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思琪
探讨故事的起源,韩国漫画对于韩剧的影响,与网络文学IP对国产剧的作用相类似。诸如《我的ID是江南美人》、《女神降临》、《金秘书为何那样》、《云画的月光》等,这些作品都是将漫画改编成电视剧的恋爱题材中的佼佼者。然而,随着韩剧开始接入流媒体平台,所选择的漫画改编作品开始更多地偏向于探讨黑暗社会题材的方向。
本季度备受关注的韩剧包括,由Disney+投入超过3亿人民币精心打造的《超异能族》,还有在Netflix播放量位居榜首的《假面女郎》,以及按期续播的《D.P:逃兵追缉令第二季》,这些剧集均改编自漫画。
漫改作品:韩剧的审美偏好与形塑
一方面,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信赖一种更加透明、数据驱动的算法体系——该体系通过算法与投资组合策略来对冲内容领域的不确定性风险。这一理念不仅反映在利用算法精准推荐,以提升用户订阅率和留存率上,还体现在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均衡大制作与常规剧集的风险,以及挑选那些确定性较高、自带影响力、并具备一定点击率和吸引观众追剧潜力的IP。正是在这一层面,漫画知识产权与韩国电视剧在新的行业重组过程中,彼此进行了选择,并且相互增强了对方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随着流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韩剧的审美偏好也受到了流媒体放大器效应的影响,正在被不断塑造。面对全性别、文化包容的流媒体观众,内容制作上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更要在主题上寻求具有广泛共识的元素:诸如复仇、灾难,以及悬疑等。
浪漫理念的比重在降低,而冒险的、哲思的比重相应提升。
这一塑造过程宛如一个“黑箱”,将韩剧过往的温吞、浪漫、细腻、情感至上的“苏”风格,转变为更加直接、刺激、引人注目的各类“奇观”和“爽”体验。简而言之,这一切都趋向于更加标准化、工业化的“爽”感受。
但是流媒体+韩剧的“黑箱”,能简单地概括为“美剧化”吗?
《超异能族》:Disney+的野心与折戟
韩剧《超异能族》源自姜草的漫画《Moving》,被Disney+宣称耗资高达650亿韩元制作的一部科幻巨作。其总投资约为3.6亿元人民币,平均每集的预算达到1800万元。该剧由《王国》的导演朴仁载与《夫妻的世界》的导演毛完日联手执导,演员阵容同样星光熠熠,包括柳承龙、韩孝周、赵寅成、车太贤等众多影帝影后级人物。
这部故事剧作描绘了现今生活在世的孩子们,他们拥有隐藏的超能力,以及那些深藏过去痛苦秘密的父母们,他们携手共同应对一个横跨时代的重大威胁,讲述了一群超能力动作英雄的冒险故事。剧情中展现了拥有飞行超能力的高中生金奉锡与拥有其他超能力的高中生张熙秀相遇,两人重拾对自己隐藏的超能力的信心,同时揭示了父母那一代超能力者的困扰,以及南北超能力者之间的激烈冲突。
2009年,迪士尼完成了对漫威的收购,随后在十年之计又吞并了20世纪福克斯,《X战警》的版权也由此逐渐汇集至迪士尼旗下。此次,Disney+的决策显然是旨在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至少从《超异能族》的宣传资料中,我们可以窥见迪士尼的雄心勃勃,他们试图在东亚文化领域内搭建一个与《X战警》相呼应的超级英雄宇宙。
姜草作为漫画家,对于众多影迷而言并不鲜见,他的多部作品已成功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或翻拍,例如6月份院线上映的由倪大红、惠英红、梁家辉、叶童等明星主演的电影《我爱你!》。在姜草的创作历程中,《moving》、《追逐时间》、《重回again》、《Bridge》这四部漫画作品,完整地塑造了他所构建的超英宇宙。
《Moving》这部作品的原始设定中,所拥有的超能力并不算复杂,主要包括无限再生、空中飞行、超凡力量与速度以及卓越的五感,而在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还额外增添了控制雷电、透视等新颖技能。在能力设定上,它更像是将“超人”的能力进行了拆分,而作者姜草并未深入探讨超能力的来源、能力等级的划分以及构建常规超级英雄世界观所需的元素。在后作里超能力则主打时间系:掌握时停、预测事故和倒退十秒。
与《X战警》有着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相同的学院培养背景:第二代异能者因机缘巧合进入同一所高中就读,实则背后是安企部的指使与管控,学校的教师们有意对他们进行评估、筛选和培养,目的是将他们视为一种“品种”进行管理。
