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站北京7月14日电(记者丁玲娜 闫文慧 编辑牛萌)去年底以来广受关注的融资炒股,现在正面临“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监管机构陆续下达了整治要求,众多从事融资业务的网络金融机构也在13日集体叫停此类业务,这个股市泡沫的“助推器”得到清除,具备实际投资价值的股票才会显现出来。
米牛网、寻钱网暂停配资业务
米牛网和寻钱网这两家知名企业,于日前叫停了配资业务,米牛网联合创始人柳阳表示,客户以股权质押方式申请贷款的申请将不再被接受。
柳阳:现在平台不再受理新客户申请股票质押借款业务了,既有客户则按照证监会指示,我们会继续管理好现有资产,确保其稳定运行。
清理配资有利于稳定市场
融资交易,通俗来讲就是资金借贷,参与者在账户里投入1万元,融资平台最多能提供10倍的杠杆,额外给予9万元资金支持。通常情况下按月支付费用,倘若股票价格上涨10%,全部盈利归属于参与者,然而倘若账户价值下跌10%,参与者无法补充担保金,融资平台将强制卖出资产,收回9万元本金,参与者的1万元也跟着彻底损失。
六月份后期中国股市经历了剧烈波动,融资交易的风险问题暴露无遗。银河证券研究人士王国平指出,处理这类交易行为有助于市场秩序的恢复。
王国平表示,以互联网金融服务为幌子实施资金放大操作,一旦出现风险,极易引发大规模挤兑现象。投机心态过重者对市场造成的波动效应,对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具有相当大的负面作用。
专家提醒:回归价值投资
有人比喻过去大盘持续走低期间,配资企业强制平仓犹如“玩游戏”,每天有上百支跌破“警戒位”的股票被匆忙卖出。如今,这种盲目跟风的狂热很难重现。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管尹中立告诫购买者,不能简单将“资金充裕”视为入市依据,而需坚守理性估值原则。
尹中立表示,优质股票常受资金青睐,但多数股票需回归其内在价值,若买入后期待后续有更不理性的资金承接,而这类资金已不再涌现。
配资业务监管面临难题
近期,关于融资炒股的讨论持续不断,恒生电子发表声明澄清HOMS系统并非导致“融资”问题丛生的根本原因,阿里巴巴集团主要领导人马云也反驳了“他拖累了国内证券市场”的指责,这些事件反映出融资交易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挑战。有分析师提议,应由证监会、银监会等多个相关机构协同行动。
尹中立表示,监管确实是个挑战,因为存在众多企业以各种借口进行配资活动,从监管角度而言,这实际上触及了监管的多个交叉领域以及模糊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