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十月七日电,记者林坚报道,东莞证券正积极筹备A股上市事宜,相关招股书资料已进行最新修订。深交所官方网站披露了该证券公司近期的业绩情况,其中包含了半年度报告及第三季度业绩预告。现阶段,其招股书修订版本展现出六个主要更新点。
东莞证券今年上半年没有完成首次公开募股或再融资项目,整体收入受到压力,并且投行部门裁员40人。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公司上半年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5415.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去年同期为8787.8万元,而2024年全年预期为2.19亿元,收入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首次公开募股方面,2024年上半年完成了一笔交易,但2025年上半年则完全没有。公司透露,今年一级市场维持谨慎态势,公司没有完成首次公开募股或后续融资计划。人员规模上,投行目前有172人,与此前相比减少了40人。
这是一张展示企业2024年上半年和2025年上半年证券中介服务中,涉及股份承销与保荐业务进展的图表。
整体赚钱能力与增长幅度出现增强。前六个月产生的收入达到14.47亿元,较去年增长了大约40.9%;实现的利润为4.88亿元,同比增幅约为66.6%。到2025年上半年的时点,企业拥有的总财产为716.20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01.65亿元,可自由支配的资本为98.38亿元。
图为东莞证券上半年主要财务数据说明。
第三点来看,东莞证券发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超出市场预期,验证了此前市场对于证券公司第三季度报告同比增幅可能持续放大的判断。根据初步核算,该公司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的增幅预计在44.93%到60.18%之间。而剔除非经常性项目影响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预计达到78.26%至97.02%。
第四项是净资产收益率波动情况,属于东莞证券的优势表现,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企业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实现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58%、7.14%和9.94%,展现出起伏的运行态势,2025年上半年的该指标为4.92%,比2024年同期3.24%增长了1.68个百分点。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当中,位于第2的位置,总共有51家公司参与比较。
按照“整体报酬”标准衡量,尽管公司持续调整薪资水平,今年上半年员工的收入与2024年同期相比已经出现回升迹象。从全局角度观察,各个职位的整体薪酬以及企业平均薪资都在逐步增加,特别是另类投资领域的增幅最为突出,同时研究所、资产管理、总部以及其它职位的薪资增长也相当明显。
图为两个时间段公司平均薪酬比较。
此次业绩披露具有双重时间节点特殊性,首先,这是东莞证券第一大股东变更后公开招股书,其次,东莞国资持股比例已达75.4%,确立为绝对控股股东,锦龙股份则降至第三大股东位置
另一方面,这也是东莞证券新任总裁到任以来,公司基本面信息的最新透露。这位拥有二十余年金融领域工作经验的资深人士于今年四月二日履新东莞证券,此前财联社曾在《东莞证券实施市场化选聘新总裁,前招商资管掌门人杨阳接任,具备丰富金融履历》进行过相关报道。杨阳凭借在自营业务与资产管理方面的专长,将如何影响以财富管理为主营业务的东莞证券?公募、自营、资管等领域的变化值得期待。
特别关键的是,从2015年6月东莞证券开始筹备公开募股至今,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期间因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涉及行贿案件、申报材料需要补充、注册审批制度改革等多项原因,导致项目多次被推迟,目前仍然没有完成上市。
看点一:上半年IPO、再融资收入均为零
最新发布的招股说明书里,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最受瞩目。说明书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行业务面临较大压力,其收入占比逐年减少。2022年公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2.7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11.5%;2023年该收入为2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9.24%;2024年该收入为2.1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7.5%;2025年1-6月该收入为5415.9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3.7%。
