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克莱认为,特斯拉正承受的高昂费用难题目前缺乏有效对策,许多源自中国及欧美地区的同类车企,则具备因规模效应及其他因素形成的成本竞争力。特斯拉每次推迟出货,都表明其与对手的差距正逐步减小。
麻烦不断的特斯拉,再遭投行看空。
巴克莱公司周二公布的《工业4.0 对比 特斯拉的“熄灯”》分析称,特斯拉的效率优势正受到挑战,一些对手正在加速追赶。该机构通过多个图形,具体展示了竞争对手在哪些领域正在努力缩小与特斯拉的差距。
从电池价格角度分析,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电池价格扣除成本后,至少要达到28750美元。换句话说,像宝马、奥迪这样的部分电动汽车,其实际成本效益已经超过了特斯拉。
尽管特斯拉的整体潜在客户基数远超其同类竞争者,但在中国市场,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展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众多本土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发展,并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实际上,不仅限于中国国内,由代工企业生产的电动车辆也持续进入市场,并且数量不断增长。
据称,部分旧有构想正在逐步确立,此情况显著加重了特斯拉未来数年将遭遇的挑战。即便特斯拉的Model 3当前在五万美元的价位上尚未面对白热化竞争,但在Model S/X的八万至十万美元区间,加入竞争的对手正日益增多。较低的价格层级亦然。
不计算在中国市场迅速成长起来的众多本土企业,在欧美即将推出的新车辆实在非常多:
巴克莱于周二公布的这份长达八十九页的研究文档,明确表示特斯拉当前估值过高,并且其内部存在难以弥补的固有缺陷。考虑到文档篇幅过于庞大,巴克莱特意将其核心内容提炼为五条类似推特风格的简短摘要,以便于传播和理解。
嘿@elonmusk,那些曾经被你讥讽过的德国基础部件厂商和其他企业,即将发布令人振奋的纯电动汽车,2018年将有6种新型号问世,2019年则会推出13种。
生产地狱,不可取;工业4.0,才是方向:德国制造代表着当今顶尖的技术水准,并且通过人与机器人、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将不断进步。
特斯拉在机器人领域的投入过于深入?@elonmusk表示自动化的进程需要放缓一些,这对利润率有何积极影响?
规模至关重要,德国的本土设备商打算借助规模效应,或者依托大众那套普及的电动汽车基础架构,又或者采用宝马的模块化思路。
推出性能稳定且能盈利的电动汽车,特斯拉陷入困境,传统设备生产商需重新评估——例如宝马和通用汽车。
事实上,特斯拉已经成为美股市场上被做空最严重的股票。
上月,CNBC引用美国金融技术公司S3 Partners的资料指出,针对特斯拉的看空头寸在三月急剧增长了28%,达到了107亿美元。此外,金融信息提供商FactSet的统计表明,特斯拉所有在外的股票中,有高达25%遭到了看空。
此篇内容源自华尔街见闻,其微信公众号账号为wallstreetcn,欢迎前往wallstreetcn.com获取更多优质信息,亦可下载华尔街见闻手机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