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在历经挑选车辆、反复思量、最终决定之后,我们获得了今年最具讨论价值、最令人翘首以盼的座驾之一,那就是小米SU7 Ultra。
近期,小米SU7 Ultra引发广泛关注,其热度甚至超越以往任何单一车型,堪称现象级存在。若论及同类型竞争,日产GTR或许可算得上相似案例。两者均采用向下突破的策略,意图在高手云集的领域崭露头角。
SU7 Ultra是与几个关键词牢牢绑定在一起的——
雷军备受瞩目,纽北赛道记录不断,保时捷Taycan Turbo GT性能卓越,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
篇幅关系,我们简单梳理一下。
雷军首先以81.49万元作为参照物,最后将价格定在52.99万,比预估价格低了三十万元,这一信息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十分钟内,成功售出6900份订单,两小时内锁单数量突破一万,三天内便实现了全年的销售目标。
接下来要不断挑战圈速记录,圈内人都清楚,纽北赛道是衡量车辆性能的标杆。对于新兴品牌而言,打破圈层限制才能脱颖而出。所幸SU7 Ultra成功做到了这一点,并且是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实现的,这无疑对传统高端汽车品牌的加价模式形成了致命冲击。SU7 Ultra在纽北到上赛的赛道上紧随保时捷Taycan Turbo GT之后,几乎并驾齐驱,这半年的关注度持续攀升,要是不取得成功几乎不可能,毕竟实力才是决定性因素。
驾车行驶时,SU7 Ultra毫无疑问是众人瞩目的中心,即便在交通信号灯前停驻,也能通过后视镜察觉到后方车辆正在记录它的影像。
言归正传,回到车辆本身。
帅是SU7 Ultra最大的特点之一。
实际上,与标准版SU7相比,Ultra在外观上的差异,几乎完全体现在前部进气格栅和尾翼上,而恰恰是这两个部件,显著增强了SU7 Ultra的视觉吸引力。至于为何未采用大尺寸轮毂,仅单车交付就需要数月时间,如果再增加轮毂更换,周期会更长,时间消耗太大。其他购买Ultra的车主,或许也持有相同的看法吧。
SU7 Ultra的正面设计迥异于常规版本,采用宽阔的前唇和U形导流槽作为主要特征,而标准版SU7的正面布局则让我感觉不够开阔,呈现出一种过于锐利的轮廓。在宽阔前唇的配合下,SU7 Ultra底部的进气格栅仿佛猛兽的利齿般切割着空气,既具备视觉吸引力,又显著提升了热量的散发能力。确实,这样高性能的电动汽车同样需要良好的散热系统。至于淘宝是否会推出类似的套件,目前尚不得而知。还有,双五幅U型轮毂也是Ultra车型独占。
从旁边看去,这辆车的车身长度达到5.1米,展现出非常修长的轮廓,几乎紧贴地面行驶。车头部分显得十分低矮,以类似俯冲的姿势蓄势待发,不过被巨大的刹车卡钳暂时固定住了。车身的侧面装饰着许多肉眼可见的碳纤维部件,这些部件都是真的,彰显出车辆的运动性能。车尾部分采用了非常流畅的溜背设计,将线条的流畅感发挥到了极致。说实话,SU7 Ultra的侧面在纯电动领域中相当纤细,看起来并不显得笨重,雷总对审美的追求一如既往地专注,确实,从侧面观察,确实能感受到保时捷的风格。
但我认为尾部才是SU7 Ultra的至美点。
观察一下,当日光照射到车尾部位,视线会不由自主地被那个异常——我强调的是“异常”——的碳纤维尾翼所吸引。坦白讲,市面上几乎找不到几款量产车型配备如此尺寸的碳纤维尾翼,这代表了极高的个性彰显。尾灯设计跟基础版SU7保持一致,还是那种横贯式的星状轮廓。我个人认为它本可以再优化一些,好比M4的OELD对普通4系带来的改进效果。Ultra的汽车设计初衷是,在马路上行驶的全部车辆中,百分之百都能看见它的车尾,的确是这个比例。
你仔细瞧那圆润的屁股!你购置高性能座驾、选择跑车难道不是偏爱这种造型吗?在两个向下弯曲的扩散器造型映衬下,好像行驶时能让自己稳固地贴住路面。
