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天风国际证券的郭明錤分析师在博文中透露,苹果公司已经作出决定,将不会采用自主研发的方案来制造折叠屏手机。他们计划,其首款折叠式iPhone将选用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的技术方案,并计划在2026年的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在折叠屏手机的核心技术领域,尤其是铰链环节,我们与三星公司紧密合作的供应商Fine M-Tec,主要负责提供相关产品。
根据他之前的发布内容,郭明錤曾明确指出,苹果公司即将推出的首款可折叠式iPhone所确认的唯一关键部件,正是由三星显示屏公司所提供的折叠屏幕。
据调查,三星电子集团旗下的三星显示公司,专注于显示技术领域,并且是全球显示面板领域的佼佼者。观察郭明錤的公开信息,可以发现苹果在折叠屏及铰链技术上选择不自主开发,这或许是为了加快研发进度,以便能够在既定的发布日期前推出折叠式iPhone,避免延期上市。
实际上,在全球主流手机品牌中,苹果公司是唯一一家尚未推出折叠屏手机的制造商,其折叠屏手机一直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近期,有关苹果折叠iPhone将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的消息逐渐临近,这使得那些在折叠屏手机领域深耕已久的国内手机厂商纷纷加快了推出新产品的节奏。
据了解,在短短十天里,从6月24日至7月2日,小米、vivo和荣耀相继发布了新型的折叠屏手机。随着国产品牌的强势发展,苹果手机在国内市场的表现略显疲软。再加上在人工智能和折叠屏技术方面的进展缓慢,许多人对苹果手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感到忧虑。然而,在全球市场上,苹果目前仍保持着显著的领先地位,这一点不容忽视。根据IDC的统计,在2024年,苹果公司凭借18.7%的市场占有率,成功连续两年超越了三星,登上了全年市场份额的榜首位置。
国产手机品牌如小米、vivo、荣耀等,在折叠屏iPhone大规模生产之前这一时间窗口内推出新机,不仅是对消费者认知占领的必然策略,同时也关系到未来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中的竞争地位。
01 安卓阵营“阻击”iOS
小米、vivo以及荣耀近期纷纷发布了多款新的折叠手机,这一举措可视作安卓阵营对iOS系统发起的一次有力挑战。
对小米MIX Flip2、vivo X Fold5以及荣耀Magic V5这三款折叠手机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可以观察到,目前这三款手机的市场推广焦点依旧集中在重量与厚度、电池续航能力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
在厚度和重量这两项关键参数上,荣耀Magic V5的表现尤为出色。它的折叠形态厚度仅为8.8毫米,这一数据使其成为了目前全球最薄的折叠屏手机。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记录保持者OPPO Find N5在今年的2月份发布时,其折叠态厚度为8.93毫米。而在重量方面,荣耀Magic V5的重量为217克。vivo X Fold5的折叠形态厚度仅为9.2毫米,其重量却与荣耀Magic V5持平,共同占据了当前全球最轻大折叠手机的位置。与此不同的是,小米MIX Flip2属于小折叠手机,其重量更轻,不过其展开后的厚度仅为7.57毫米。
在电池容量方面,荣耀Magic V5依旧占据领先地位,配备了6100mAh的青海湖刀片电池;紧随其后的是vivo X Fold5,它配备了6000mAh的蓝海电池。而小米此次推出的小折叠手机,所搭载的是5165mAh的小米金沙江电池。
除了形态和电池硬件性能的展示之外,这三款机型在人工智能处理能力和影像系统设计上各具特色。而且,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这三款机型均表现出对突破苹果生态系统边界的强烈关注。荣耀Magic V5具备跨系统设备通信能力,并且能与苹果手机实现触碰传输;vivo X Fold5声称打破生态壁垒,成为首个支持Apple Watch连接的设备,同时兼容AirPods;小米MIX Flip2也强调对苹果用户生态的友好性,涵盖了Mac桌面共享、NFC近距离分享以及云相册的共享等功能。
实际上,国产手机品牌吸引苹果用户的现象已非少数,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家品牌之外,OPPO在二月份推出的可折叠手机Find N5同样着重于融入苹果生态系统。这一点也反映出,苹果手机及其生态系统对于国内手机制造商而言,始终是他们在冲击高端市场过程中必须与之竞争的对象。在折叠屏手机领域,持续强化突破苹果生态圈的防线,其根本原因同样是为了争取那些对苹果品牌具有高价值忠诚度的用户群体。
