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传来消息,小米YU7一经上市便备受热捧,短短3分钟内预订量便冲破20万台,而1小时后预订量更是飙升至28.9万台,这一成绩在全球汽车行业销售记录中独占鳌头。
“车迷”公众号发布文章提到,小米YU7一经热销,他们便与两位小米的销售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当下的销售动态。
销售员透露,小米YU7的订单状况并非仅仅是热烈,简直可以用狂暴来形容,这或许已经打破了我国汽车市场的销售纪录。即便不提线上订单,仅就线下门店而言,已有超过50名顾客现场完成了下单。
先前对于YU7的上市是否会影响到SU7的订单有所顾虑,然而现在传来喜讯,SU7已开始接受转单。雷老板展现出了非凡的决断力,更令人振奋的是,那些愿意等待SU7的客户,他们的订单将得以加速处理。目前,最让人烦恼的问题则是YU7后续的交付进度了。
YU7的部分现车预计将在8月份开始交付,首批车主同样会在该月接收到车辆。
在竞品领域,特斯拉Model Y构成了我们最大的挑战,我未曾料到雷总会在产品发布会上直接与之正面交锋,这样的举动无疑极大地鼓舞了团队士气。
其次,我认为受影响的包括极氪的001车型和7X系列,以及智界R7。目前YU7正处于首发阶段,并且受到产能的限制。实际上,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其他品牌,一旦价格突然下降,它们的竞争力都会变得相当强。
个人看法是,Model Y的订单量预计将大幅减少,而YU7的竞争力相当显著。目前,我周围的特斯拉销售人员纷纷离职,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已经达到了临界点。令人好奇的是,我们团队中70%的中高层员工都曾是特斯拉的跳槽者。
另一位销售人员透露,雷总已经对Model Y发起了挑战,然而我认为遭受冲击最严重的并非特斯拉,而是那些与Model Y价格相当且同级别的国产新能源SUV,我推测未来可能会出现大量价格调整或是其他应对策略,以应对YU7的竞争。
与Model Y相较,我猜测特斯拉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销量下滑,但随后通过提供保险补贴、五年免息贷款以及车漆免费选择等优惠组合,或者实施限时尾款直降等措施,仍有望提升销量。从严格意义上讲,小米与特斯拉的用户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交集,但并不显著。预计到了四季度或年底,这两款车型的销量都不会太差,受影响的可能是其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