品,其他类别的微信小店,凡是标价不超过1万元的商品,都会自动具备“赠送物品”的选项。
有些顾客在微信店铺购买商品后,倘若觉得满意,仅需按下“赠予伙伴”按钮,便能在私聊窗口中发送一张印有“赠品”字眼的“凭证”给微信联系人,对方点开之后录入收货信息就能领取这份“赠品”。此过程促成双方各完成一笔交易。
不少被访者表示,公众之所以高度关注,是由于微信依托社交环境形成了与“抖快淘”不同的独特电商功能,并且在未来广告模式的拓展上潜力巨大,有望进一步增强微信电商、小程序及微信支付的活跃程度。
百准的领导者龚海瀚谈到,微信在春节年货节期间推出的“赠予他人物品”的卡,构思相当精妙。近期,微信的相关服务提供方已经促使商家筹备更多契合年货节氛围的包裹,目的是应对即将到来的春节购买热潮。
龚海瀚认为,这次“送礼物”推出1.0版本后,仍有诸多改进余地。倘若微信对于自身后台的供应链水平以及整体电商服务能力充满信心,那么在春节期间,这款产品的使用率或许会被推向一个更显著的层面,届时用户下单数量的增长会非常可观。
03
“送礼”功能商业模式可期
早在2023年,抖音电商就推出了为亲友代购商品的服务。其“随意寄送”服务是在2024年1月推出的,并且同时开展了“新春佳礼随意寄送”的营销活动。根据统计,2024年春节活动期间,有73万用户运用了这项服务,寄出了84万份礼物,总价值突破了4000万元。
随着微信平台的使用量增加,以及大量社交网络关系的引入,多数人认为这会直接扩大这个特定市场的范围。凭借微信强大的社交网络环境,再加上节日期间对赠品的旺盛需求,这个功能或许能成为微信在线销售取得突破的关键点。
淘宝当前的进入,表面上看是商业角逐中的紧随其后,但从淘宝近期的行为分析,它或许打算借助“赠送物品”这一特性,来抢占微信所扩大的那部分市场需要,从而达到抢先一步的目的。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新消费日报》记者,馈赠物品的需求确实是一个切实存在的市场推动力,这种需求能够有效转变为销售活力,推动网络零售节点活动的热烈进行。当前正值春节和年终馈赠物品的黄金时期,持续一个多月的时段为平台带来了难得的推广契机。
艾媒咨询统计指出,预计到2027年,我国礼品市场体量将比2024年的13777亿元扩大至16197亿元。不少研究机构推测,微信提供的礼物赠送服务有助于其不断开拓电子商务领域。
国泰君安指出,送出礼品的功能刚刚推出,恰逢“双旦”和“年货节”活动期间,根据微信红包的过往经验,推出“赠送物品”的功能可能有助于微信电商业务的拓展,拥有礼品特性的食品、化妆品类别,以及对于渠道变动反应更为迅速的代运营业务,将从中获得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