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这件事引起轩然大波,自7月27日少林寺管理部门发布声明以来,就仿佛炸开了锅一般。声明中明确指出他涉嫌挪用并侵吞项目经费和寺院财产,并且长期与多名女性存在不正当交往,甚至有私生子女,这绝非小事,次日中国佛教协会迅速取消了他的僧籍,官方网站也将其副会长资料全部删除。
释永信近年执掌少林寺,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将寺庙转变为商业王国,成立企业、创办学府、售卖纪念品,门票与香火收入源源不断,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其中暗藏诸多问题。那些资金行踪成谜,资产遭窃的消息,早些时候就偶有耳闻,2015年曾有个人出面指控他私德败坏、挪用香火钱,当时寺庙方面以收养孤儿、女子因切除子宫无法生育为由进行澄清,这种说法蒙混过关达十年之久,如今确凿证据浮现,揭露过往账目的帖子四处传播。
释永信自己出了事,进监狱是必然的,但最不幸的其实不是他自己,而是那些被他连累的追随者,特别是那位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他捐了200亿台币的财产,折合人民币46亿,这笔钱投进去,现在情况不明,换做任何人都会感到极度痛苦。
蔡志忠是1948年出生于台湾彰化县人,童年家庭条件普通,但他自幼就喜欢绘画,四岁半起就开始乱涂乱画,九岁时决心成为漫画创作者,十五岁中途退学,仅带着250元台币前往台北谋生。当时台湾漫画界被日本作品主导,他对此并不甘心,于是从报纸杂志的连载开始,创作四格漫画,画中人物形象简洁,情节贴近生活,很快便声名鹊起。他的经典作品《老夫子》系列,充满诙谐趣味,描绘了平凡百姓的悲欢离合,1981年改编成动画长片《七彩卡通老夫子》,并且荣获金马最佳动画影片奖。
他接着对普通消遣感到厌倦,开始钻研传统典籍,通过图画阐释先秦思想,例如《庄子讲义》《老子讲义》《孔子讲义》,把艰深的道理变成适合各年龄段的图像,总发行量突破五千万本,被翻译成二十六国文字。蔡志忠的绘画风格质朴,注重禅境与哲思,个人作息也十分清简,每日只进一餐,常穿磨破的鞋子,虽然赚取丰厚财富却未留给后代,认为在家游手好闲绝非正途。这些年他创立了动画企业,制作影片,钻研古书,生活方式似隐士,却始终在探求灵魂寄托。
蔡志忠与少林寺的渊源,始于一九八四年。当时他在东京创作《六祖坛经》的漫画作品,正专注于佛学内容的描绘,无意间走进电影院观看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尽管这部电影已经面世两年,但在海外依然广受欢迎,他因此深深着迷。少林武艺与禅宗思想的结合,激发了他的灵感,萌生了将来制作动画版少林寺的念头。他回到国内,创作了以少林为背景的四格画,讲述僧人修炼中的有趣故事,小和尚们因为看不懂文言文的佛经,便借助他的画作来入门,这种传播方式效果非常显著。
释永信当时已是少林寺的领导者,听闻了蔡志忠的声望,在2004年派遣人手前往台湾邀请他到嵩山探讨佛理,然而蔡志忠当时正专注于钻研古籍,因此礼貌地拒绝了邀请,两年后的2006年,蔡志忠主动与释永信建立了联系,双方就佛学及禅修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释永信承诺将会为他的贡献树立纪念碑,几个月之后,少林寺的钟鼓楼两侧确实树立了一座动漫风格的石碑,其规格相当高,蔡志忠对此感到释永信为人够坦诚,从此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他接着创作佛教题材的图画,比如《参禅步道》《少室六门集》,其中结合了达摩禅、二入四行论等内容,作品的内涵逐渐丰富起来。
