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是秦朝末年一位有名的政治人物,安徽巢湖市是他的家乡,在秦末农民战争里,他是项羽这位霸王的智囊。秦末农民起义发生后,到了秦二世二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208年,范增去投奔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建议他拥立楚王的后代做楚怀王,这样就能吸引天下的民众。项梁牺牲之后,范增就跟着项羽走了,成了项羽的核心谋士,后来被封为历阳侯,项羽还特别敬称他为“亚父”。
范增
项羽
项羽虞姬
项羽
楚汉对峙期间,项羽的部队已将刘邦困在河南荣阳城,同时阻断了汉军运送物资的路线。不久之后,城中粮食日渐匮乏,军心也受到动摇,汉王对自己的处境深感忧虑,提议出让荣阳以西的土地与楚军议和,然而项羽并未接受。汉王召见陈平时表示:“天下战乱不休,究竟何时才能实现太平呢?”就是说楚汉之间的战事何时才能停止,显而易见,汉高祖是期待陈平能拿出对策来。
陈平
刘邦
陈平表示,项羽手下有一位名叫范增的谋士,项羽对他极为敬重,称其为亚父,当年大王您赴鸿门宴时,就是指使项庄舞剑意图加害于您,此人性情狡诈,项羽正是依靠他的辅佐,才屡战屡胜。项羽阵营中还有一位将领叫钟离味,此人深谙兵法,颇具实力,颇为难缠。若不先将这两人铲除,终究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项羽虽然平素待人恭谨,爱护他人,但那些品行端正、讲究礼节的读书人大多投奔于他。然而在论功行赏、任命官职、赐予封地方面,他却极其吝啬,导致那些有才之士因此不愿投靠他,于是项羽身边的范增、钟离昧等人便心生怨怼。况且项羽性格多疑,容易听信谗言。大王若能筹措数万斤黄金,我便可施展离间之策,挑拨项羽与范增、钟离昧等人的君臣嫌隙,令他们彼此猜忌,如此他们内部必会自相争斗,届时我军可趁机出兵攻打,击溃楚军,定能获胜。
汉王觉得陈平讲的话很对,就拨付四万斤黄金给陈平,让他自行处置。
陈平借助那些金子,向楚军广泛派遣了众多卧底,并且大声传播某种说法。声称钟离昧等人身为项王的将领,贡献非常突出,但最终未能获得封地称王,心中怀有不满,他们正打算和汉军联手,消灭项王,瓜分楚国的领土,各自称王。项羽听了这些流言后,果然上当,很快对钟离昧等人以及范增产生了猜忌。某次,项羽派遣了使者前往汉王那里。
陈平察觉时机成熟,急忙凑近刘邦低声交代了几句。项羽的使者抵达后,刘邦特意准备了最丰盛的宴席,命人呈上桌案。当刘邦见到楚使时,他装作十分意外地喊道:“我还当是亚父派来的,没想到竟是项王的人!”随即脸上显出不悦的神情,暗中示意侍从将菜撤下,另换些简单的饮食招待楚使。楚国使者费了很大劲才喝完这顿酒,回到住处后,就把酒宴上的细节都告诉了项羽,项羽因此对亚父范增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那时亚父打算迅速拿下荣阳城,项羽不信任他的建议,拒绝采纳,亚父得知项羽对他心生疑虑,十分生气,便对项羽说:“天下大势基本上已经确定,您还是自己决定吧!”他请求辞去职务回家,年纪已过七十,难以继续随军征战,项羽也没有任何挽留,很快同意了他的请求,但范增回家途中还未到达彭城,就因背上的毒疮发作而亡于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