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买A还是C?别只看“免费”!算对1个公式,省出真金白银
同一种基金,尾缀为A和C的盈利差距有时高达五个百分点,绝大多数人在选择时犯错误,都是因为只关注了明面上的费率数字。有些人认为C类基金“无需支付购买手续费”比较经济实惠,结果因为频繁交易,却被每日扣除的管理费用逐渐侵蚀了利润。另一些人则坚持持有A类基金,却忽略了在申购费打折的情况下,短期持有反而会降低总成本。A和C的选择并非简单的取舍问题,而是关于持有时长和费用开销的仔细权衡,明白其中缘由,才能有效节省交易支出。
必须清楚基本概念:A类与C类实为该基金的两套费用方案,管理者、资产配置及策略毫无二致,两者收益差别完全源于收费模式的差异。这两类方案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需缴纳初始交易成本,后者则按月支付管理费用。究竟哪个更优并无定论,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个人的投资期限。
先拆透费率:A类与C类的核心差异清单
这两种份额的成本构成类似两条交织的线,短期内C类更划算,长期来看A类更划算,核心是要确定它们的交汇点——也就是决定性的持有时长。
表格
费用类型 A类基金 C类基金
购买手续费是一次性支付的,一般比例在0.1%到1.5%之间,很多平台会提供打半折的优惠,这种费用通常是不包含在投资金额中的。
销售服务费用没有收取,按天计算,年利率在0.2%到0.8%之间,会直接从资产净值中扣除
赎回成本会逐渐降低,超过一年可能无需支付赎回成本,保持三十天以上一般可以免除,而在七天之内则需承担高额赎回成本
主要优势 初期投入较大,若时间拉长则显得经济实惠;而初期费用不高,但随使用年限增加,总支出会持续上升
以十万元本金为例:A类购买手续费按九折计算为百分之一,即一百元,C类每年的销售管理成本为百分之零点四。如果投资维持一个月,C类的费用大约是三十三元,比A类节省六十七元;然而若投资持续一年,C类的费用会增长到四百元,超过A类的百分之一百,两者之间的费用差额会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
__LINK_ICON
关键公式:算准“临界时间”,再决定买哪个
选择A方案还是C方案,无需猜测,通过临界持有时间这个值就能确定,它等于A类申购费用除以C类年销售服务费,这个公式就能算出来。由于不同基金的收费比例不一样,所以临界时间也会有很大差别,
普通权益基金:A类认购需支付0.15%的代价,C类则要承担每年0.6%的销售服务成本,两者之间的转换节点为期0.25年,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投资持续超过三个月,选择A类更为经济实惠
__LINK_ICON
低费率指数基金,其中A类申购费用为0.1%,C类销售服务费用为每年0.2%,计算得出临界持有期限为0.5年,即6个月,若投资期限在半年以内,则选择C类,若超过半年,则选择A类。
巨额资金投入情况:若出资数目达到五百万之上,A类无需缴纳认购费,不论保留时间多长,A类都比需支付管理费的C类更为划算。
另有不易察觉的情况:C类每日扣除管理成本,会造成其资产价值一直比A类稍低。举例来说,若两只基金同日增值1%,A类资产净值由1元增至1.01元,C类或许因管理费扣除仅增长至1.0098元,持续滚动的收益差距会愈发显著。
3类场景直接对号入座,再也不选错
根据个人投资倾向和未来处置方案,这三种情形能够迅速得出结论,比运用公式更为便捷。
1. 短期波段/定投族:必选C类
若投资偏好为短期持有,比如三个月内,或者选择定期定额购买,C类方案最为合适。采用定期定额,每次投资数额有限,A类每次需支付认购费用,长期累计费用较高;而C类无需认购费用,保持三十天以上则无需赎回费用,适合波段操作或定期定额以降低成本,具有极高的操作自由度
__LINK_ICON
比如说选择持续投资某个科技板块的指数型基金产品,每个月投入两千块钱,如果是C类账户,一年可以节省将近一百元的购买手续费,这对资金量较小的投资参与者来说相当便利。
2. 长期持有/价值投资者:锁定A类
长期投资,特别是打算持有三到五年,A类产品的费用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以三年期限来说,A类只需缴纳一次0.1%的认购费用,C类却要支付三年0.4%的管理费(总共1.2%),两者相差十二倍。对于养老准备、主要资产配置这类长期用途,选择A类可以防止管理费慢慢侵蚀收益
__LINK_ICON
3. 浮动费率/模糊计划:优先C类
有些C类基金有特殊规定,超过三十天不收销售服务费,这种做法让不确定投资期限的人承担的潜在损失较小,比如易方达某款混合型C类基金,投资满三十天就能免除销售服务费,既方便短期调整,长期投资也能节省费用,更适合那些不确定投资时间的投资者
__LINK_ICON
不过,含有业绩提成比例的基金或许会收取额外费用,务必仔细审阅协议中的相关细则。
避坑提醒:这2个误区最容易多花钱
不要以净值作为购买依据:部分投资者认为C类基金净值较低时购买更经济,这种想法源于每日扣除管理费用的表象所造成的认知偏差。同一基金的不同类别,其收益变化规律相同,长期来看,成本差异才是决定性因素,净值水平并不能反映投资价值。
短期内不要随意卖出:C类产品虽然变现方便,但若在七天内提取,需要支付1.5%的较高提取成本,以十万资金为例,提取时会损失一千五百元,这个损失比节省的认购费用要多得多,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选择A还是选择C,其实是在为投资行为制定相应的方案:短期操作的投资者倾向于C项的“按月付费方案”,这样更加方便且经济;长期参与的投资者则选择A项的“一次性付费方案”,能够防止不断支付费用。利率并非投资的关键,但若能准确计算这笔开销,能够减少因“交易成本消耗”带来的收益损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也是相当可观的经济回报。
你通常购买基金是倾向于进行短期交易还是坚持长期投资?是否计算过过去选错A类和C类产品导致多支付了多少管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