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梅
近期,“躺平”一词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一经出现便迅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所谓“躺平”,即是放弃奋斗,在职场上敷衍了事,生活中懒散无为,对一切事物都漠不关心,缺乏追求。“躺平”的年轻人真的快乐吗?看似无所求,实则内心消极沉沦,陷入了缺乏理想和生命热情的沉闷境地。
国家的未来、民族的走向、人民的福祉与当代青年紧密相连。尤其是青年中的党员干部,他们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和先锋力量,理应与“躺平”观念划清界限,尤其是要坚决避免以下四种“躺平”行为:
一是思想境界不能“躺平”。
“躺平”现象一经出现,便引发了广泛的共鸣,许多党员干部或许也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状态——他们迷失了最初的信念,舍弃了曾经的理想。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种精神状态的出现,实际上反映了他们政治信仰的动摇和思想境界的缺失。思想境界,既是人作为个体所达到的精神成就,也是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异所在。
新时代的青年需明白,前行之路定会充满坎坷,历经艰辛、泪水与汗水的人生才更显多姿多彩。青年党员干部应正确面对压力与挫折,保持积极的心态,迅速摆脱狭隘的悲观情绪,坚信困难与挫折只是暂时的,需坚定勇气与信念,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美好。
二是责任担当不能“躺平”。
部分青年干部一旦步入体制,便误以为拥有了“铁饭碗”,心态随之变得懒散,不再愿意主动担当;部分青年干部将年龄视为资本,整日沉浸于“路径规划”之中,安于现状,等待晋升;还有的青年干部将实践锻炼仅仅视为“镀金”或“积累资本”的手段,不愿深入基层,亲身经历磨砺,更不愿与群众建立深厚联系……
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理应承担重担、坚守初心、坚定前行。如果青年党员干部在工作和创业过程中选择消极应对,那么很可能会引发不良风气,进而损害干部队伍的创新力、向心力和战斗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和艰巨繁重的使命,青年干部唯有肩负起责任,坚守忠诚、保持清正廉洁、勇于担当,这才能成为他们行动的正确途径;在需要付出努力和奋斗的领域与时刻,绝不能选择放弃和消极应对。
三是工作作风不能“躺平”。
青年党员干部展现出的不积极态度和“躺平”行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们觉得继续进步难度大、压力重,因此在实际行动中倾向于消极等待;其次,他们缺乏担当精神,导致在态度上不够积极,在行动上也不够主动;最后,部分青年干部认为工作量多与少并无区别,再加上他们缺乏应对新问题的能力和策略,因此在实际行动中往往只是敷衍塞责,能推脱的尽量推脱。
青年干部承载着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民众对党的情感、对党事业的认可与助力。青年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剔除工作中的不实成分、考核中的个人情谊、对民众的虚假姿态,唯有如此,方能改变工作模式、方法与内容,进而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成效、增强工作自觉性、赋予工作创新力。
四是清正廉洁不能“躺平”。
部分年轻干部步入社会后,面临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多重压力,常常导致其反腐意识减弱;部分年轻干部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停滞不前,导致心理失衡,甚至自我放弃;还有部分年轻干部在遇到腐败问题时,选择逃避甚至对此视而不见。
在新时代的廉政建设过程中,青年干部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他们需树立深入基层的观念,脚踏实地,将工作落到实处,始终牢记那颗炽热的初心。遭遇诱惑时,他们应保持头脑的清醒;身处纷繁复杂的环境时,他们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迷失方向、不盲目追随、不盲目跟风,更不应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企图轻松获得所谓的“政绩”。
“躺平”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站起”才能展现坚强姿态,“奔跑”才是勇往直前的动力。青年党员干部应当牢牢把握人生航向,怀揣着“千锤百炼仍坚劲,任凭东西南北风”的雄心壮志,在党的事业和人民的期待中成就自己的价值。
作者所属机构为蜀道集团瑞景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该部门主管及第一党支部纪检小组组长职务。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