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被捕入狱,他的戒牒随之被撤销,与此同时,新任方丈迅速上台,佛教界中已不再有释永信的席位。
昔日的“少林CEO”人际关系广泛,他周围的熟人要么缄口不言,要么对他口诛笔伐,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竟有人公然站出来力挺他,甚至承诺要为他养老送终。
那究竟是谁这么想不开呢?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
提及李阳,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头顶光亮、手持扩音器在万人集会上激情高呼“别害羞,大胆尝试!”的男子形象。
2014年7月26日,他率领两百余位弟子,气势磅礴地踏入少林寺,当场向释永信师傅跪拜,取法号为“延依”,同时宣布将《疯狂英语》十年的版权收益全部捐赠。
那天拂晓四点钟,塔林中的鸟儿因他及弟子们高声呼喊的“爱与和平”而惊飞四散,而释永信则面带微笑地称赞他“唤醒了众生”。
11年后,鸟还在,塔还在,师傅却进去了。
8月4日,李阳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段竖屏视频,视频中他身着笔挺西装,领结紧绷至脖子泛红:“释永信是我的师傅!我们中国人不应该仇恨富有之人!”
他掰着手指头算功劳:
释永信是我的师傅,我们之间仅有的一次见面。当然,我曾在少林寺举办过一场盛大的仪式。在我看来,少林寺现今是中国文化中最为耀眼的一张王牌。中国的武术表演在美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一票难求。尽管释永信师傅可能犯了一些错误,但在我心中,他永远是我的师傅,他属于少林寺,是真正为少林寺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接着,他话风一转,接着侃侃而谈,让国人不要仇富。他说:
我们不应仇视富有之人,不应只旁观他人的热闹。昔日的少林寺只是一座破败的庙宇,账目上仅有七八十元,如今却发展壮大。释永信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他,我们应分开评价其功与过。即便他现在犯了严重的错误,他依然是少林寺的重要功臣。
功是功过是过,释永信最终什么结果,有关部门自然会评判。
我们或许会抱怨贫富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同仇视富人的观点。毕竟,富豪众多,为何大家却普遍不抱有敌意?再者,释永信所面临的问题,难道不是他个人行为所引起的后果吗?
并不是国人仇视他的财富,他的错误才被披露。
不得不说,李阳真是把倒打一耙玩得明明白白的。
就如网友在他视频下方评论的那样:
他作为一个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理应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这些行为对青少年可能产生的示范效应。
李阳作为疯狂英语的创始人,其全网粉丝数量颇为可观。然而,释永信的行为已构成违法犯罪,绝非寻常小事,因此对他进行公开洗地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毫无疑问,李阳此番言论一出,他的老底就被扒了。
网友在评论区直言不讳:“那时他对你施暴,难道也曾高喊‘爱与和平’吗?”
他一度被卷入家庭暴力的负面新闻,这一事件使得他的公众形象急剧下滑。一个自身道德存在重大瑕疵的人,在评价释永信的问题上,又怎能让人信服呢?
更有人扒出当年战略合作细节。
所谓的“版权收入全部捐赠”计划,最终仅实现了1万册英语教材的捐赠,而这些教材如今却静静地堆放在仓库中,无人问津。
他所称的支持,实际上只是在混乱的环境中试图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然而却忽视了最根本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他的所作所为,更似是在这场舆论的风暴中,试图通过引人注目而采取的不恰当行为。
经济学者宋清辉
宋清辉在其个人账号上高调发文,指出释永信在少林寺倾注了近40年的心血,将曾经默默无闻、破败不堪的寺庙,成功转型为如今闻名遐迩的圣地,其中仅寺庙的旅游收入就已占据了当地总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达到了三分之一。
他强调,即便方丈没有取得显著成就,其辛勤付出也应得到认可,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误而抹去他过去的贡献,应当给予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其言外之意显而易见,意味着方丈既有功也有劳,在定罪量刑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并适当减轻处罚。
然而,法律与道德对此并无此类说法。怎能用天平来衡量,一边是功绩,一边是过错,若二者持平,方丈岂能毫发无损?这显然是极其荒谬的。
多年来,方丈依托少林寺深厚的武术底蕴,建立了武僧队伍,通过影视作品提升了知名度,并凭借医药领域的积累,成功拓展了药品保健的市场。
少林寺这一文化地标对其成就贡献颇多,这一点对少林寺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然而,这与其所犯的错误不能混同对待。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方丈不仅依托少林寺固有的武术传统创建了武僧团队,还借助少林寺的电影影响力提升了寺院的知名度,同时,他还凭借少林寺在医药领域的深厚底蕴,开拓了药品及保健品的市场。
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少林寺这一文化象征,少林寺对其的支持亦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显然与他所犯的错误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应当持辩证态度,然而宋清辉在评价释永信时却显得相当偏激。他竟敢自诩为经济学家,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惊讶吗?
