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狂欢:数据神话与产能黑洞
6月26日晚上10点钟,小米YU7凭借“3分钟预定20万台、18小时锁定24万台”的惊人成绩在车界掀起波澜。雷军对此评价道它“远超最乐观的预期”,然而,质疑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腾讯科技在发布会前短短3小时(19:31)公布了“3分钟定销20万台”的所谓“战绩”,这一消息比小米官方公布的时间提前了近3个小时,而相关文章不久后便神秘地消失了。对此,网友戏称:“难道销量剧情早已被预设?”
黄牛现象盛行:闲鱼平台上充斥着众多订单转卖广告,现车价格甚至上涨至2万元,某些“黄牛”手中订单数量超过百个,他们以交车时间为赌注,从中谋取暴利。
内部文件揭露,销售部门必须在短短三天内达成每人40台锁单的业绩指标,此举被批评为是为了提升KPI而进行的虚假订单,而实际产生的有效订单数量令人怀疑。
二、用户困局:定金陷阱与交付危机
“锁单即不可退”的规则,将消费者拖入漫长等待:
订单交付期限出现戏剧性转折:最初在APP上标明“1至5周内交付”,然而在锁定订单后,情况突变,显示“标准版需57至60周才能提车”,交付时间定于2026年9月;Pro版则需等待50至53周,而Max版更是长达37至40周。杭州市民俞女士对此表示强烈不满:“销售曾承诺年底前交车,但锁定订单后却变卦,定金5000元也不予退还!”
若用户不能在2025年年底前提车,他们将会失去1.5万元的购置税减免优惠,这会导致购车成本大幅上升。
消费者投诉数量急剧上升:超过400位顾客共同对“未如实告知交付时间”和“强制锁定订单”的行为提出指控,黑猫平台上相关的维权帖子每日新增量超过一万篇。
三、行业反杀:友商“截胡”与信任崩塌
小米的交付危机,成了对手的“抢人良机”:
蔚来与极氪纷纷采取行动,实施“定金保障”措施——若消费者取消预订YU7并选择购买其他车型,蔚来将直接补贴5000元车款,而极氪则提供5万积分作为补偿,相当于5000元的价值。
小米品牌在赛道测试中遭遇刹车片起火事件,官方解释为能量回收未开启及直接停车操作所致,此事件与交付问题叠加,导致其负面舆论急剧攀升至30%,进而引发舆论场的严重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