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共计六百八十二天,小米最新旗舰机型更新间隔创下纪录,这段漫长时光足以让消费者热情降至冰点。2015年全年,中高端手机领域竞争激烈,小米处境不容乐观,这款产品无疑肩负着证明自身实力的重任。品牌自创立以来,始终以追求极致为宗旨,凭借高性价比策略赢得市场认可。小米历经六年,显著推动了国产手机行业的进步,以“互联网融合产品”的创新方式打破了手机与用户间的固有联系。2015年小米在实体销售渠道上的尝试遭遇挫折,促使公司重新确立“专注核心业务、勇于开拓”的运营方向,这预示着小米将把重心放在自主研发关键技术的领域。小米5的问世,标志着该企业从整体战略到产品设计的思维实现了根本性转变。
小米这款倾注多年心血打造的顶级机型,在性能表现上完全符合预期。它搭载了高通骁龙820芯片,配备了1600万像素的镜头,感光元件选用了索尼IMX298,支持按压式指纹解锁,配备了Type-C的连接端口,同时兼容全网通的3.0标准,所有这些配置都一一具备。另外还要留意,这次的小米5有标准版、高配版和尊享版三种类型,不同版本在主要部件的配置上存在差异,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后面的表格说明。
小米5各项指标差异产品型号 小米5基础版 小米5顶级版 小米5旗舰版 体积 144.55毫米乘以69.2毫米乘以7.25毫米 重量 129克 139克 显示屏 5.15寸LED背光面板,600nit亮光等级 解析度 1920点乘以1080点 器件 高通骁龙820(峰值1.8GHz) 高通骁龙820(峰值2.15GHz) 图形芯片 Adreno 530(512兆赫兹) Adreno 530(624兆赫兹) 存储空间 32GB UFS2.0 64GB UFS2.0 128GB UFS2.0 工作内存 3GB LPDDR4 4GB LPDDR4 前摄 400万像素 F/2.0 80度广角镜头 支持美颜拍摄 后摄 1600万像素 F/2.0 索尼IMX298感光装置 四轴光学防抖 系统版本 MIUI 7 蓄电池 3000毫安时(典型值)/2910毫安时(最小值) 颜色选择 黑色 白色 金色 黑色 白色 接入方式
全网通(支持下行速度300Mbps 4G+网络)
全网兼容,下行速率达600兆比特每秒的4G加网络,售价分别为1999元、2299元和2699元
小米5的三个版本差异显著,核心区别在于骁龙820的配置不同。标准版处理器主频被设定为1.8GHz,图形芯片运行频率为510MHz。相比之下,高配版和尊享版则配备了完整的骁龙820芯片。可以认为,标准版搭载的是经过降级处理的820处理器。内存配置上,小米5的基础型号运行频率是1333MHz,而高端型号和旗舰型号则达到1866MHz。网络支持方面,基础型号仅提供2xCA服务,高端型号和旗舰型号则支持3xCA功能。这些差异在实际应用中会影响手机的网速表现,通俗地讲,就像在只有两车道和有三车道的路上行驶的区别一样明显。归纳一下,中央处理器与图形处理器运行速度的差异,内存容量达到32GB的不同之处,以及网络传输速率的极限表现,面对300元的价差,我会毫无保留地选择推荐售价2299元的高配置机型,而不是某些手机,其不同版本仅仅在于内存容量的不同。
五点一英寸的显示屏,采用1080P的清晰度,使用感受相当出色,不过有些朋友坚持认为“没有2K就无法达到顶级水准”。谈到屏幕,我个人觉得,2K面板在图像精细度上的改进,难以抵消它对电池消耗的加剧、对处理器性能的额外负担,同时其亮度和色彩表现也不如1080P的好。另外,小米5这款手机对这块1080P屏幕也做了一些特色设计。屏幕部分应该是各种使用利弊及成本影响两方面综合权衡的结果。
小米手机5尊享版在外形上,采用了经过3D处理的陶瓷外壳,整体轮廓与小米Note较为接近,从特定角度观察,甚至可以将其视为小米Note的微型化版本。不过,由于采用了极窄的边框方案,小米手机5的机身宽度被压缩到69.2毫米,因此该设备整体呈现出较为苗条的形态。
观察小米Note机身底部,可以发觉小米手机5的机身边缘弧度更显著,这样在手持时更贴合掌心。之前说过,小米手机5运用了窄边框设计,并且配备的是5.15英寸的屏幕,因此单手操作体验相当不错。与索尼、努比亚等采用硬朗棱角设计的手机相比,笔者更偏爱握感舒适的小米手机5。
小米手机5借鉴了小米Note的设计理念,这一点在小米手机中较为罕见,体现了设计的延续性,手机重新调整了侧边线条,使曲面陶瓷材质(标准版和高配版采用玻璃材质)与立体金属边框顺畅衔接,这种设计让手机更贴合手掌握持,官方将其命名为“3D侧腰”,与小米Note相比,小米手机5的握持感明显更佳然而两种材质的固有特性难以实现完全贴合,小米手机5的缝隙部分用手能轻微感觉到凹凸不平,并非非常光滑。和iPhone 6的2.5D屏幕与金属外壳的连接位置类似,不过比起上一代产品,小米手机5在视觉效果和持握感受上的处理确实算得上有所提升。
小米手机5的机身侧面按键均由金属打造,音量键采用一体式构造,按键触感扎实,反馈声音清脆,没有任何虚浮感。机身按键和金属边框的孔洞处理是展现产品工艺的一个小地方,小米手机5的SIM卡槽和机身侧面的孔洞结合得相当紧密,整体工艺让人感到满意。
小米手机5标准版和高配版选用的是3D玻璃外壳,而尊享版则选用了更耐用的陶瓷材料。据官方介绍,小米手机5所用陶瓷的莫氏硬度达到了8H级别,相比之下,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其莫氏硬度为7。显然,采用3D陶瓷外壳的尊享版更加抗磨,能够显著减少表面被刮花的可能性。不过要留意,深色机壳上容易留下手印,特别是对于手汗旺盛的人,时常擦拭是很有必要的。浅色机壳看起来更整洁些,不过正面观感上会缺少一些纯粹感,购买时请根据个人喜好决定。
