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第八日,国家首长前往四川省眉山市,实地探访了三苏祠,并询问了当地对于历史文物古迹的维护状况。
眉山三苏祠,乃北宋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的旧居,属于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也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为探究三苏及三苏文化提供关键地点,还是省纪委与省委宣传部共同认定的首批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
权威媒体指出,最高领导人引用典籍方面,提及儒家经典及苏东坡诗文最为频繁,他不止一次援引苏氏箴言,诸如“非我之物,分毫勿取”“饱读诗书,气质不凡”“治国不生事端,亦不畏事端”等。
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学习国家领导人引用的三苏名典。
为民类
1.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苏辙《上皇帝书》
2013年2月28日,国家领导层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会议的发言里提及。
承担世间的好处,就要担当世间的忧患;享受人间的快乐,也要体恤人间的痛苦。
——2013年4月,国家领导人在考察海南时的讲话中引用。
3.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2014年5月9日,国家领导人在出席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发表讲话,其中提及。
4.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
2016年7月1日,国家领导发表讲话,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讲话里引用了内容。
从政类
为国家不能随便惹麻烦,也不能因为害怕麻烦就退缩。
2014年2月17日,国家领导发表讲话,内容涉及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该讲话内容被引用。
世间最大的忧患,莫过于看似太平无事,实则暗藏危机的情况。若只是袖手旁观,任由事态发展而不采取行动,最终可能会陷入无法挽救的境地。
2014年4月30日,国家领导人到新疆进行工作视察,结束之际所作讲话里提及。
难得的机遇一旦出现就不能错过,这就是时机;可把握的时机一旦来临就不能犹豫,这就是机会。
2014年7月9日,国家领导人在一场会议联合开幕式上发言,该会议包括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其讲话内容被引用。
4.政无大小,以得人为重。——苏辙《王悆光禄侍丞》
2015年5月18日,国家领导人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里提及。
以真诚作为行为准则,以仁爱作为道德规范。
2016年11月21日,国家领导人提及《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在秘鲁国会的演讲》等诸多文稿,并加以引用
从根本上治理,朝廷下令当晚就能执行;只在表面补救,即使经过百年也无法纠正。
二零一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国家领导人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在此过程中发表讲话,并引用了相关内容。
7.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苏辙《新论中》
2018年7月3日,某位国家高级官员在一场全国性组织会议的讲话中提及。
8.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苏轼《思治论》
2019年10月31日,国家领导人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二次会议上的讲话里提及。
廉洁类
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1989年,担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那位国家领导人,在关于廉政建设的讲话里,曾对干部们提出四点要求,后来被广泛传播。
2.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苏轼《范增论》
2012年11月17日,国家领导人在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进行首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其中提及。
必须首先端正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端正后,普通人也会自我激励行善;社会风气败坏时,即便是才智出众的人也会自我放纵作恶。
2014年6月30日,国家领导人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其中引用了相关内容。
4.纪纲一废,何事不生?——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国家高级官员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里提及。
江上的清风,可以听到便成为声音,山间的明月,可以见到便呈现色彩,获取它们不受限制,使用它们不会枯竭。
2018年1月11日,国家领导层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讲话,提及此事。
修身类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990年1月,某位国家领导人提及一本书,该书名为《摆脱贫困·闽东之光》,内容涉及闽东文化建设的思考。
面对重大事件能够保持镇定,在涉及切身利益的关键时刻依然能够坚守本分。
1990年3月,国家领导人提及《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3.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004年1月13日,国家领导人提及某著作,该著作名为《之江新语》,其中一篇题为《要注重领导方法》的文章里有所体现。
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愿意永远做岭南的人。
2014年4月29日,国家领导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兵团座谈会上发表谈话时提及。
5.为将之道,当先治心。——苏洵《心术》
2014年10月31日,国家领导发表讲话,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内容被引用。
大凡能够成就宏伟事业的人,不仅需要卓越非凡的才能,而且必须拥有百折不挠的意志。
二零一八年五月二日,某位国家高级官员访问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曾对众多青年提出期望。
学习类
1.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2009年5月13日,国家领导人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讲话时提及。他引用了《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一文中的观点。
2.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2017年1月6日,国家领导层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讲话时提及。
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八日,国家领导人在其发表于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讲演文稿里提及。
这篇文章振兴了八个朝代的衰落,拯救了天下人的危难。
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五日,国家领导人于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谈话时提及。
5.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苏轼《答乔舍人启》
2015年12月25日,某位国家高级官员访问了解放军新闻单位,并在当时的谈话里提及。
6.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2019年3月4日,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及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在讲话中提及。
我们确信,三苏文化辉光映照古今,其思想意蕴超越岁月,愈发珍贵,堪称蕴藏丰富内涵的珍藏之地,三苏清正理念是促进当代清正文化发展的智慧源泉,领袖引用的三苏典故是研习三苏文化、深度探索三苏清正理念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