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躺平”成了一个流行说法,有人斥责它是“摆烂”,指责当今的年轻人缺乏上进心,然而你若去探望那些甘愿“躺平”的人,便会察觉到他们的生活并非他人描绘的那般黯淡,没有职场上的恶性竞争,也少了诸多经济上的忧虑,反而过得安稳明快,由此可见,“躺平”真的等同于“摆烂”吗?
如今的人,为何如此疲惫呢?他们每日工作,从清晨一直忙碌到黑夜,额外的劳动变得十分普遍,都是为了赚取更多钱财,期望获得职位上的提升和薪酬上的增加。
工作场所中,同事们互相竞争,看谁的成就更突出,看谁更得上级赏识,偶尔为了某个任务,私下里明争暗斗,耍手段使坏,内心总是感到不安。
回到家里,就开始盘算住所和座驾,别人拥有的自己也渴望得到,常常觉得资金不够用,生活过得比较拮据。
其实认真琢磨,每天这样忙碌,究竟为了什么?似乎也讲不明白,只是被某种力量驱使着不断前进,忽略了生活原本的面貌。
清晨七点过后醒来,窗幔只掀开一道细缝,晨光恰好落在枕畔,不耀眼,带着暖意。轻轻舒展身体坐起,拿出手机查看时刻,七点二十分,正合时宜,无需被闹铃惊醒,也无需匆忙穿衣。书桌上摆放着母亲昨日新摘的野菊,取少许放入透明杯中,注入沸水,又加入两粒冰糖,静置片刻饮用,茶香渐渐弥漫开来。
搬一把小凳子放到阳台上,瞧瞧有没有简便的活儿可做。参与投票、填写问卷,这些事情几分钟就能搞定,挣的钱不多,也就十几块,足够买一个烤红薯。烤红薯每斤三块五,买两个正合适,下午散步回来吃。上午慢慢打发时间,做完任务就蜷在沙发上翻翻旧书,太阳慢慢移到沙发边,让人昏昏欲睡,闭目养神半小时,醒来花茶还温着,喝上一口,感觉甜滋滋的。
中午烹制面条,冰箱储存有前日剩余的蔬菜,挑选两株清洗干净后投入锅中,加入两个鸡蛋,母亲送来一盘渍制的白萝卜,口感十分爽脆,两人各自坐在矮凳上在庭院中进餐,此时月轮刚刚升起,悬于老槐树梢头。
午后提着画具前往园林,常去的角落里生长着一株高大的柳树,树冠下颇为阴凉,展开画布稍作勾勒,无需在意笔法,描摹天边的云彩,勾勒散步的犬只,邻近处跳健身操的女士邀他参与,他便搁置画笔伴随舞动片刻,微微出汗后,心境倍感舒畅。
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母亲从火塘中取出两个烤地瓜,表皮呈深褐色,掰开时正散发出热气,糖分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他和母亲各自拿着一个,一边轻轻吹凉,一边慢慢咬着,母亲叮嘱道“吃慢点,没人会跟你争”,他咧嘴露出笑容,嘴里感觉黏腻,心里感到安稳。
你说他们真的是摆烂吗?其实不是。
过去在工厂工作,经常加到深夜班,薪水却没见提高,上司总爱找茬,同事们为争夺组长职位争得头破血流,看着都觉得疲惫不堪。
再回过头来琢磨,那些房产、座驾,还有职位提升、薪水增加,难道不正是旁人嘴里定义的“成功”吗?又为何一定要去追逐这些?
如今生活惬意,清晨无需被闹铃惊醒,无需看上级脸色,午后能在公园挥洒笔墨,傍晚陪母亲共进面条,收入仅够日常开销即可,无需担忧房产车贷,也无需与人明争暗斗。
这并非缺乏理想,而是洞悉了——人生应当自我享受,而非取悦他人。
工资不高,但够买烤红薯;房子不大,但有妈妈的花茶香。
这样活着,心里踏实,不慌。
你说躺平是摆烂吗?其实日子哪有那么多标准答案。
无需每日关注薪金明细支付月供,无需揣度同僚言语背后隐含深意,清晨冲泡的香茗尚有余温,午后绘制的云彩犹在纸上,傍晚母亲递上的烤地瓜仍散发着暖意,这些难道不是生活的本质吗?
和家人在院子里共进面条,听着姑姑在广场上跳舞的乐曲,攒够买地瓜的金额便终止,无需与人比较谁登得高,谁挣得丰。
瞧见晾在绳索上的衣物,随风轻轻摆动,阳光照耀着感觉十分温暖,内心感到安宁,心情舒畅,这样的生活,原本就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