若是观众带着对超级英雄故事或科幻悬疑故事的期待去观看,《超异能族》带给他们的只能是失望:这部影片实质上只是“科幻与超级英雄外衣下的青春爱情电影”。
首先,《超异能族》无法给予读者那种典型的“爽感”。正如前文所提及,姜草对于超能力的描述,起初是一种痛苦的诅咒——“我们既能成为英雄,也能沦为怪物”,这种超能力的天赋使他们成为了被挑选的杀手工具,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他们常常遭遇的是如同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般的悲惨结局。姜草对超能力的观点在剧集一开始就通过角色的言语表达出来,他直言,“超能力不过如此,真正重要的是同理心,这才是人真正的力量。”
所以,若想探寻《Heroes》的故事情节,观察那些拥有非凡天赋的能力者如何因自己的特殊能力而感到困扰,又如何承担起那注定的重大责任,又如何在接踵而至的挑战中勇敢前行……这些期待在《超异能族》中都将化为泡影。甚至从“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超级英雄伦理观来看,这些主角们可谓是“不合格”的,他们在面对大局时显得不够明智,是那种“该死的软弱”的人道主义者,他们经历了背叛、放弃和摇摆不定……
故事因此显得节奏拖沓,甚至内容混杂到无法分辨:校园的青春气息、纯真的爱情、动作场面、血腥悬疑以及家庭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深入观察观众群体,可以发现他们依旧沉醉于《超异能族》中赵寅成与韩孝周的默契组合,剧集的亮点也正是在赵寅成在第8、9集缓缓亮相后,剧情转向“父母爱情”这一主题时引发的。
姜草的创作核心,或者说其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始终在于对情感的细致描绘。《超异能族》通过描绘两代异能者的故事——包括女儿与父亲、母亲以及儿子的组合——展现了老一辈异能者之间的爱情与守护,以及年轻一代异能者之间的友情和青春的懵懂。
超英科幻领域,《超异能族》的尝试似乎并未取得预期成果,然而Disney+却超越了“奈飞风格”,揭示了韩剧与流媒体结合的另一种可能性;它将韩剧的固有优势成功迁移到了流媒体平台。
《假面女郎》:Netflix的套路与突破
《假面女郎》在Netflix的播放量高居不下,位居首位。这部作品同样源自韩国广受欢迎的漫画IP,与《超异能族》相比,它更符合流媒体平台的特色,带有更纯正的“流媒体风格”。
韩剧中流露出的一种独特氛围,以《黑暗荣耀》为例:直面黑暗的现实,正义的理想已经破灭,许多人开始坚信,唯有在自私和斗争的冷酷逻辑中才能获得胜利——塑造恶女角色,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自己的正义,实施同态复仇。
金某美,一位因外貌而自卑的上班族,每晚都会佩戴面具进行网络直播,而在这一过程中,她遭遇了一系列出乎意料的麻烦。《假面女郎》这部作品表面上探讨了容貌焦虑和整形的话题,然而它无情地揭示了女性堕入“堕落”的路径是多么简单:迷恋上一个劣质的人,经历了一夜情后沉溺于自我放纵的裸播,结果遭到了威胁;在疗愈情感创伤的过程中,她又遭遇了一个烂人的纠缠,被他所提供的虚假情绪价值所迷惑;面对裸照威胁和反抗性侵犯时,她不幸背负上了人命;最终,她怀孕生子,落网入狱。
《假面女郎》中角色众多,个个性格复杂,女主角既自卑又好色,虚荣心作祟;她的母亲对她冷漠无情,对她的复仇行为控制欲极强,还养出了一个心理扭曲的儿子;她女儿的闺蜜则谎话连篇;整个故事以男性为中心展开。然而,这些角色的性格特点并非凭空而来,它们在POV叙事的视角切换中逐渐显现,并在事件中相互碰撞,最终将她们的命运紧密相连。
因为舍得让角色“沾上”污点,反而成全了这个故事。
她们沉迷于对男性的痴迷、狂热乃至牺牲,既体现了同性之间的救赎,也难以避免同性间的伤害。这种反政治正确的做法,反而使政治正确得以重现。她们的堕落与悲剧,并非仅仅由于个人性格的缺陷,或是某个关键时刻的错误抉择。悲剧的根源,更深植于等级制度和父权社会,无论是貌美者受到的特殊待遇和骚扰,还是貌不扬者遭受的欺凌,都体现了父权社会以貌取人的本质逻辑。
确实如网友锐评:
男性主导着社会,而社会对女性持有敌意,女性则过分宠爱男性,男性依赖女性的庇护,女性之间亦存在伤害。然而,女性开始相互扶持与理解。这是一场正邪难分的、宏伟的、持续不断的女性悲剧。在网飞制作的韩国复仇剧流水线上,我品尝到了这样的悲剧,它出人意料地、散发着新奇而强烈的味道。
历经“黑箱”处理的韩剧,其塑造的审美趋势将何去何从,这或许需要我们进行更多探索,然而,仅仅将“美剧化”作为一句简单的回应,并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