在价格方面,7月21日,财经网科技报道了媒体的消息,指出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在其最新发布的Power On通讯中再次强调,预计该产品的起始售价将不会低于2000美元,这一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14359元左右。据市场消息,苹果公司推出的首款可折叠手机型号为大型折叠款。作为对比,荣耀的Magic V5型号的入门级售价为8999元,而顶配版本的价格则是10999元;vivo的X Fold5入门级售价为6999元,顶配版本的价格为9499元。如果市场对苹果可折叠手机的预期是准确的,那么国产手机品牌在价格方面显然具有优势。
三家厂商推出的折叠屏手机新品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各自的独特优势。若不局限于参数数据的比较,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国产手机品牌在折叠屏领域早已有所布局,面对这个新晋的折叠屏iPhone,他们既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竞争的新挑战。
一方面,尽管折叠屏已成为高端市场布局的关键支点,头部手机品牌早已推出并持续更新迭代折叠手机,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折叠屏手机依旧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细分市场。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折叠屏手机的销售量达到了284万台,与此同时,国内智能手机的整体销售量高达7160万台。据此推算,折叠屏手机的销售比例仅为3.97%,换句话说,在每售出的100台智能手机中,仅有不到4台是折叠屏手机。
苹果手机在品牌市场上长期形成的强大吸引力和高端用户群体不容忽视,而随着折叠屏iPhone的问世,它很可能显著提高折叠屏手机在市场上的整体认知度和接纳度,将折叠屏技术从最初的小众尝试迅速转变为主流高端市场的一部分。理想情况下,这将导致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整体规模得以扩大。
另一方面,苹果公司推出的首款可折叠手机,意味着折叠手机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各大主流品牌全面竞争的阶段,竞争程度将愈发剧烈。为此,现有的手机制造商必须展现出更多的独特优势。在此背景下,国产手机厂商选择集中火力在折叠屏技术上,并融入人工智能技术,这可以被视为一种赛马策略。他们利用在折叠手机领域已有的优势,针对苹果产品中相对薄弱的部分发起攻击。
02 折叠屏iPhone竞争力几何?
苹果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在高端手机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国际市场上,只有三星和华为这两家行业领军企业能够与苹果公司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
在国内市场上,苹果手机的遭遇却迥然不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伴随着国内手机制造商的迅速发展,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Counterpoint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揭示,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至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由先前的21%降至15%。这一变化背后,除了华为、小米等国内手机品牌竞争力的增强,苹果在人工智能和折叠手机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导致国内手机制造商通过功能升级吸引了部分消费者,这亦是影响因素之一。
为了扭转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的下滑趋势,苹果手机不得不加快对当前备受关注的AI技术和折叠屏技术的布局,这已成为其必经之路。在去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公司曾高调推出了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系统,然而,包括全新Siri在内的众多AI核心功能在国内市场却未能如期实现,而全新Siri的推出时间也再次推迟至2026年。
基于这一考虑,苹果公司加速推出折叠屏手机以迎合我国消费者的需求,这同样可以被视为其寻求突破有限机会的策略之一。正如彭博社的郭明池所说,苹果公司决定推出iPhone Fold的主要动因,在于我国市场对这类手机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公司期望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增加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
据可靠信息,苹果公司之前在折叠屏手机领域一直坚持自主研发,然而,其自研方案在成本和时间上无疑承受着巨大压力。特别是在三星和华为这两大竞争对手在折叠屏手机技术迭代上迅速进步的背景下,苹果所剩的时间并不充裕。如今,苹果选择放弃自研方案,这可以被视作其为了不放弃折叠手机的高端市场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策略。
