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五十分,苏州工业园区的90后会计张萌(化名)结束了最后一份报表的核对工作,站起来时顺便在手机上启动了接单程序,这是她从事居家兼职的第九个月,起初通过帮人整理账簿获得每单50元的报酬,现在凭借“企业财务信息处理+个人账目管理方案”服务,平均每天能稳定赚取310元,2025年3月她的兼职收入达到了9600元,比同月份的基本工资高出1800元对于习惯早九晚五工作制的人而言,无需奔波于公共交通从事兼职,也不必侵占工作时段,利用晚间两三个钟头以及周末零散时段开展家庭式副业“暗中增加收入”,这种做法已转变为众多人的新方式,而实际能够掌握的门路,比预想的更为真切。
技能复用型:本职本事“再变现”,不用从头学
这种兼职特别适合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人,相当于把工作中学到的本领换个地方用,入门简单而且省力。张萌从事会计工作已有五年,精通Excel以及多种记账工具,2024年6月,她在某企业服务平台上发现了“财务辅助”的职位需求,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她提交了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整理好的账单范例,仅仅两天后,她就获得了第一份工作:为一家小型国际贸易企业录入季度销售信息,共计300条数据,报酬为150元,她花了两个晚上完成了这项任务,客户不仅及时支付了款项,还留下了积极的评价。她现在主要承接两种任务:为企业处理零星资料整理(每项200至300元),为个人制定每月财务安排(每户150元)。高峰期曾一周完成八项,总收入达2200元,这比在职时无所事事要强得多。
除了财务,设计、文案这类技能也吃香。南京一名平面设计师周凯(化名),工作之余为初创企业设计基础LOGO和宣传物料,基础款式收费200元,设计要求高的收取500元,上个月完成12项任务,副业收入达4300元;杭州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刘婷(化名),利用周末时间为母婴类公众号撰写育孩文章,每篇约800字稿费200元,每月完成14篇,额外获得2800元补充收入,她表示这些工作都是基于本职技能,无需学习新知识,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换取报酬。
零门槛上手型:没技能也能做,碎片时间凑着赚
即便缺乏专业本领,凭借恒心和绵长岁月同样能够成功,比较适合那些希望初步探索的寻常百姓。广州的李琳女士(化名)白天照顾孩子,夜间则担任某电商平台兼职,处理客户服务事务,按小时计酬,每小时26元,工作时间为晚上10点到凌晨1点,每晚会获得78元收入,月收入可达2300多元;上海的应届毕业生王浩(化名)刚参加工作,业余时间通过某任务平台承接“图文标注”工作,为人工智能提供图片分类和描述,每完成10条任务可获得8元报酬,晚上工作2小时能赚取40至50元,周末期间可赚取150元,他表示这项工作不需动脑,但需要用眼,比观看短视频更有意义,至少能赚到购买奶茶的费用。
另外,“商品推广中介”也很流行,成都的上班族陈曦(化名)经常去超市,每次去都会拍一些促销商品的影像,发布在某个内容社区,只要有人通过她的链接购买,她就能获得提成,上个月依靠推广粮油和消耗品,获得了1900元的收益,“去超市的时候顺便拍摄,不浪费时间,提成虽然不高,但慢慢积累会有收获”。
兴趣转化型:把爱好变成钱,做着开心还能赚
要是有兴趣爱好,那就更顺了,相当于边玩边赚钱。西安的95后女孩赵悦(化名)喜爱手工编织珠串,过去常自己制作玩耍,2024年9月在小红书开设了个人账号,分享自制的手链和钥匙扣作品,不曾料到有人询问是否可以按需制作,她尝试承接了几笔订单,基础款手链定价50元每条,设计费较高者则收取100元,目前每月能够完成二十余单,获得约1500元的收入;北京的男性吴磊(化名)钟情于培育多肉植物,家中阳台已摆满各式品种,自去年起开始为无暇照料植物的邻居提供养护服务,每盆每月收取10元费用,目前已服务三十余盆,每月赚取300元,同时也能借此机会交流种植心得,“原本就是个人兴趣,如今还能赚取些许生活费,确实感到十分愉悦”。
这些兼职看似杂乱,确实有人通过它们逐步增加收入,甚至将其发展成稳定的额外收入来源。然而,现实情况是——你每天结束工作回到家中,是选择沉迷手机,还是从事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你是否拥有尚未发掘的小特长,或者有哪些个人兴趣可以转化为盈利项目?若从现在起开始探索这些居家兼职,或许下个季度就能额外获得数千元,你准备先从哪个项目入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