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释永信只是犯了贪财好色的错误,却未曾料到他占据的这个位置,竟然也是名不副实,言不由衷。
自7月27日少林寺官方公布通告以来,网络上有关释永信的消息接连不断,层出不穷。
不过,这些质疑大多集中在财富与色欲这两个方面,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就连他作为方丈的地位也受到了怀疑。
由于前任住持,即释永信的导师释行正法师在圆寂前留下的遗书被公之于众。
随后,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位自称得道的高僧释永信,其僧籍问题实际上颇为复杂,诸多疑点随之浮出水面。
释永信僧籍被除,老方丈绝笔信是佐证?
少林寺管理处于7月27日发布的情况说明中确认了有关贪婪与好色的传闻。
不过释永信是否还有其它不当之举目前还正在查证。
众多围观者迫不及待地期待着官方的调查结果,却已纷纷动手搜集有关释永信的劲爆信息。
结果没想到还真发现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原来释永信的师父释行正在圆寂前就对这个徒弟多有不满。
而这背后的原因跟释永信的人品有很大关系。
释行正是释永信前面一任的少林寺方丈。
但是在1987年的时候,释行正大师因病离开了。
对于不知情者而言,释行正已离我们远去,因此,释永信接任师傅的职位,按常理而言,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然而,谁又能想到,竟然有人揭露了释永信之所以能够登上方丈之位,并非仅仅是由于前任方丈的传位所致。
老方丈释行正生前,对他的这个徒弟的真实面目早已洞察得十分透彻。
在释行正即将圆寂的前后大约两个月,他毅然决然地撰写了一封书信,随后将其寄往中国佛教协会。
而这封信的内容提前几十年揭露了释永信的丑恶嘴脸。
释行在信件中详细描述了他对释永信认识的转变,并且明确指出在他离开之后,绝不能让释永信获得晋升的机会。
释永信自少林寺出家至今,释行正始终对他抱有极高的评价,并且对他深信不疑。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释行正总是十分安心地将一些事务委托给他的徒弟释永信去处理。
释永信起初管理寺庙颇为出色,但随着他对寺内事务日渐熟练,他的角色认知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他不再像以往那般严谨地处理师父交付的任务,与人交往时的态度也不似以往那般诚恳且礼貌。
若只是单纯地这样,那还可以说他是疲乏了。
释永信在师父外出就医之际,竟然趁机拉拢他人共同生事,更过分的是,他甚至在他人面前摆出了“二当家”的派头。
对于释永信的这些操作,释行正并非不想管,而是不知道。
由于他的视力当时不佳,因此寺院的诸多事务便都转交给了释永信来负责处理。
在释永信频繁宣称自己为“二当家”之际,众多人对于与释行正交流的话题也显得颇为踌躇。
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释行正虽然眼睛不好使,但不代表他的心不透亮。
所以最后他还是知道了。
而释行正的信中提到关于释永信的错误可不止这些。
释行正透露,自1983年释永信踏入少林寺,便由他亲自指派负责保管库房事务。
可谁知释永信竟然“监守自盗”。
他趁着师父不注意将少林寺的祖传珍宝“法卷”拿到了自己手中。
后来释行正发现东西不见了,可释永信一直没有承认是自己拿的。
最后还是在师父的再三追问下他才将东西拿了出来。
释永信当时拿“法卷”的目的并不单纯。
而且,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渴望在师傅离去之后取而代之的野心并非突然萌生,而是由来已久。
因为拿到“法卷”的人就类似于封建社会拿到即位诏书的皇子。
除了“诏书”,释永信还从舆论方面做好了准备。
那几年释行正身体不好,所以经常会去其他地方看病。
在他去北京看病的时候,释永信开始悄悄“作妖”了。
当时黑龙江日报的记者去了寺里进行访问。
师父不在,接待他们的自然就是释永信这个“二当家”。
在这次采访中,释永信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在与记者的对话中,释永信将自己定位为“年仅二十二岁的少林寺主持”。
而不了解事情的记者自然会觉得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住持很厉害。
返回后,我着手撰写了一篇报道,内容是关于“少林寺传承不息——专访年仅二十二岁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访谈,并将其发表在报纸上。
这篇文章其他部分是否涉及到了这一点不得而知,但至少释永信的家乡安徽的人们已经了解到了此事。
他们所在地的报纸也发布了同一篇文章,这源自于对《黑龙江日报》的转载,故而文章内容保持一致。
安徽颍上县的领导们很快便察觉到了这一点,毕竟在一个小地方诞生杰出人物并非易事。
鉴于报纸上的报道并未具备官方公告的权威性,因此领导层最终决定先行前往少林寺展开实地调查。
巧的是领导们来的时候释行正已经回来了,所以他便接待了对方。
经过双方的交流,释行正彻底搞清楚了事件的始末,紧接着他就向领导们汇报称,这件事情完全是虚构的。
而释永信为了“篡位”所做的努力还不止这些。
为了除掉自己的竞争对手,他到处贬低别人。
寺里的几个和尚,包括他的师父释行正都没能幸免。
释行正圆寂的前一年身体就已经很不好了。
释永信身为徒弟,却在这个关键时刻,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意图从释行正那里夺取公章。
然而,释行正此时已经看穿了释永信的真实面目,断然决定不会将衣钵传授给他。
为了防止这类人继续在寺庙中为害他人,释行正特地向中国佛教协会提交了一封举报信,恳请他们剥夺释永信的僧侣身份。
被除僧籍之人成佛协副会长
在释行正圆寂一年后,佛教协会给了回复。
而在回信中佛协提到关于开除释永信僧籍一事。
佛教协会明确指出,这属于寺庙的内部管理事宜,他们承诺不会进行干预,允许寺庙自行作出处理。
尽管释行正已经离世,但名誉方丈得禅法师依旧遵照他生前的意愿,对释永信做出了开除僧籍的处理。
看到这些,很多人或许就不理解了。
明明释永信的官方资料上显示他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
那个曾经被逐出僧侣行列的人,究竟是如何坐拥此位,并且能够如此长久地保持其稳定地位的?
要说是因为别人不知道,那也说不过去啊。
因为释永信早在十年前就被少林寺的另一位和尚释正义给举报过。
当时曝光的不仅有释行正老方丈的揭发信,还有两封信。
一封是处理释永信的迁单,还有就是佛协的答复函。
那时关于释永信感情上的八卦消息已经很多很乱了。
但不知为何最后都莫名其妙地洗白了。
44年僧旅背后的不堪
1981年,年仅十六岁的刘应成怀揣着对佛教的敬仰与渴望,踏入了少林寺的门槛,从而开始了他在佛门中的修行之旅。
行正法师在少林寺担任方丈时,注意到他目光明亮,似乎蕴含着智慧之根,于是决定收他为弟子,并赐予法号释永信。
正如释行在致佛协的信中所言,起初,释永信被普遍看好,成为了一位备受期待的小和尚。
可谁能想到他后来竟然会做出那样有辱佛门的事情。
尽管释永信在担任少林寺领导者的几十年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进步。
但这并不是他可以胡作非为的借口和洗白的理由。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来形容释永信的下场再合适不过了。
曾经犯下诸多过错的他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样一天。
不过,他的想法并不关键,重要的是人们关心他将面临何种处罚。
只有对释永信的惩罚真正落实到位,我们才能有效防止今后再出现类似情况。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