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表现备受瞩目!其年度交付量预计将超过13万台,同时,小米的股价在年内实现了120%的显著上涨,汽车业务有望在2025年为小米带来最迅猛的增长。
2024年12月27日,小米公司举办的“人车家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中,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卢伟冰发表了讲话。他透露,小米汽车在230天内实现了10万台车的交付,全年冲刺目标为13万台。目前距离年底还有4天,小米对达成13万台交付目标充满信心。
今年三月,小米SU7一经投放市场,便迅速走红,销量节节攀升。在过去的半年多里,智能电动车业务为小米集团带来了近百亿元的收益,这一数字占到了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为10.27%,其毛利率更是高达17.1%。
12月27日,上午时分,小米公司(股票代码:01810.HK)在港股市场股价飙升,涨幅一度超过6%,几乎触及了历史最高价位。从年初至今,其股价累计上涨已超过120%。
交付量有望突破13万台,刚与“蔚小理”结盟
自2024年3月正式投放市场至今,短短不到一年的光景,小米汽车的首款轿车产品——小米SU7,在产能提升和交付执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进入10月,小米汽车工厂的月产量和新车交付量双双突破了2万辆大关。紧接着11月,小米SU7成功实现了10万辆的交付目标。随着年底的临近,小米汽车全年交付量有望达到13万辆的新高度。
小米汽车的订单量迅猛上升,导致其产能提升面临重大挑战。据小米汽车APP公布,目前小米SU7的交货时间跨度达到21至24周。据悉,小米汽车一期工厂的年度生产目标是15万辆,换算成月产量为1.25万辆。然而,在今年年底的最后两个月,小米计划实现2.4万辆的月交付量,这使得产线负荷率几乎达到200%。
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并做好新车型的筹备工作,小米公司在提高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正在快速推进第二座工厂的建设——即小米汽车工厂的第二阶段。
近期,小米汽车第二阶段生产基地的建设情况遭到揭露。观察现场照片,可以发现该工厂的若干建筑主体钢结构已经安装完成,而部分建筑的外墙施工也已启动。此外,新征用的土地拆迁工作也已顺利完成,目前正静待后续建设工作的展开。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四十万平方米。依照规划,为了提升施工效率,该工厂已实行了早晚两班制的施工安排。预计在本年年底,工厂将实现主体结构的封闭,次年六月完工,最早七月份、最晚八月份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到那时,小米汽车的年产量预计可达三十万辆。
随着产能的持续提升,小米汽车的合作伙伴网络也在同步拓展。25日,小米汽车正式对外公布,将与蔚来、小鹏以及理想汽车就充电补能领域达成深度合作。据此协议,超过一万四千个蔚来充电站点、九千多个小鹏充电站点以及六千多个理想充电站点将全面纳入小米的充电地图系统中。小米用户将得以在其充电地图上实时查看,这些充电场站的最新动态数据,诸如充电站的空余状况、充电费用以及具体位置信息等。
明年汽车业务或迎快速增长
近期,小米公司公布了一份创下历史最高记录的财务报告。根据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小米公司的总收入达到了92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5%。此外,调整后的净利润为63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4%。
小米汽车,今年备受瞩目的新兴汽车品牌,其财务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数据揭示,小米的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已跃居为公司第三大收入支柱,三季度营收高达97亿元,较前一季度增长了52.3%;毛利率达到17.1%,较前一季度提高了1.7个百分点;净亏损则降至15亿元,较上一季度减少了3亿元。本季度,小米汽车的生产能力稳步增加,新车辆交付量高达39790台,平均售价为23.9万元人民币,这一成绩有助于缩小小米汽车的单位亏损。
卢伟冰在小米集团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提及,预计在来年,汽车业务有望成为小米旗下各项业务中增速最快的领域。
东吴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小米汽车的毛利率连续超出市场预期,这主要得益于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以及销量的提升,这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单位制造成本得到有效摊薄。此外,东吴证券还预计,小米汽车的毛利率还有进一步上升的潜力。
时代财经的黄宇昆整合了来自中国经营报、华夏时报、证券时报以及蓝鲸新闻的多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