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国柏林IFA2025消费电子展上,我与少数国内同行,在联想举行的新产品发布活动结束后,特意与联想三位负责相关产品业务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位分别是于海,他是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同时担任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商用产品中心及全球中小企业业务总经理,欧阳峻,作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负责IDG消费电脑事业部,还有贾朝晖,他也是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并且担任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
对话里,我们想要探明联想这次“全新产品系列”里头的技术思路和谋略布局。
先前我也说过,联想近期推出的升降旋转笔记本支架、多设备协同技术、增强现实游戏设备等,都摆脱了常规个人计算机的样式。贾朝晖明确表示:“人工智能消融了所有界限”——包括人机沟通的自然话处理,计算手段的非均质革新,以及软件系统的智能代理主导,联想正借助“软硬件融合”来重塑硬件的规范。于海所说的“AIPC结合机械底座形成桌面机器人”这一设想,让我们意识到,个人电脑的形态革新已经进入到具身智能这一范畴。
在国际化发展中,欧阳峻阐释了联想“多元化品牌合作”思路:ThinkPad专注于企业级高端市场,Legion和Yoga面向电竞与设计用户群体,Medion、NEC等地方品牌致力于深耕本土市场。
三位高管反复提及的关键点是使用情境。屏幕形态的革新,例如竖屏适配短视频,企业服务的AI化升级,以及面向消费端的“创作-学习-游戏”三大情境的应对方案,联想的技术革新始终以“需求主导”为出发点。
自左向右依次为于海、欧阳峻、贾朝晖
一、创新产品品类、数量加速上行背后有何诀窍?
我首先向三位提出了那个议题,就是关于今年联想的新产品不仅增加了许多,而且创新之处变得格外好用,这背后有哪些重要原因?当智东西进行提问时,三位高管给出的回应展现了联想创新的全面支持体系。
研发体系采用“三级结构”,于海强调,联想的革新动力来自“利用已有产品、关注进行中计划、构思未来方向”的三级研发模式。企业每年支出大量研发成本,近两年研发团队人数增长一倍,达到近两万名员工,其中软件工程师占比较高。
这种安排既确保了商品的更新换代节奏,例如“N+4代”的探索工作,又借助对创新型企业(比如投资莫界科技)的注资,获得了革命性的技术方案。
其次是借助人工智能突破设备限制,贾朝晖因此成功,AI科技正在全面重塑产品构造方法。比如,常规电脑必须借助键鼠操作,而人工智能推动的口语化沟通方式让“无需键盘的电脑”得以实现。跨设备协同功能(例如让个人电脑调用手机作为人工智能辅助界面)以及带升降翻转功能的笔记本电脑的物理构造,都源自人工智能对沟通模式的创新。
还有一点是依托用户情境的“软硬融合”,欧阳峻进一步阐释,联想借助创作平台、学习空间、游戏平台等情境化途径,将硬件革新与软件功能紧密融合在一起。比如,人工智能能够自动制作游戏精彩瞬间或定制化学习方案,让硬件功能从“设备”转变为“助手”。
二、技术革命:AI如何重塑PC形态与交互逻辑?
具体提到人机交互的三大颠覆,贾朝晖指出AI将引发三重革命:
交互方式变得流畅,依靠感应信息与语言解析技术,不再依赖键盘操作,使用者借助交谈即可操控机器。计算模式趋向多样化,X-Engine体系能灵活调配处理器与图形处理器,满足新式互动对运算能力的要求。软件形态趋向智能化,独立程序转变成智能服务,比如联想公司已经上线的销售洞察服务能够自主提供决策参考。
有记者进行询问,众多创新活动大多以屏幕为载体,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内在原因?贾朝晖进行了解释,屏幕形式的关键在于契合具体情境,联想公司不再局限于横屏或竖屏的固定模式,而是依据信息性质进行灵活变化。比如针对竖屏优化短视频的制作流程,通过多屏配合达成不同设备间的协同工作。贾朝晖还透露出,将来或许会推出"弯曲程度非常显著"的复合型产品,使手机、平板以及个人电脑之间的区别变得不再明显。
怎样实现从AIPC变为“桌面机器人”?于海阐述了升降旋转笔记本的内在原理:借助机械平台使电脑具备位移功能,尝试应用于安保巡查、宠物玩耍等情境。该AI视觉追踪技术依托于大型模型,准确度远超常规方法。联想正与清洁机器人企业商议合作,促使电脑朝向“具身智能”方向发展。
三、全球化战略:多品牌协同与生态平衡术
有媒体问联想现在子品牌太多了,背后是啥逻辑呢?
欧阳峻详解了联想的品牌策略:
联想的ThinkPad专注于商务高端市场,Legion和Yoga则面向游戏玩家和创意工作者;公司通过并购德国的Medion、日本的NEC等区域性品牌,来加深在当地的普及程度,比如Medion的融入让联想在德国被看作本土企业而非进口品牌。各个品牌的外观风格差异很大,以此防止消费者产生混淆。
谈及区域化人工智能服务的协调性,于海指出,联想在国内推广名为“天禧”的智能助手,在海外市场则部署了AI Now和Creator Zone等平台,所采用的模型以及数据管理方式均遵循当地法规。比如在欧洲市场,对个人隐私保护有严格要求,AIPC借助内置的加密硬件和本地与云端相结合的混合运算模式,达到了相关法规的合规标准。
结语:
这次对话给我的感受十分真切,围绕产品革新核心深入剖析。由此我们领悟到联想人工智能布局的内在关联:一方面要突破技术局限,另一方面要严格契合实际应用环境。
贾朝晖构建了“三层研发架构”,于海推进了“机械基础研究”,欧阳峻实施了“多品牌联合”,这些举措共同描绘了联想从设备制造商向平台化企业发展的蓝图。于海曾强调:“消费者追求的并非眼镜或手镯,而是其承载的附加功能。”
对于“焦虑感是否被打破”的询问,三位负责人给出的回应几乎相同:联想在科技探索上表现得非常积极,例如在2015年就开始了虚拟现实领域的投资,但在将产品推向市场方面却十分谨慎,必须等到重量、电池使用时间、屏幕质量等各项参数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平衡点才会正式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