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推销电话吧,就小雷自己而言,由于监管机构加强整治,近年来诈骗电话确实显著少了,不过银行、通信公司、房地产商、保险公司等行业打来的营销电话依旧络绎不绝,时常接到这类电话,确实让人感到厌烦。
通常情况下,号码使用年数较多或号段较为陈旧的,更容易收到骚扰电话。不过,即便是新注册的号码和新号段,经过一段时间,也可能在不经意间遭到各类推销组织的频繁联系,原因是个人信息发生了泄露。
有没有什么彻底有效的措施,可以完全阻挡那些令人厌烦的推销电话?确实存在,但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堪称两败俱伤。
实际上,智能手机具备的来电过滤机制已经非常完善了,这些功能通常依托于庞大的号码信息库,可以理解为包含违规或营销电话记录的名单。当有这些号码来电时,设备会自动拒绝接听并终止通话,以此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然而,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今推销电话的方式也在不断翻新。比如,当专门用于营销的号码遭到拦截或屏蔽,推销方会改用客服号码进行联系,或者干脆注册新号码继续拨打电话。以小雷本人的体验为例,他曾同时接到过一家运营商发出的五六个不同号码的推销电话,这些号码涵盖了官方客服热线、专门的营销号码、固定电话、营业厅工作人员的个人手机号等等。
当前局势错综复杂,黑名单手段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堵住所有缝隙。许多人或许不了解,多数智能手机具备电话白名单选项。这种现象并不奇怪,黑名单的作用是拦截被屏蔽号码的来电,其余号码可以正常接听;而白名单则是筛选允许通行的号码,其他号码则被禁止拨入。总的来说,在白名单制度里,仅有极少数获准的号码得以通过,其余绝大部分号码均被排除在外。
电话筛选功能,多数手机均配备,但不同厂商和型号的叫法或可不同。以苹果手机为例,系统将其标记为“静音陌生号码”。启动后,若收到通讯录未存或近期无交集的陌生来电,将自动切断并消除声音,使用者不会受到干扰。再者,倘若有人拨打紧急求助电话,那么消除陌生号码的静音设置将在一天之内终止,好让当事人能够接听来电。
(图源苹果官方)
而诸如小米手机这类设备,能够借助骚扰过滤系统里的电话屏蔽—屏蔽陌生号码这一流程来激活允许列表,达成的目的与苹果产品上的操作相仿。其余的安卓设备,其运作原理和提供的选项也大体相同。
整体而言,电话白名单的效用远胜于黑名单,确实能够彻底屏蔽陌生号码,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骚扰电话的干扰。然而,这种方法的弊端也很突出,它难免会错误地拦截许多正常来电,进而对个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还需要电话功能吗?
自19世纪问世至今已逾百年,电话早已是人们进行远程交流的必备设备。随着移动电话也就是手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电话的使用者数量和使用范围得到了极大扩展。然而进入互联网移动时代后,通信服务商的语音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高速数据网络的发展,使得语音通讯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同时也引出了视频通话等全新的交流模式。
根据工信部的相关记录,2022年全国移动语音业务所产生的收益为1163亿元,这个数额大约只有2017年的一半,与此同时,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所产生的收益则增长到了6397亿元,对于一般用户而言,现在我们经常使用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进行语音和视频交流,因此传统电话的使用场景已经变得非常少。全新的网络交流手段,无需付费,感受更佳,操作更顺,对比传统语音通话,优势明显,层级分明。
(图源工信部网站)
认真回想一下,如今我们运用传统电话的状况,已经变得极为罕见,主要局限于拨通机构或平台的号码,或是与不熟悉的人沟通,像点外卖、收快递这类情况最为普遍,偶尔也会通过电话与商家、服务人员取得联系。
很多人依然对通话功能有强烈依赖,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电话和互联网通讯软件的底层运作方式存在差异。在电话普及的初期阶段,其应用范围远不如现在广泛,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通讯开销,当时都代表着高昂的经济负担。那个时期,电话属于比较难得的资源,通常只会在特定场合使用,例如工作环境或紧急联络。
所以,电话号码就是用来识别电话设备和用户身份的凭证,它确保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只要知道号码,就能立刻接通和联系,这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沟通方法。在电话尚未普及的年代,当时人们使用一种叫做“黄页”和“白页”的电话簿,里面记录了众多企业和个人的联系方式,为了能被收录,号码持有者有时还需要支付费用。
然而在数字网络时期,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参与人数急剧膨胀,数据信息量大幅提高,社交软件必须设置授权环节,也就是必须得到对方同意,双方才能建立联系。这种安排,极大地维护了个人不受干扰的交流感受。确实,它的不足之处相当突出,必定会减慢联络沟通的速度,譬如在需要紧急联系某人时,电话的即时性明显强于通过社交平台添加联系人——需等待对方确认——才能开始交流的整个流程。
正因如此,各类社交软件现已是我们日常交流的首选方式,但传统通话、短信息依然无法被完全取代。然而,它们的固有属性意味着一旦手机号及个人资料外泄,必将引发诸多不必要的困扰。
多管齐下,可能是最优解
大家对于是否启用来电筛选机制,普遍存在疑虑,不启用担心收到无用信息,启用又怕错过关键联系。以我个人为例,若开启筛选,日常容易错过快递和外卖的联系电话,对于固定快递人员,可以将其联系方式加入允许列表,但外卖人员变动频繁,且常使用临时号码,这种情况难以处理。
在诸多制约因素中,最有效的应对骚扰电话的方法或许还是综合运用多种策略,以求扬长避短。首先,依然可以尝试使用黑名单系统,安装一些能识别和拦截来电的应用,如果需要,也可以屏蔽掉一些经常拨打销售电话的官方号码。其次,可以选用好几个手机号,或者准备另一部手机,比如主要用流量多的号码加入允许列表,尽可能阻挡干扰;另一号码不加入允许列表,用来处理快递、外卖、注册账号等情况。
(图源Pixabay)
近些年来,相关机构加大了对电信诈骗这类违法犯罪的整治力度。某些通信服务商会对那些频繁拨打陌生号码的手机实施暂停服务之类的惩戒,以小雷的个人体验来说,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接到过电信诈骗的电话了。
只是,那些接二连三打来的推销电话,跟电信诈骗确实不同,甚至算不上完全违规,毕竟办银行卡、开账号时,或许哪个用户须知里就说明可以打推销电话来联系。在监管措施更严之前,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懂得如何应对陌生来电,已经是眼下最有效的应对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