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6月11日电(记者刘景洋 姜辰蓉 桂娟)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外太空也进入了修行者思索的范畴。
释永信针对“僧人能否在太空中修行”这一问题给出了出人意料的回答,他指出佛教认为存在多个世界,佛教信众的最终归宿也可能在其他星球上
当今社会进入航天纪元,众多人士申请前往火星,那么修行人是否也能进入外太空进行修炼呢?有媒体人提出疑问。
释永信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成千上万的信众,他面对这种情况时表现得十分从容,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根据他的观点,佛教倡导广阔无垠的宇宙观,认为在当前这个空间之外,还存在着其他无数个不同的空间。“佛教体系承认外星生命体的存在,而且不仅存在,数量还相当可观。”
他讲道,修行者明晓因果循环,我们借助日常修炼增添善行,命运轨迹受业力支配,决定来世归宿。修为不足者在轮回中流转,修为精深者可证佛果,他们或往其他领域而去,其中或许就包括人类所构想的宇宙空间。
“那其他星球上也有六道吗?”记者追问。
我们未曾踏足,因而不得而知。释永信含笑回应。佛典有载,尘世凡胎生命并非不朽,而另一些境界则描绘了无有苦楚、忧烦,众生均等、生命恒久的图景,此乃佛门弟子所向往的挣脱三界之苦。
少林寺拥有超过一千五百年悠久历史,是禅宗的根本寺院。释永信不断重申,少林寺的根本特质在于修行。
怎样判断修行的深浅呢,少林寺居然运用了相当先进的技术手段,依据大脑活动以及脑电波的检测,来获取数据并加以对比。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者刘天君研究少林寺僧侣脑电记录,揭示禅修呈现不同于模拟活动的高静息状态特征,表现为高度宁静,深层创造性思维活跃,氧气消耗减少,大脑保持警觉且专注水平超越普通人的一种特殊脑活动模式。
释永信说:“修行程度高的僧人的脑电波与普通人不同。”
这项研究数据需要让航空领域了解,也许当代修行者也可以考虑加入宇航员队伍,一位科幻爱好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