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机放大器
手机放大设备,并非装上就能提升通信状况,手机信号仅被放大并不能优化信号品质。信号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噪比,这个指标无法通过简单放大来改善,因为有用信号被放大时,噪声信号也同等程度被放大了。
信号不佳时,使用者常会手持设备,依据屏幕上的信号图标四处搜寻信号源,这种做法确实管用,却相当不便,毕竟信号强的地点,未必是使用者能经常停留的场所。因此,挑选一副增益较高的天线,将其安装在信号质量最佳的位置,接着用同轴电缆将天线与人们经常活动区域的手机相接,这样一来,即便在信号微弱的地方也能使用手机了。
提升信号品质存在两种方法,其中一种为关键方法,就是尽最大可能增强天线在空中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另一种为辅助方法,就是尽可能减少系统内部产生的杂音,之所以将降低系统杂音置于次要位置,是因为这项工作十分困难,不具备可行性,因此,优化信号品质最为高效的做法是努力增强天线的传输能力。然而,天线的表现受信号强度影响,一旦手机天线的位置固定,那么,不论采取何种手段来提升信号水平,其效果都相当有限。
这种方法确实十分管用,不过存在不少麻烦之处。首先是拿着手机拖着线使用,大家普遍觉得不方便,其次许多手机本身不具备外接天线的接口。即便设备有相应的插口,市场上也未必能找到匹配的配件,因此,若想轻松借助高增益天线来获取更优质的信号,关键是要解决天线和手机之间的无线传输难题。
如果高灵敏度天线能够设置在信号极强但覆盖范围有限的地方,比如都市中的地下空间,那里通常信号微弱,而稍远些就能捕捉到强大信号,那么借助图示方法,就能有效应对这一状况。
src='http://img.hqew.com/file/tech2/pic/2013/0123/20130326041139549331070.jpg' alt=''/>
把高灵敏度天线安装在信号强的室外位置,用数米长的同轴馈线引入没有信号的室内空间,在末端连接一个微型天线,把手机移近微型天线,便能在无信号的室内区域进行稳定地联络。
然而,前述情形较为特殊,多数场景不具备类似优势,常常需在十余米乃至二十米之外才能探测到强信号,此时,这种基础手段便不再适用了。毕竟在九百兆赫频带,线缆的信号损耗相当显著,且微型天线同手机间的传输亦存在明显削弱,导致高灵敏度天线与终端设备无法达成有效沟通,自然也就无法建立联系了。改进措施是在信号传送路径上接入增益设备以补偿衰减,具体构造见下图。
经过验证,加装一个增益达20分贝的设备,即便要使用20至30米长的线缆,该装置依然能够发挥作用,前提是高增益天线部署的地方信号强度达标,同时手机与小型天线保持1到2米的距离,就能检测到比较明显的信号强度。这种设备无法进行信息交互,由于手机联络需要两个传输路径,一个用于发送信息并回应基站指令,另一个用于接收基站指令和接听来电,这两个路径都不可或缺,如果仅有图示中的下行路径,虽然能很好地接收基站发送的指令,但缺少上行路径手机就无法回应,系统不会建立通信连接,整个联络过程便无法完成。因此,需要在图中那个设备里再添设一条传送路径,通讯才能够达成,图示如下。
不要寄望于采用两支室外天线、两个室内天线、两个放大器构建的该系统能够正常运作,这种配置实际上无法实现功能。由于两个放大器均具备二十几分贝的放大能力,而这两个放大器通过大约10至30米的射频同轴电缆和两对天线间的相互感应连接起来,两个放大器的总放大倍数超过五十倍,远远超过了信号在无形路径中传输的损耗,系统必然发生自激现象,因而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放大设备必须具备优异的频率选择功能,上行通道的放大装置仅能让上行数据通过,下行通道的放大装置仅能让下行数据通过,这样,整个系统才能稳定运行。
实际应用中,参照图中构造,两个置于户外的强增益天线,其装置过程颇为繁琐,因此标准的手机信号增强设备,应当采用图里那种构造,一根强增益的室外天线,兼具接收下行信号与发送上行信号两种功能。
整体而言,这个系统的核心用途就是把别处的优质信号移动到需要的地方去,手机信号增强设备的作用是为了弥补,架设在信号强的地点的高灵敏度室外天线,和室内信号弱(没有信号)的地方的手机,两者之间信号传输的不足。不要指望在信号不好的室内区域,安装这个系统就能提升信号质量,那样是白费力气。
2 最简单的实用型手机信号放大器
一种基础型手机信号增强装置构造如前图所示,包含两个滤波增幅单元,其中一个负责接收路径信号,其放大能力超过20分贝;另一个负责发送路径信号,其增幅程度不小于25分贝,详细电路图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