到目前位置,东莞证券的投行业务主要包含首次公开募股、后续融资发行、债券销售,还有在新三板市场进行公司挂牌、提供持续监管服务以及处理挂牌终止等事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没有通过IPO或再融资业务获得任何承销收入。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1月至6月期间,公司IPO承销保荐业务产生的收入分别是1.3亿元、4444.78万元、8368.01万元和0元。东莞证券表示,收入出现起伏变化,主要是因为不同时期承销保荐的IPO项目在数量和募集资金总额上存在不同情况。
债券承销业务实现了千万级别的收入增长。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的收入分别为5815.83万元、8547.34万元、9290.67万元和3563.67万元。
新三板业务增长很快,到2025年6月份为止,东莞证券已经帮助310家企业实现挂牌。在这期间,2025年上半年有四家企业成功完成挂牌流程。
看点二:三季报预喜,重点在自营与经纪
东莞证券在2022年到2024年期间的整体收益情况,经历了最初的一段时间性波动,随后展现出显著的反弹和增长趋势。
资产体量方面,2022年总额达526.30亿元,到了2023年略有收缩,变成了524.84亿元,而2024年则实现大幅度增长,达到了632.05亿元,整体规模变化非常明显;所有者权益从2022年的85.98亿元开始,每年都缓慢增加,到2024年时已增长到96.91亿元,公司的财务基础不断增强;所有者权益在2022年时为81.23亿元,2023年暂时下降到了74.46亿元,但到了2024年又回升至93.92亿元,并且超过了2022年的数值,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因此得到加强。
公司的营收状况,2022年实现了2299000000元的销售额,到了2023年略微下降到了2155000000元,而到了2024年则大幅度攀升至2753000000元;在盈利方面,2022年的净利润为791000000元,2023年有所回落至635000000元,到了2024年又重新增长到了923000000元,这一成绩创下三年来的最佳盈利记录。
公司整体表现十分亮眼,2024年在资产规模增长和盈利能力增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达到14.47亿元,已经接近2023年全年的总量,并且在此期间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东莞证券的招股说明书也最新公布了前三季度的经营数据
东莞证券估计今年前三个季度整体营收在23亿到26亿之间,较去年同期的增幅达到44.93%到60.18%;归属于公司本部股东的净收益预计为8.6亿到9.5亿,较去年同期的增长幅度为77.77%到96.48%;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归属于公司本部股东的净收益同样为8.6亿到9.5亿,较去年同期的增长幅度为78.26%到97.02%。
公司在业绩方面提供了两种说明,首先A股市场经历了波动后的上涨,沪深两地股票和基金的单边交易金额比去年有明显增加,公司预计通过经纪业务获得的手续费净收入会高于去年;其次由于A股市场上涨,主要的股票指数也普遍走高,公司预计本年度的投资收益将比去年增加。
看点三:经纪业务贡献过半收入
回顾2022年至今的经营状况,经纪业务持续作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证券自营与信用业务构成关键盈利支撑,投行和资管业务受行业周期影响而起伏不定,直投及私募投资基金、另类投资业务则展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变化。
经纪业务是公司中规模最为庞大、收入利润贡献最为突出的业务板块。在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的统计期内,公司通过代理买卖证券所获得的净手续费收入分别为100亿元、90亿元、117亿元和72亿元,这些收入在公司同期总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3.58%、41.61%、42.58%和49.43%。
公司自主经营的收益出现周期性上升。在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企业自主运营产生的总收入依次为2.8亿元、2.9亿元、3.7亿元和1.1亿元,这些收入在对应年份的总营收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12.3%、13.7%、13.3%和7.3%。
