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将进入毕业季,根据调查,今年超八百二十万高校毕业生即将离开校园,因此许多城市开始争夺优秀人才,深圳、杭州、武汉、成都、重庆等二十多个城市陆续推出购车赠房等吸引人才的措施,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这些热门城市的人才扶持政策。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持续受到社会各界重视。今年三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推进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各地区必须将政策执行作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核心任务。需要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扶持措施和经济调控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创造更多适合毕业生的职业机会。
新一轮人才争夺行动马上就要开始,符合条件者能够获得安家资格,租房和购房都有支持,还有丰厚的就业创业补助等等,南京、西安、武汉、成都、石家庄等二十多个城市陆续推出了配套的福利措施,众多城市加入人才争夺行列,构成了今年毕业季的一个显著现象。
从深圳已实施的人才政策来看,经济实力雄厚的深圳有几大特点:
依靠高额报酬吸引顶尖人才,同时关注中等水平人才,给予新入职基础人才一次性住房与生活补助,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者分别获得壹万伍仟元、贰万伍仟元和叁万元。
第三类人员也包含在内:深圳进一步降低积分入城标准,不再以学历作为评判依据,让大学专科及以下学位者更容易获得居住资格。
新加入的博士研究生或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若在本区公司服务满一年,可领取五万元住房补助。
新加入该区域的硕士研究生,若在本地公司服务满一个年度,可领取三万元住房补助。
刚加入本区公司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如果已经工作满一年,可以领取两万元住房补助。
杭州市于2017年制定了《杭州市新录用高学历应届毕业生生活补助发放执行细则》,该细则明确指出:
完成学业后第一年若于本城市机构任职或自行开创事业,攻读硕士者可获两万元资助,求读博士者可获三万元资助,申请须在离校后十二个月内完成,款项将一次性拨付。
二零一七年八月,长沙实施全新的人才扶持计划,该计划核心条款包含两项基本要求和九项具体补助。
新入职大学毕业生无需任何条件即可迁入户口,提供租房和生活费用补助,发放购房资金支持,给予博士后科研工作者生活费用补助。“四青”类人才可获得奖励与资助,提供创业培训支持,给予一次性创业启动资金,补贴经营场所租赁费用,扶持优秀青年创业计划,为新入职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补助。
重庆在多地争夺人才竞争中,其《鸿雁计划》对高科技人才最为欢迎。依据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实施办法》,该计划未来五年内,每年将引进一千到两千名研发领域的科技人才,以此支持全市产业创新的发展。
鸿雁项目根据人才和接收单位的不同,制定了差异化的鼓励政策。针对个人人才给予的奖励,是按照其个人实际缴纳的税款金额乘以一个系数来计算的,这个系数分别是两倍、一点五倍和一点二倍,奖励的额度最高分别不超过两百万元、一百万元和三十万元。
对于在重庆从事科技创新创业的人员,如果难以通过当前收入体现其价值,将采用固定额度进行奖励。该奖励款项将分三年进行拨付,首年支付总额的百分之四十,次年支付百分之三十五,最后一年支付剩余的百分之二十五。
郑州市推出了“智汇郑州”的人才扶持措施。依据相关政策,2017年1月1日之后毕业的年轻人,只要在郑州市范围内安家落户,并且缴纳了社会保险满三个月,同时满足“智汇郑州”人才政策的要求,就能够申请到生活补助。
这些新到岗的博士,还有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岁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大学本科毕业生和技工学校培养的预备技师,他们在最初的三年里,每月都能领取到相应的补助,博士是一千五百元,硕士研究生是一千元,本科毕业生和预备技师则是五百度。
没有在本地找到工作或没有开始创业的居民,可以领取六个月的生存补助,按照先前的规则执行。对于符合先前规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来自“双一流”工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他们在郑州首次购置房产时,将分别获得十万元、五万元和两万元的购房资助。
2017年初,武汉提出“五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目标。
二零一八年三月六日,武汉市国资委与武汉市市工商联共同发起一项针对武汉大学毕业生的最低薪酬倡议,制定了指导性的最低年薪规范,其中专科毕业生设定为四万元,本科毕业生为五万元,硕士研究生为六万元,博士研究生为八万元,这一标准显著高于武汉市现行的最低工资水平,即每月一千七百五十元。
完成学业后三年内的学子,只要具备武汉本地户籍,且家中在武汉没有个人房产,就有资格申请大学毕业生公寓,该房源租金会控制得比市场价低二十个百分点,如果是与他人共享的房间,价格还能再优惠十个百分点。
众多城市纷纷开展招才竞争,其中中小城市动作频繁,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也相继降低入户门槛,给予丰厚条件,积极吸引杰出人才。这表明人才在城市进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