打开车门,初见时不会感到格外引人注目,更像是常规动力性能车与豪华电动车的折中形态。SU7 Ultra的车内环境不会让人产生“太棒了”的惊叹,不过若仔细观察,那明显区别于基础款式的方向盘,显得粗犷,手感扎实。Alcantara内里包裹着,是一体化的碳纤维构造,仅仅触摸它,就会让驾驶爱好者内心涌动起一股激情,一股渴望驾驭它、掌控它的本能冲动,而那鲜红色的Boost标识,正从远处吸引着你的目光。
雷总在碳纤维材料的采用上极为大方,从车内部到外部,都能发现确实的碳纤维部件,用料十分实在。特别值得称赞的是,那些手感极佳的物理按键,雷总也全部予以保留,在驾驶过程中,这种按键方式确实远胜于触控按键。
此外,代表“运动”特性的Alcantara材质,并非吝啬地使用少量,而是大量运用,从车门板到仪表台,从方向盘到座椅,这种触感让人立刻着迷,既精细又扎实,且具有吸汗防滑的特性。配合金属元素的点缀,整体观感十分清爽。如果非要指出不足之处,那就是方向盘正中央过于单调,甚至产生些许不协调感,或许适当融入金属元素会更好。
(为了避免大家找不到,机械拉手很醒目)
现在到了让我最为兴奋的时刻了。我特意让儿子跟来,安顿他在车后排,并且帮他系好安全带,因为他能够提供最为真切直接的回应,这已经成了惯例。
启动按钮被按下,日间行车灯随之点亮,这并非意味着苏醒,而是象征着束缚的解除。运动模式被选中的时候,九百四十匹的强大动力被完全释放出来,油门被踩到底,似乎能感觉到全部的电能都涌入了V8s的引擎之中,SU7 Ultra犹如飞机起飞一般猛地向前窜去。但是,如今飞机的起飞速度已经远远无法与高性能电动汽车相比了。
那一刻的猛烈冲击,并非外力推动,而是身后一架战斗机在提供强大动力;并非单纯提速,而是周遭一切事物被疯狂拉长,视线迅速被压缩;并非时速指针在飞速跳动,而是我的身体在大量分泌激素。
确实,我的儿子在后面大声叫喊,接着喊,再接着喊。配合超高的G值感受,是模仿的V8引擎的轰鸣声,声音低沉,很有分量。尽管你仍然能立刻分辨出这是人造的声音效果,但总体来说,它比那些科幻类的音效要强,在这一点上值得称赞,至少说明雷总非常用心。
猛地踩下制动!厚重的制动反馈是Brembo前六后四卡钳赋予我的信心,是车评人常提及的硬碰感,是SU7 Ultra独有的享受。
将车辆驶入首个大弯道,双手与方向盘间的互动频密如骤雨!那些顽皮的小石子,路面新添的沥青缝隙,以及前265后305宽胎赋予的安稳感,全都清晰可辨!每次碾过弯心,车尾仿佛变成固定轨道的列车,毫无滑动,绝不退让,始终如一地遵循我的操控意图。SU7 Ultra的电磁悬架在动态行驶时能稳固地固定车身,几乎完全杜绝了侧向倾斜。转弯时,座椅确实会提供额外的电动辅助,只是响应速度稍慢半秒,在激烈驾驶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有时候情绪高涨是难免的,不过持续过久精神也会感到倦怠。需要平复亢奋,调回平和状态。肾上腺素的高涨势头正在慢慢减弱,只留下逐渐冷静的心脏和思维中残留的激情痕迹。此刻的SU7 Ultra,表面看起来像是一台普通版SU7,显得十分温和且无害。
看上去,小米是在这条赛道上一骑绝尘,几乎没有竞争者。
确实,那些杰出的独行者,常常在坚守中汲取能量,在执着里明确方向,在独处时孕育出无数炽热的生命。岁月是公正的见证者,也是卓越的描绘师。至于后来如何,我们尚有充足光阴去面对。
独立试驾结语:
一种既反常又容易明白的情况是,当SU7 Ultra行驶在马路上时,那些原本总是焦躁不安的特斯拉车辆逐渐变得沉稳,那些原本急切不安的极氪汽车也渐渐学会了沉着。艾跃进教授所言极是,真谛往往只存在于炮火所及的范围之内。
孙子兵法认为,不经过战斗就取得胜利才是最佳境界,因为大家都清楚,在马路上,没有车辆能比SU7 Ultra跑得更快,它就是马路上跑得最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