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躺平式干部三步走
2023年新春佳节之际,沈腾与马丽担纲主演的小品《坑》在兔年春晚中全程洋溢着欢声笑语,不仅逗乐了广大观众,还巧妙地揭示了“躺平式干部”的现象,因而赢得了众多好评。小品中的郝主任形象鲜明,他扮演的是一个“不承担责任、无所作为,满足于现状、缺乏进取心,能躺绝不坐,能骗绝不真干”的干部。他堪称“躺平”干部的典型代表。郝主任对责任感的缺失和对群众苦难的漠视令人痛心,他经常编造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和借口,诸如“群众对道路潜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由于他的“躺平”态度,不仅损害了群众和领导的利益,最终也给自己带来了恶果,最终只能选择“回家躺平”。
针对“躺平式干部”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有的放矢,首先必须加强思想建设,坚决抵制消极怠工和懒政行为;接着,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体系,确保选拔出合适的人才并有效使用;最后,必须加强监督管理的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来丰富监督手段,拓宽监督途径。
要摒弃“躺平干部”现象,需填补其思想上的缺陷。思想构成了行动的基石,而干部们的“躺平”行为正是源于思想的“躺平”。这类干部常持有“多做易出错,少做也易出错,不做则无过”的错误观念。坚决摒弃“躺平”态度,广大干部必须积极进取,主动填补思想上的“洼地”,认真开展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实施工作,做到一字一句地研读、反复琢磨、原汁原味地学习,深刻理解和把握二十大精神的精髓,毫不动摇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统一思想、汇聚力量、激发斗志,竭尽全力确保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得以实现,取得实效。
抵制“消极应对型官员”需填补制度漏洞。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体系,能够从源头筛选掉不称职的干部,并留住优秀的干部。同时,通过“筛”的方式激发干部勇于担当,激励年轻干部积极进取,明确反对“躺平”态度,对勇于担当者给予肯定,选拔出敢于拼搏、勤奋工作的“闯将”和“干将”,打造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将”,努力提高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防止“填坑”问题阻碍前进,伤害民众感情。
抵制“消极怠工的官员”需弥补监管的漏洞。“郝主任”以伪造的锦旗作为装饰,正是利用了监管的疏漏,该漏洞存在数月未得到填补,“郝主任”的职位却依然稳固,这恰恰反映了监管的不力。机关单位需加强日常的监察力度,并不断革新监察方法,拓宽监察途径,以便及早发现、及早警示、及早改正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消极怠工现象,弥补监督的不足,使那些懒散、消极的官员无法遁形,让那些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乐于躺平的干部失去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