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今年我国汽车行业的热门车型,小米YU7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无需额外修饰,其3分钟内便预定20万辆,18小时内锁定订单量高达24万辆,这在我国的汽车市场堪称前所未有的奇迹。小米汽车并未继续公布订单量,这一现象在我们分析中,很大程度上是对竞争对手的一种尊重。考虑到目前小米汽车下单所需等待的时间,其订单量显然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十万辆……
实际上,当小米YU7几个月前首次亮相时,业界便预见到它可能带来的影响。这是因为小米SU7在上市之初便对行业产生了冲击。与小米SU7相比,小米YU7更年轻、时尚、运动,定位更适合家庭使用。因此,它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年龄段的消费者。媒体不断炒作,声称今年唯有小米YU7有可能将特斯拉Model Y从神坛上拉下,而其他国内品牌即便声称要与Model Y抗衡,也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
小米数月前便向业界对手,亦即那些传说中的同行,泄露了关于小米YU7的诸多细节,并对其可能对市场及同类产品造成的冲击有所暗示。因此,竞争对手们应尽早构筑“防火墙”,毕竟考试已经开始了,哪里还谈得上标准答案?否则,等到小米YU7正式上市,他们只能抱怨命运不公,或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应对。
显然,尽管小米及雷军已向市场和竞争对手提供了答案,但面对小米YU7的上市火爆、创下历史纪录的业绩,竞争对手们仍然显得十分困惑,完全出乎意料,似乎毫无应对之策。然而,面对小米YU7的挑战,竞争对手们又不得不采取行动,只是其中不少策略,有的甚至显得不够光彩……
近日,一位在短视频平台上未能抢购到小米YU7实车的用户抱怨,此前他一直在犹豫是选择小米YU7还是阿维塔06,然而到了6月26日晚上10点,小米YU7开始接受预定之际,阿维塔06的销售部门突然拨通了语音电话,出于礼仪,他接听了电话,随后才进行操作,却发现他的订单已被安排在数月之后。YU7的潜在买家在网上对阿维塔销售的这种“不择手段”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们竟然对消费者玩起了“声东击西”的把戏。
目前观察发现,众多与小米YU7处于同一级别的竞品,普遍采取了“截胡”策略,主要针对那些已决定购买YU7但面临较长的提车周期的消费者。这些竞品车型在销售过程中,一方面持续向消费者传递尽早购买以尽早享受的理念,因为小米YU7的等待时间相对较长。一方面,我们通过承担因“违约”而产生的小米成本,即锁单的5000元,来促使用户放弃购买小米YU7,并采用“暗渡陈仓”的策略,悄悄地撬动小米YU7的订单。然而,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做法并不算过分卑鄙,因为对方已经承担了违约的费用。
蔚来汽车的沈斐所表达的观点,可谓是典型的“凭空捏造”!尽管沈斐并未直接提及小米YU7,但众人皆可心领神会,他的话实际上是在暗示乐道L60的性价比高于小米YU7。然而,这种想法显然过于主观,对于那些打算购买小米YU7的客户来说,只要他们多花一分钟去了解乐道L60,就可以看出小米YU7的劣势了。而且,一个更为关键的事实是,小米SU7与小米YU7形成了“双7”系列,随之而来的便是蔚来品牌整体受到的冲击,特别是蔚来ET5、蔚来ES6等车型的市场地位,因此此时不宜再与之正面交锋,二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此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面对小米的挑战,蔚来品牌能否继续生存下去。
小米YU7的上市,实际上对国内的中型以及中大型纯电动SUV市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可能对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然而,鉴于特斯拉Model Y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稳定的消费群体,短期内这些问题并不会对它构成严重威胁。然而,那些与小米YU7价格重叠的国内纯电动SUV,或许并不会那么好运,它们的销量和订单已被大量“夺走”,这一趋势几乎已成定局,“小伎俩”无法撼动整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