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泄露警官笔录的责任,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同时,这种威严亦需在调查释永信被举报事件中得到体现。
释永信长时间未发声的举报事件近日传来了新动向。据悉,郑州市公安局及其下属的公安业务系统中,担任领导职位的警官因涉嫌泄露“释永信报案”时的询问记录,已受到上级的“暂停职务”处理。目前,涉事责任人正面临进一步的审查。
7月底,网络上的“释正义”接连对释永信进行举报,坚定地指控他出轨、诈骗,并与数位女性育有私生子女,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在此过程中,他还公开发布了多份警方询问笔录的副本,作为所谓的“证据”,这也同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这些笔录实际上揭示了释永信作为被询问人在公安局就某女性涉嫌敲诈他的案件进行陈述的情况。警方的调查记录仅是对涉案者陈述的记录,并不能作为司法机关已确认的案情真相。
正如8月2日新京报社论所指出:警方笔录属于《保守国家秘密法》中明确规定的“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其内容不得外泄。若公权力失去规范,其严重性远超个别僧人的违法或违规行为。因此,此次涉嫌泄露警方笔录的警官被追究责任,充分展现了法律的严肃性。法律面前,无人可以逾矩,无人能以“举报”揭黑为借口而忽视法律。
目前,负责此案的警官已被暂停职务,于是,公众纷纷好奇:关于释永信被举报案的进展情况究竟如何呢?涉嫌泄露记录的警官遭到停职处分,使得举报取证手段是否合法的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也让释永信事件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这并非本次“举报门”事件的终点;事实上,正如部分网友所言,警察被停职这一举动从侧面印证了举报信息的真实性(但仅指信息本身的真实性,而非证据的可靠性)。
相关部门绝不能忽视这些显而易见的线索,必须深入调查释永信卷入的男女关系以及所谓的“捐款换人”事件。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事件构成了释永信被指控的多项违法和犯罪行为的一部分。因此,笔录中提到的案情细节究竟如何,还需涉事警方等在细致调查的基础上,依照法律予以公开。
对于释永信被举报这一事件,理应启动司法和行政部门的全方位调查。据国家宗教局宣传处于8月27日透露,该局已将有关释永信的举报文件转交给河南省宗教事务部门进行核实。随后,河南省宗教局的相关负责人也明确指出,他们已经调配了工作人员参与调查,一旦调查结果得出,将立即对外公布。我们期待这种“公布”能够避免冷漠的处理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结果公开,更要包括调查进程的实时更新。
归根结底,释永信被举报事件的相关细节与进程,均应置于法治的框架内审视,并依法进行处置。法治原则要求“依法裁决”:不论是享有崇高社会地位的少林寺住持,还是隐匿身份的举报者,亦或是泄露录音资料的警察,评判他们对错的标准,只能是,也必须是法律。
徐明轩(法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