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中国气象局举办了一场于2025年8月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对8月份的气候趋势进行了预测,并详细介绍了其可能带来的主要影响。
在降水情况上,东北地区的南部、内蒙古的中西部、华北、华东北部及东南部、华南、西南地区的南部、西北地区的东北部、西藏的西部以及新疆的南部等区域,降水量普遍高于往年同期;在这些地方中,辽宁的大部分地区、北京、天津、河北的大部分地区、山西的东北部、山东的北部、福建的南部、台湾岛、广东、广西的南部、海南、云南的南部以及西藏的西部等地,降水量增加了两到五成;而全国其他地区的降水量则与往年同期相近或有所减少,其中湖北的西南部、湖南的西北部、四川的东部、重庆以及新疆的北部等地,降水量减少了两到五成。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与往年同期相近或略高,具体来看,上海、江苏、安徽、河南的大部分地区,湖北、陕西的南部,甘肃的东南部和西北部,青海的西北部,浙江的北部,江西的北部,湖南的北部,重庆,四川的东部,西藏的西北部,以及新疆等地,气温普遍偏高,增幅在1至2摄氏度之间。
我国沿海地区将面临2至3次台风登陆或显著影响。据预测,8月份,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区域预计将产生4至5个台风,这一数量比往年同期(5.6个)有所减少;同时,将有2至3个台风登陆我国或对其造成显著影响(往年同期有2.3个登陆)。台风的强度与往年相近,主要活动路径为西行和西北行,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华东和华南地区,其中1个台风将影响长江以北地区。
根据8月气候趋势预测,需要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首先,要重视防范暴雨洪涝的风险。在东北地区的中南部、内蒙古的中西部、华北、华东北部和东南部、华南等地区,降水量有所增加,因此,有必要提前做好防汛工作。同时,要加强河流、湖泊、水库的水位监测,确保防洪设施的安全与有效性。此外,由于降水偏多,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可能会增大,所以还需提前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以预防积涝灾害的发生。强降水带来的叠加效应会使路面变得湿滑,增加积水风险,并提升电力设施故障的概率,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并做好应急准备。
二是要预防由降雨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西南地区南部以及西藏西部,降水量偏多,这很容易导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并提前做好人员转移和避险的准备工作,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并尽可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山区和桥梁等高风险路段的巡查与管控,以降低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第三,要警惕高温热浪带来的风险。据预测,在8月份,我国大部分区域的气温将接近或超过历年同期水平,甚至更高。特别是在华东、华中以及新疆南部等地区,高温天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的持续时间将比往年同期更长,因此面临阶段性高温热浪的风险较大。应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户外出行和生产施工的安全防护;同时,要警惕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以及由此引发的农作物产量下降的风险;此外,还需应对高温带来的用电需求剧增问题,通过科学调度电力资源,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的能源供应稳定。
第四,需警惕台风登陆可能带来的后果。在7月下旬至8月期间,预计将有3至4个台风登陆或对我国沿海地带造成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以应对台风可能引发的暴雨洪水、狂风以及风暴潮,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台风还可能干扰航道通行、影响船舶的停靠与离港,以及危及港口、航道和能源电力设施的安全,因此必须提前部署防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