实际上,宋清辉在社会议题上多次出现立场偏差,他把对正义的指责扭曲成了网络暴力,使得原本无辜的受害者变成了理亏的一方。
他提出应给予虐猫者改过自新的机会,对犯错者宽容处理。然而,在武大案件中,他竟然建议不对受害者采取撤销处分的措施,也不公开处理此事。受害者的人生因此遭受重创,却未得到任何道歉。尽管法律已经作出了判决,他却依然采取和稀泥的态度,这种行为可以说是毫无原则底线。
“清辉”之名徒有其表。
网红鲁大魔
众多“经济学家”纷纷投身于争夺流量的行列,网红鲁大魔亦不甘示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这场表演,与宋清辉同台献艺。
在视频中,他将释永信比喻成“因工作失误而受到指责的职员”,进而提出疑问:“若将少林寺交由你管理,你是否能将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知名品牌?”
古语有云:即便少林寺没有了释永信,它依然是少林寺;但若释永信离开了少林寺,那么他也就失去了所有意义。
自从他接过方丈的印信,便将“少林”二字所能联想到的商标尽数收入囊中,一口气注册了超过七百个,其中有些仅仅是用来防止他人觊觎,而有些则早已变成了印钞的利器。
少林药局最爆那年销八千多万,淘宝小店也年年千万。
武僧团、海外文化中心更是边弘法边吸金。
他与那笔交易如同貔貅般,只吸纳不吐出,然而,大部分资金并未流入大雄宝殿,反而悄悄流入了个人腰包。
如今,他被曝光的丑闻远不止于僧侣违反戒律,还包括黑帮头目的作风以及涉嫌犯罪,这已构成严重违法行为。
此刻,若有人站在一旁,不过是借势炒作;一旦他人深入挖掘,他却坚决站在对立的一方,心中算计得心应手。
回顾过往,那位网红起初涉足灰色地带,曾享受过公职的待遇,随后与“听泉鉴宝”主播合作,闹得满城风雨,现今竟敢高声谩骂,摆摊的门槛似乎谁都能轻易跨过。
师徒情深
紧随其后冒出的是两位自称为“释永信的弟子”的人,他们声音整齐划一:即便师傅犯有千般过错,也应当坚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诲,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感恩图报”的深刻含义。
释延云径直将师徒关系比作亲情,强调“即便父母有过错,他们依然是父母,这种关系无法割舍”;同时,他慷慨承诺,“天下少林门徒心中都保留着对师父的尊敬和位置”。
前半截听着敞亮,个人情感归个人,受教之恩也确实存在。
与当年敢于反手举报的释延鲁相较,便可明显看出,此人在江湖义气与是非大义之间,更倾向于后者。而关于他所说的“代表全球少林弟子”,众弟子的集体缄默早已揭示了真相,他的个人愿望还是不宜强加于他人。
傅华阳,年届61岁,是一位导演,其法号为释延坛。自皈依少林以来,他与恩师共同将“少林”二字打造成为知名品牌,并且曾担任少林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
他们携手制作了一系列武侠电影,师徒间的情感与商业利益交织,两者之间的纽带比僧侣的袈裟还要紧密。
站在镜头前,他感慨道:“相识已久,对师父的品格有着深刻的了解”,他无论如何都坚定地认可这位师父,并且心甘情愿地承诺,要陪伴师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身为利益链条中的一员,自然不愿意承认师傅有过失,或许更是因为习惯了甜头,所以固执地沿着错误的道路一直前行。
事实是,他们的师父挪用信众善款、触犯刑律,板上钉钉。
若他们四人确实出于内心真实意愿而非仅仅为了吸引关注,那么只能说在他们心中,高尚的道义已经被私欲彻底践踏得支离破碎。
回顾那些曾与释永信关系密切的释小龙、王宝强等人,他们至今保持沉默,既未落井下石,也未站在任何一方为他人洗白。
一来怕再添热度,二来站哪边都要挨骂,索性沉默自保。
而这5位,无论真心还是蹭流,其脑回路都令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