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商机制旨在吸引大型机构在市场同时报出买入价和卖出价,以保障投资者能够便捷地执行股票交易,这一制度对于交易活跃度不高的市场尤为关键。
做市商的角色需要说明一下,当甲乙双方无法同时提交有效交易请求时,甲需要先将股票卖给丙,然后乙再从丙处买入股票,丙就是做市商,做市商通过买卖报价之间的差额获利,由于做市商只能被动响应其他交易者的意愿进行交易,这种买卖差价看似稳定可靠,但实际上也暗藏巨大风险。
对于参与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而言,这种交易机制存在某些益处,对于买卖双方互动不频繁的证券,购买和出售都存在一定难度,比如在某些交易量较小的商品期权品种,有时买入成本和卖出收益会相差悬殊,达到一元与九百九十九元,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该如何进行操作呢做市商必须提供交易价格,他们以495元买入,又以505元卖出,因此购买者能在505元购买期权,销售者也可在495元售出期权。
不活跃的股票情况类似,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情况下必须依靠做市商给出交易报价,以此满足投资方的交易要求。
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做市商进行交易常常难以获利,买入价格往往高于心理价位,卖出价格则常低于心理价位,然而这种亏损有时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交易不频繁的股票上,因为做市商所承担的风险同样非常显著。
做市单一股票的商,很容易遭游资盯上,由于股票缺乏足够对冲避险的途径,虽然科创板股票能够融资融券,不过借券的来源比较少
若为期权,当有投资方集中购买棉花看涨期权,做市商则卖出了过量的棉花看涨期权,做市商忧虑倘若棉花价格真的急剧攀升,自身将难以承受风险,于是做市商能够大量购入棉花期货的股份,以规避自身的投资风险,因为倘若棉花价格急剧上涨了,自身的期货头寸也能获利,用以补偿期权头寸的损失。
然而股票并非如此,倘若购买者纷纷抢购某支股票,比如张三科技,那么做市商就必须确保交易通畅,倘若做市商手头存货不足,便只能持续抬高卖出报价来应对。股价上涨之后,做市商也必须报出买入价,这时候,若投资者询价且数量庞大,做市商就得报出实价,而游资便有机会将所有持股抛给做市商,做市商就这样被游资坑害了,毕竟做市商的避险手段不多,因此做市商承担的风险也很重。
所以本版指出,投资家需要明白做市商的运营开销,与做市商进行交易并不会遭受损失,有做市商参与的股票,应当是投资家重点考虑的对象。此外本版也提醒做市商在碰到投资家大量买入的情况下,应该借助大股东提供股票来卖出,这样也能够防止股价发生不合理的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