暂时摒弃自主研发并非意味着就会落后。苹果在折叠屏的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例如铰链)上选择了三星旗下的企业,这样的选择使得苹果自身的生态系统优势与三星在折叠屏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得以结合,从而新推出的手机或许仍能产生不容忽视的品牌影响力。据悉,湘财证券、首创证券等众多券商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对苹果的折叠手机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
另外,苹果之前致力于优化屏幕折痕问题,为此投入研发折叠屏手机的铰链技术,然而面对三星、华为等品牌的先发优势,苹果决定自主研发铰链技术,这需要克服其他品牌的技术限制和专利障碍等难题。这或许正是苹果选择与三星携手合作的原因之一。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一决策也显示出苹果对屏幕折痕问题持有更高的标准,这也让广大果粉对即将推出的苹果折叠手机充满期待。
当前,高端手机市场正迈入存量竞争的新阶段;折叠屏手机,作为潜在的增长点,对于苹果来说,在维持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上,无疑是一个关键的争夺领域。在这方面,苹果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这或许正是荣耀、vivo等品牌急于在苹果新品发布前抢占市场份额的内在原因。
03 “第二梯队”亟需突围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大主流手机生产商在争夺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竞争中,主要关注点集中在硬件性能参数上。
最为显著的是手机外观设计的竞争现象。各大厂商在新款折叠手机的宣传中,都纷纷强调自己拥有“全球最薄、最轻的折叠手机”这一称号。除此之外,在电池续航、防尘、防摔和防冻性能等方面,各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在应对低温方面,与平板手机相比,折叠手机因屏幕结构独特,对防冻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折叠屏手机必须能够抵御室外约-15℃至-20℃的低温环境。目前市场上,三星、OPPO等品牌均声称其折叠屏手机能够承受-20℃的低温挑战,而近期推出的vivo X Fold5也在宣传资料中明确指出,该产品适用于零下20℃的使用条件。
除此之外,自2019年三星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折叠屏手机,引领潮流以来,各大主流手机品牌在竖向小折叠和横向大折叠领域均展开了各自的战略布局。伴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行业领先企业华为和三星已将关注点转向了三折叠形态的研究与开发。
2024年9月,华为推出了全球首部三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进入今年7月11日,三星移动业务的高管卢泰文在纽约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宣布,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之前推出其首款三折叠智能手机。与此同时,华为的折叠屏技术已经实现了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的拓展,并在今年5月份推出了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折叠电脑。
苹果手机在国际市场的强劲对手已在折叠屏领域迅速扩展应用范围,作为这一领域的先锋,首款折叠屏iPhone即将遭遇的挑战不容小觑。在折叠形态和设备载体方面,苹果仍需付出大量努力——这同样也是折叠屏手机领域第二梯队中的小米、vivo、OPPO、荣耀等品牌需要共同迎接的挑战。
自然,硬件性能终究存在物理上的限制,面对即将推出的可折叠iPhone以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华为、三星,处于第二阵营的小米、vivo、OPPO和荣耀等品牌或许能够探索新的路径,通过深化软件生态的整合、精确界定核心场景的价值以及提升整体体验的可靠性来寻求突破。
在即将爆发的大规模冲突中,能够准确把握用户需求的人,将在下半场的竞争中,获得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巨大机遇。
参考资料:
源媒汇,《国产折叠屏集火苹果,库克很受伤》
陆玖商业评论,《手机厂商“卷”折叠屏进行时》
搞机者,《新 iPhone 放弃苹果自研,成本突然暴涨》
界面报道,苹果公司已放弃自主研发可折叠iPhone的计划,转而采纳了三星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