小米手机5与前代机型最显著的差异体现在正面面板下方的按键设计上。该机型采用了一枚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Home键,按键的触感软硬平衡。尽管按键的形状较为细长,识别区域不大,但在日常使用时很少出现指纹识别失败的情况。而且识别过程迅速,轻按即可完成解锁操作。这个Home键还支持悬停唤醒,无需实际按压就能返回桌面,这样就能降低实体键的使用频率,从而延长其耐久度。两侧的多任务切换键和返回键改成了圆形设计,同时增加了照明效果,用户可以在系统里自行选择是否开启。当关闭按键的灯光时,正面看起来会更加干净利落,在屏幕关闭状态下整体的视觉效果也更加统一。
还有个事儿得跟大家交待清楚,这Home键的颜值问题肯定要引发不少讨论。我觉得小米手机5的细长Home键跟它的整体线条感很搭,完全不突兀。早些时候小米5还没出来,外面就老有传言,说因为专利限制,小米没法用圆形的,所以长条形的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了。三星的专利壁垒迫使魅族产品尺寸更宽,小米因此被迫设计得更窄,这种布局差异,除了要避免侵权风险外,主要还是源于设计师对外观的深思熟虑。
总结:去年,小米Note推出后,深受好评,让小米不再被指责设计平庸,众多媒体称其为“史上最出色的小米手机”。小米手机5的外观继承了小米Note的风格,展现了设计上的延续性。“3D侧腰”的构造以及机身侧边弧度的变细更加提升了小米手机5的持握体验,极窄的边框让小米5实现了非常高的屏幕占比,带来了令人满意的正面视觉效果。国产手机领域中,仅靠高性价比竞争的老方法已经行不通,高屏幕占比又是今后手机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性价比之外,外观设计已经成为各品牌重点竞争的焦点。在2016年开年发布的小米手机5整体设计出众,占得先机。
骁龙820处理器解读
小米5推出的三个版本都使用了高通骁龙820芯片组,该芯片组是今年年初应用范围最广的高端处理器。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5的普通版本配备了性能较低的骁龙820处理器,其CPU和GPU频率都降低了。普通版CPU的频率最高为1.8GHz,而高端版和旗舰版的频率最高能达到2.15GHz。Adreno 530图形芯片基础型号的运行速度是510MHz,而增强版/顶级型号的运行速度为624MHz。本站获得的测试设备是小米5的顶级型号,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款图形芯片展开分析说明。
谈到骁龙820的运行表现,首要关注的是这款芯片采用了三星的14nm FinFET制造技术。这种更精密的制造工艺有助于增加单位空间内的晶体管密度,增强晶体管的工作效能,从而全面提升芯片的综合性能。此外,运用更先进的工艺还能有效降低电能的泄漏情况,减少能源消耗,并控制芯片产生的热量。整体上更精密的工艺可以在同样的能量消耗下实现更强的功能,在同等的功能水平上具备更优的能耗控制。
根据个人记忆,Qualcomm推出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SoC产品,包括QSD8250、QSD8260、APQ8064、骁龙800、骁龙801以及骁龙820等。其中,QSD8250和8260运用了公司独立研发的Scorpion架构,骁龙800和801则搭载了自家设计的Krait架构,而骁龙820首次采用了最新一代的Kryo自主研发架构。
这次使用的Kryo架构骁龙820是四核心的,工作频率为2.15GHz,不过有个地方需要留意,它与APQ8064、骁龙800、骁龙801不一样,这次骁龙820的四个核心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时钟频率,分别是两颗2.2GHz和两颗1.5GHz。另外,早先的骁龙800系列运用了4aSMP架构,即配备了四个异步对称型处理器,各处理器单元均可独立管理,所有处理器单元的运行速率完全一致。此次骁龙820运用双组核心管理2aSMP,即2+2的异步均等式核心配置,换言之,两颗1.5GHz核心为同步同频运作,另外两颗2.15GHz核心同样同步同频运作,不过这两组核心单元之间则采纳了异步均等式架构。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觉得骁龙820也运用了类似的big.LITTLE方案,不过根据Qualcomm方面的说明,情况并非如此,两组核心仅是在工作速率上存在不同,并且它们依然共享相同的Kryo架构。
借助图像,我们能够了解到,骁龙820在单核表现、多核表现以及CPU的整数运算、浮点运算等各项指标上,都显著好于骁龙810、猎户座7420等上一代产品,并且其性能水平已经和苹果A9处理器不相上下。但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骁龙820在10分钟高压测试里工作效率能维持在90%以上,并且它的四颗核心在10分钟测试里始终以2*1.5GHz和2*1.8GHz以上的频率高速运行。这也表明骁龙820确实改善了原先漏电功耗较大的问题,能效比显著提升。(此前效率最高的芯片是三星Exynos7420)骁龙820所使用的Kryo中央处理器,在整体性能方面属于当前移动设备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型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