这家公司信用业务创收能力很强,其收入额度在所有业务里仅排在经纪业务之后。从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信用业务实现的净利息收入分别是3.8亿元、3.7亿元、4.3亿元和2.6亿元,这些收入占同期总营收的比重分别是16.7%、17.3%、15.5%和18.0%。
资产管理板块营收波动明显,其占总营收的比重一直不高。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板块实现的净利润分别是9752.5万元、5891.7万元、8244万元和2751.6万元,对应期间营业收入构成比例分别为4.2%、2.7%、3%和1.9%。
直接投资及私募基金业务盈利波动明显,经历“先升后降”的周期。二零二五年前六个月,其盈利达八百七十二万二千四百元,占整体盈利比例为百分之零点六,该比例在二零二二年及二零二三年部分时期中偏低。
另类投资业务实现盈利,2025年上半年业绩突出。2025年上半年,业务营收为2,063.31万元,占整体营收1.43%。收入规模和占比均创近年同期新高。公司分析,另类投资盈利提升主要因为本期卖出部分战略投资股票,确认的投资回报增加。
看点四:资管业务有所承压,公募发展受期许
公司资管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764万元。管理费收入比去年同期的数额多了三十一万一千三百元,业绩报酬收入比去年同期的数额少了二千零七十五万二千元,这主要是因为平均受托管理资金规模比去年同期的水平有所提高,使得管理费收入比去年有所增长,然而由于债券市场收益率不高,造成部分集合产品的收益未能达到业绩基准,因此没有获得超额业绩分成,导致管理人业绩报酬比去年下降了很多。
东莞证券正着力发展基金领域,2024年4月1日,该公司向证监会递交了公募基金管理机构设立的申请文件,此举是为了实现招股书中提出的业务蓝图,并着手进行基金管理分支机构的审批流程,未来计划按需推进香港分支机构的建立,以便从事港股交易及相关公募基金业务。
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在公募方面加强投入。
业内普遍关注东莞证券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新任总裁杨阳的加盟,这被视为关键因素。杨阳曾在国内外的资产管理公司任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在公募和资产管理领域的专业背景,被认为可能为东莞证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对此充满期待,关注其在公募、自营和资产管理等业务板块可能出现的变革。
业内对杨阳在招商资管的任职最为了解。2022年4月26日,他接替原有负责人,开始担任招商资管的总经理,当时业内普遍希望新任领导能兼具专业背景和年轻活力。此外,杨阳还于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期间,同时肩负起招商资管的董事长职责。
杨阳在招商资管工作期间,着力增强主动管理能力,导致主动管理资产占比大幅增长。到2021年底,招商资管主动管理资产总额为3464.1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9.72%。其中,主动管理资产占比为82.87%,较前一年提升了26.99%。
此外,招商资管在杨阳掌舵期间,其公募化进程明显加快。2023年7月,招商资管从中国证监会那里拿到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许可,是“一参一控一牌”新规推行后,第一家获得这项资质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机构。
看点五:薪酬回暖,拉长看有所回落
2025年上半年薪资确实有所增加,然而多年观察表明,东莞证券的报酬正逐渐降低。2022年人均收入为26万元,现在减少到15万元;证券中介业务收入排在最后,只有10.5万元;相比之下,自营业务最高点曾超过50万元,现在也减少到39万元;在反经济周期调控期间,项目完全停止导致投行业务年薪逐年下降,从2022年人均63.4万元降到目前33.27万元,降幅接近一半。
图为公司最新平均薪酬情况。
必须留意,前述薪资标准为扣除税项后的实际发放金额,并且涵盖过去年份的薪酬奖励,计算平均薪资时的人员数量为各季度末的平均值。根据数据变动情况,东莞证券各职位平均薪资在报告阶段内的起伏,可能受到行业周期、企业业务进展及薪资评估制度等要素的影响。
关于今后的薪资制度规划,企业表明未来将坚持依照业绩来决定,并且会持续改进面向市场的报酬体系。在月薪部分,企业将加大月薪与个人工作成效的关联性,以此充分激发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企业会借助行业分析等方法,密切关注证券领域人才市场的薪资状况,确保公司薪资标准与行业发展趋势同步,使员工获得的报酬具备充分的行业竞争力。在奖励绩效方面,公司会依照贡献度来决定报酬,持续改进以目标为基础并包含运行机制的全面评估体系,精确计算奖励的总量,改进每年奖励的分配方案。公司会根据证券行业最新情况、新动向,参考自身不同时期的发展重心变化和业务阶段转移,灵活变动各业务板块的评估方法、奖金提取额度及发放途径,让业绩补偿的推动效果更符合市场与公司进步,从而充分调动职员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