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曾林
最近和几位热衷于摩托车的伙伴交谈,了解到一个情况,尽管大家对于摩托车都有不少认识,不过对于各类摩托车的规范名称却并不十分明晰。比如像川崎Z250这样的车型,有人叫它跨骑车,有人叫它挡车,还有人叫它趴赛。实际上,车友圈里对摩托车的叫法多种多样,但若是把车辆的种类弄错,那就显得不够庄重了。对于刚接触摩托车领域的新朋友,在外应酬时经常谈论摩托车话题,为了使讨论更加深入,海峰今天将向各位介绍摩托车的不同类型及其叫法!
摩托车主要有两种归类方式,一种是依据车型特征区分,大致可分为常规款式和特殊款式,另一种则是根据发动机容积进行划分,现在我们先来谈谈车型分类。
先谈谈常规车型,最经典的是街道车型,欧洲风格摩托车大多是从这类车型发展来的。顾名思义,街道车型是适合在都市道路通行的摩托车。欧洲地区城镇分布密集,乡村道路和山道较多,因此形成了操控灵活、骑行方便的车型。它没有广阔的流线外形,以直白的构造感为特色,骑行姿势非常放松,车身没有多余的装备,让它在都市里移动更加便捷流畅。然而,要是骑着这种摩托去长途旅行,速度超过每小时百公里,骑行者会被迎面刮来的气流弄得东倒西歪,头戴的安全帽仿佛受到持续的撞击。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用途,这种摩托主要用来在市区内通勤,偶尔去郊外兜风,仅限这些功能。如果想骑它玩摩旅,谁苦谁知道!
我读初中期间,通过CCTV5转播的世界摩托车锦标赛各分站赛事,见识了摩托车中的高性能车型,这类车在国内刚引进时,以日本品牌为主流。众所周知,诸如雅马哈的YZF-R系列、川崎的忍者系列、本田的CBR系列、铃木的GSX-R系列等车型,早已深入人心,广为人知,后来欧洲出产的大排量跑车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像宝马的S1000RR、MV奥古斯塔F4RR、艾普瑞利亚的RSV4RR以及杜卡迪旗下的超级跑车,都享有盛誉,名气很大,因此现在都市的街道上,偶尔也能见到这些跑车疾驰而过。个人觉得那些高马力跑车在都市道路中行驶相当吃力,车座太硬而且双腿必须挤在油箱两边,再加上充沛的动力在城市限速路段也无法完全发挥,因此我认为赛道才是它们更合适的舞台。
近些年众多品牌致力于制造小排量跑车,它们的发动机容积通常介于125毫升至350毫升之间。这类车辆更适合在都市道路行驶,骑行时姿势不会像大排量车型那样显得激进,而且经济实惠,正符合喜爱跑车造型的新手摩托车爱好者的需求。车款涵盖川崎Ninja250、本田CBR300R、艾普瑞利亚 GPR 125,还涉及排量稍大的KTM RC390。
巡航车
摩托车里另有一类车,它们以发动机排量足、车座位置高、造型威猛,以及适合悠闲骑行的姿态而闻名,这就是巡航车。这类车源自美国,堪称美式车款的始祖。因为美国国土辽阔,道路宽广,才孕育出这种乘坐舒坦、车身硕大,宜于远途行驶的车型。其中,哈雷和印第安是最具代表性且广为人知的车厂。巡航车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欧洲风格的运动型,另一种是经典的美式巡航车,两者最明显的区别体现在踏板安放的位置上。美式巡航车将踏板设置得比较靠前,骑行时腿部会自然向前伸展,这是它的典型特征。运动型巡航车则更接近街车的布局,踏板位置居中,属于这种类型。
(下图为美式巡航车)
(下图为运动型巡航车)
接下来谈谈旅行车,这种车辆其实对动力要求很严苛,特别看重储物空间和乘坐的舒适程度。宽大的前挡风玻璃和侧面的储物箱似乎成了旅行车的标配,安装宽敞舒适的座椅可以缓解旅途的疲惫,而较高的挡风玻璃能够将前方吹来的气流进行疏导,从而提升驾乘的舒适感。国内旅行车型式多样,有美式造型的本田金翼、哈雷滑翔车系、胜利远航至尊版、川崎火神1700VAQUERO,也有欧式动感的川崎GTR1400、本田ST1300、宝马R1200RT以及宝马K1600GT\GTL,此外还有国产的春风650TR-G国宾特别版等。
(下图为美式旅行车)
(下图为欧式运动风格的旅行车)
很多人不清楚,仅有侧置货箱和前挡风玻璃是否意味着车辆属于旅行车类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旅行车的重要特征并不仅限于这些配置,它还必须配备大面积整合式设计的车头风管,并且要包含一系列针对长途驾驶而优化的便利设施。因此哈雷的的路王车型、哈雷的戴纳征途以及胜利的征途经典这类车,其实更适合被归类为巡航车。
(下图为配备了风挡和边箱的美式巡航车)
后续内容还将不断更新,本期将向读者介绍多种车型,包括越野车、拉力车、弯梁车和踏板车,每种车都会有详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