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相关信息表明,2023年前六个月,国内汽车销往国外的总量为214万辆,较去年同期提升了75.7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私家车出口为178万辆,增幅高达88.4个百分点;而商用车的出口规模为36.1万辆,增长幅度为31.9个百分点;在新能源车方面,出口数量为53.4万辆,增幅达到了1.6倍,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8.3个百分点。这样的表现,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
当然,众人最为在意的,依旧是各家汽车制造商的业绩情况。究竟哪家的成就最为突出?又有哪些企业成为了出口领域的佼佼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探究一番。
在汽车行业领域,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多的企业,整车出口48.3万辆排名第一,出口加上海外基地销售总额为57.99万辆,同比增加56.67%。其中,自主品牌销售比例超过70%,名爵上半年全球销量总计37万辆。
上汽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洲、中东以及东盟和南亚这些新兴的出口市场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上汽很早就开始布局,目前mg在泰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7.5%,在泰国汽车市场中位列第三。
奇瑞的对外销售同样表现突出,今年上半年对外销售了39.4万辆汽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倍,占公司整体销售量的53.2%。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这样优异的业绩,与奇瑞较早开始海外拓展密不可分。早在2001年,首批奇瑞“(丨)”轿车就经由天津运往叙利亚,现阶段瑞虎品牌SUV和艾瑞泽品牌轿车是奇瑞销往国外的核心产品。海外市场表现,奇瑞汽车在俄罗斯、墨西哥以及智利等地区较为出色。
中国汽车销往海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国内品牌自主销售,二是外资或合资企业将产品卖回国内市场。特斯拉是这两种类型中排名第三的,它属于后者。今年前六个月,特斯拉从中国出口了18.2万辆汽车,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开始把中国当作一个关键的返销生产基地。
其余品牌当中,长安、长城、吉利、东风的上半年出口量介于10万到18万之间,成为国产车出口市场中的中坚力量;江淮、比亚迪、北汽、重汽的上半年出口规模在6万到10万之间,位列榜单中后段位置。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比亚迪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表现非常突出,长期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然而在今年前六个月的时间里,其产品出口到国外的数量却仅有八万一千台,由此可见这个品牌的国际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亚洲、欧洲、拉丁美洲是中国整车销往的主要区域,俄罗斯、墨西哥和比利时是国内汽车出口量最高的三个国家,比利时、英国和泰国则是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领先的三国,这表明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目前还比较有限,基本上都集中在汽车产业相对落后的地区。
中国汽车工业如今确实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这主要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使得中国新能源车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国人普遍认识到,只有成功进入欧洲、北美、日本等成熟市场,才能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的真正腾飞。对于实现这一目标,疆哥预计未来几年内,市场格局将发生深刻转变。至于最终哪个中国汽车品牌能够带领行业走向世界舞台,我们只能静观其变。敬请留意“车域无疆”,于其页面下方互动区域发表意见,陈述您对于对外市场拓展迅猛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