释永信近年来推动少林寺走向市场化,创办了包括武校和医疗机构在内的多家企业,累计达17家机构,声称目的是为寺庙增加收入,但资金去向并不清晰。蔡志忠对此并未多加探究,认为这是在传播传统文化,2014年他决定制作一部3D动画电影《功夫少林寺》,在少林寺举行首映仪式,并在现场坦承自己年事已高或许会出家,表示死后希望安葬在寺庙之中。当时媒体将此言当作玩笑,但蔡志忠的态度非常严肃。他多年搜集佛教相关物品,投入资金高达数十亿台币,积累了超过五千件青铜造像、木刻艺术品、唐卡等藏品,此外还有设计图稿和财产,整体价值达到两千亿台币。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十七日,七十二岁的他终于开始行动,前往嵩山,在藏经阁进行剃度仪式,释永信亲自为他剃发,取法名释延一。由于年龄超过七十岁,依照戒律只能接受沙弥戒,并非比丘身份,但蔡志忠毫不在意,承诺要信奉三宝、以戒律为准则,从今往后世间不再有蔡志忠,只有释延一。他将所有收藏品都捐赠给少林寺,释永信答应会建造博物馆,并且表示百年之后会在塔林安葬他。众多媒体争相刊文,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是件好事,蔡志忠本人也明确表示过,他出生于台湾地区,将客死在杭州,最终安葬于少林寺,相关安排十分清晰。
五年时光荏苒,到了2025年7月,释永信的丑闻败露,他挪用资金、侵占资产的罪行被揭露,相关公司执照被吊销,寺庙逐渐不再商业化运营,新住持释印乐接任,开始清除释永信的遗留影响。蔡志忠的捐赠因而陷入困境,佛像和画稿被闲置在仓库积满灰尘,博物馆的建造计划无人问津,建造葬塔林的计划也搁置不前。公众纷纷指责他是个受害者,付出了46亿元,原本打算用于佛教事业,没想到这些资金或许流入了释永信手中,也可能被贪污。
蔡志忠已经77岁高龄,依然居住在寺庙之中,他打算出版500本书籍,这件事情必定让他感到忧心忡忡。释永信遭遇了麻烦,涉及到明星的李湘、刘芳菲等人被曝光过往采访内容,他们努力与事件划清界限,但蔡志忠却实实在在地捐出了全部家产,受到了最大的损失。回想他一生都非常节俭,赚来的钱财全部用于支持信仰,却不幸遇到了这种状况,若是普通人早就承受不住压力了。
这件事本质上是宗教商业化的陷阱。释永信将少林寺从破败寺庙打造成知名品牌,门票收入、功夫表演、相关商品销售,每年赚取超过一亿元,但资金使用情况如何呢?本应用于修缮寺庙和弘扬佛法香火钱,却变成了个人财富。蔡志忠的捐赠初衷是美好的,他通过漫画普及佛学知识,帮助许多人了解佛教,但选择少林寺,就等于将资金投入混乱的境地。
公众对此议论纷纷,有人建议不如将资源用于资助学校、帮助贫困人群,设立奖学金等更为实际的途径,蔡志忠的深刻见解,从其引用“一枝草一点露”就能体现,自然公正,万物各得其所,可如今他的位置变得混乱了。释永信的案件仍在调查中,蔡志忠的财产处置需等待官方通报,但这番冲击已然成为现实,信仰本应纯洁无瑕,一旦掺杂私利,便会失去本真。蔡志忠一生致力于描绘智慧,也身体力行地实践智慧,然而在个人归宿问题上却遭遇了挫折,这实在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释永信事件反映出宗教领域存在的问题。佛教以慈悲为核心,主张帮助他人,但在涉及利益时容易改变初衷。蔡志忠的信仰是真诚的,但选择错误的人引导,导致全面失败。捐赠财物时,应仔细考虑用途,帮助真正需要的人,比单纯积累财富更有意义。蔡志忠的漫画作品启迪心智,希望他自己也能从中获得启示,渡过难关。释永信入狱,蔡志忠遭受的损失,谁来承担?没有人负责,只能自己承担后果。这最惨的,不是翻车的本人,而是信错人的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