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传来消息,手机中国报道称,近期,小米在京津地区的分公司负责人罗宝君透露,消费者有望在2022年的第三季度一睹小米汽车工程测试车的风采,同时他还强调,这款汽车将超越众人的预期。2021年3月,小米正式对外宣布进军汽车领域。紧接着,去年9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工商登记,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人民币。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雷军担任,这一举措标志着备受瞩目的小米汽车项目迈出了关键一步。同年11月,小米汽车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达成合作协议,正式将公司总部设立于北京经开区。
2014年4月初,有报道指出,在车联网大会上,雷军透露,小米与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正秘密研发一款纯电动汽车,预计该车型最早在2015年就能投入批量生产;然而,4月5日,雷军通过个人微博对这一消息进行了澄清,强调小米并无生产电动汽车的打算,未来将继续集中精力专注于智能手机等核心业务领域。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将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该子公司的首笔投资高达100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投入100亿美元。此外,雷军先生本人将同时担任该子公司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2021年4月1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交了“小米汽车”商标注册申请,该商标属于手工器械类别,注册编号为54856491,目前处于申请阶段。到了2021年7月28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宣布,小米汽车自动驾驶团队已启动招聘工作,计划首批招募500名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顶尖人才,并致力于自主研发L4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该技术将支持员工在全国多个地区进行办公。8月25日,小米集团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以大约7737万美元的成交总额收购了自动驾驶企业深动科技(DeepMotion Tech Limited)。此举旨在为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增添重要支持。紧接着,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其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的9月1日,正是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的日子。10月15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进行了工商注册信息的调整,其大股东的身份从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小米香港公司Xiaomi EV Limited;紧接着,在10月19日的投资者日活动中,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透露,小米汽车预计将在2024年的上半年实现量产。2021年11月18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诞生,其法定代表人为雷军,公司注册资本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
雷军强调,小米将凭借高达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超过一万人的研发队伍、位居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以及全球领先的智能生态系统,全力投入到小米汽车的打造中。自宣布进军汽车行业以来,小米持续加速在汽车领域的投资布局。其投资重点集中在动力电池和自动驾驶技术,合作企业包括蜂巢能源、中航锂电、纵目科技以及深动科技等。2021年年末,小米汽车公司总部正式与北京经开区达成协议,确定设立总部基地、销售中心和研发中心。小米汽车计划分两个阶段建设整车制造工厂,预计年产量将达到30万辆,其中每期产能为15万辆。2024年,首辆汽车将完成下线并投入批量生产。
去年四月,雷军在社交媒体上推出了三项投票活动:一是询问粉丝期望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是何种类型,二是探讨是否采用“小米”品牌或是另创新品牌,三是询问大家对于小米汽车首辆车的预期价格。紧接着,雷军公布了投票结果:根据微博投票的最终数据,粉丝普遍倾向于中高端车型,因此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定价将在10万至30万元人民币之间。尽管在用户调研中,小米10万以下车型的需求最为强烈,然而这一价格区间与小米汽车的品牌战略定位并不一致。据知情人士向汽车之心透露,小米汽车的核心市场定位集中在中高端车型,具体包括价位在15万至20万之间的A+级车,具备L2+级自动驾驶功能,以及价位在20万至30万之间的B级车,配备L3级自动驾驶技术。
小米在跨界进入汽车领域时,虽然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和既有的销售渠道等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遭遇了不少挑战。例如,在供应链方面,小米缺乏足够的议价能力;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构建上,小米尚需加强学习。此外,小米的整车研发和生产过程高度依赖于一级供应商,而这些一级供应商往往拥有雄厚的资本和较高的技术门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供应商都如此。小米作为汽车领域的初入者,与在手机及AIOT领域所展现的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相比,难以独立掌控,无法像以往那样对供应商施加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在这种背景下,小米若要生产出高性价比的汽车,无疑面临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