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众多家长纷纷携子出行,确保孩子们旅途中的安全成为家长们必须掌握的技能。
多名儿童被卡候车室座椅缝隙 紧急救助
最近,铁路公安机关的民警在执行任务时成功帮助了多起在旅行途中遭遇困境的孩童,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情况。
近期,王先生携家人抵达北京西站候车区,其女童倚靠在椅背上嬉戏,不料左腿不慎陷入座椅缝隙,行动受限。情急之下,王先生只得向值勤的警察寻求帮助。
警察仔细观察后,迅速取来相应工具进行救援,同时不断扩大座椅的缝隙,并指导那名女孩逐步抽出被夹住的左脚。最终,女孩成功获救,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身体并无严重伤害。
在河北沧州,此类事件亦曾发生。近期,王女士之女于沧州西站候车时,亦曾蹲坐在座椅上嬉戏,不幸右腿被座椅缝隙夹住。客运员及值班民警察觉此事后,迅速上前进行救助。
警察在女孩被卡的位置涂抹了洗手液以减少摩擦,最终成功地将她从座椅的缝隙中解救出来。经过仔细检查,确认女孩并未受到任何伤害。
男孩乘坐直梯 手臂被卷进电梯门缝隙
有孩子的手臂被电梯门夹住。不久前,一位小男孩在香港西九龙站的直梯上,因为手臂紧挨着电梯门,在门开启的那一刻,他的手臂被夹入了门缝里。当救援呼喊声响起,值勤的警察迅速赶到现场,观察了情况后,决定使用警棍将门缝撬开,进行救援行动。
经过众人的齐心协力,电梯门的缝隙终于被成功撬开,孩子也因此得以安全获救。
出行中这些区域要多加注意
在炎炎夏日,火车站人潮涌动,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那么,在旅途中,有哪些地方可能潜藏风险,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有效防护呢?让我们跟随铁路警察的指引,一起来了解这些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
在部分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相邻座位之间、扶手下面,存在一个大约5毫米宽的狭小空隙,这对成年人来说并无妨碍,但小朋友们在使用时需特别留意。
北京铁路公安处北京西站派出所的民警霍辰飞提醒:夏季正值携子出游的高峰时段,家长们外出游玩时务必将孩子的安全视为重中之重。在候车室内,座椅众多,孩子们体型娇小,且性格活跃,他们常常会趴在座椅上或是嬉戏跳跃,家长们需特别注意这些座椅之间的缝隙。遇到孩子肢体被卡在狭小空间时,家长务必保持冷静,应立即联系警方或消防队伍寻求援助,切勿盲目用力拉扯,以免对孩子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警方指出,存在一些对儿童构成潜在威胁的区域,外出时需格外留心。比如,车站的自动扶梯,有些小朋友在夏日喜欢穿着洞洞鞋外出,这类鞋子若在乘坐扶梯时不幸触及电梯边缘,极有可能被卷入其中。
长春铁路公安处长春站派出所的民警孙梓峻表示:我手中持有的是一种在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洞洞鞋。当这种鞋子与电梯的金属边缘接触时,会明显感受到两者之间产生了极大的摩擦力。若不及时作出调整,极有可能引发极其危险的后果。
家长们需留意站台之间的空隙。列车与站台间的距离大约为15公分,若孩子在上下车时疏于注意,或是在站台上奔跑嬉戏,便有可能不慎跌入缝隙之中。
北京铁路公安处北京丰台站派出所民警王越鹏提醒:孩子们抵达站台,见到停靠的列车后,常会感到兴奋,随之会伸手触碰火车车厢,却对站台边缘的缝隙缺乏安全意识。这时,家长们应放下手中的行李,停止通话,务必时刻留意孩子的动向,以防意外发生。
此外,车站内那些刚刚清理过的地面,儿童在奔跑时务必留意防滑,以防滑倒受伤。在候车室,家长需提醒孩子远离热水炉、出口的旋转门等,以免发生意外。
车站之外,即便在火车车厢内,家长们同样需保持警觉,持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远离可能存在风险的区域,以防万一出现意外情况。
长春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刘光宇提醒,家长需注意,切勿让孩子独自存放或取用行李架上的物品,鉴于孩子身高不高,在尝试踩脚取物时,容易失去平衡跌倒,亦或因抓握不稳而使物品掉落造成伤害。此外,孩子们也不宜独自操作列车上的茶水炉,因为炉内盛满热水,若操作失误,极易导致烫伤事故。此外,车厢内的空间十分紧凑,需特别告知孩子们不要任意奔跑,以防他们因被其他乘客携带的包裹绊倒,或者遭遇其他不测。
在乘坐火车时,家长们需负责教导和照看孩子,确保他们不随意触碰或操作列车上的应急设备,诸如破窗锤、灭火器、紧急制动装置等,以防干扰火车的正常行驶。
女童在车站与家人走散 民警帮忙寻回
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行踪,以防他们迷失或离散。
近期,位于北京的南站警务站值班警察收到一名游客的紧急求助,该游客表示有一位年幼的小女孩走失,无法找到她的家人。
民警把小女孩领回警务室,对其与家人失散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尽询问。原来,小女孩原本是与父亲一起在候车座椅上休息,之后她一个人跑到检票口旁边的垃圾桶丢垃圾,回来时却迷失了方向。一位好心的旅客发现了这一情况,便带着小女孩向民警寻求帮助。民警获取了小女孩母亲刘女士的联系方式,随即通过候车大厅的广播发出寻找信息。不久,听到广播的刘女士便来到了警务室。
民警将小女孩归还给了刘女士,同时提醒她务必小心照看好孩子。此外,还有一些情况是由于家长疏于留意,结果与孩子失散了。
数日前,位于北京的西站公安分局接到一名旅客吴先生的紧急报案,他声称自己的女儿不幸失踪了。
警方调查后获悉,吴先生曾与女儿在候车厅内嬉戏,后来他起身前往候车厅外为手机充电,将女儿单独留在了原地。不久,小女孩发现父亲不见了,于是她跑出候车厅寻找,恰巧被一位好心的旅客发现。这位旅客随后带着小女孩找到了车站的工作人员,并请求他们通过广播寻找吴先生。
此时,负责帮助吴先生寻找女儿的警察们,恰巧听到了车站里播放的寻人广播。
警察和吴先生立刻赶至第五候车室的入口,很快便找到了那个走失的小女孩。紧接着,民警对吴先生进行了安全知识的教育,并反复提醒他必须时刻留意孩子的行踪,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再次发生意外。
不让孩子单独行动 不让孩子脱离视线
火车站人潮涌动,日复一日,总会有粗心的家长与孩子失散。究其原因,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儿童走失?在旅行过程中,家长又应该在哪些地方提高警惕呢?
暑运时节,火车站内人潮涌动,流动性极大,孩子们极有可能被过往旅客或体积庞大的行李挡住视线,与父母失去联络。再者,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环境辨识能力较弱,而车站内的候车区或各个候车室布置大同小异,因此极易迷路。警方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求助案例,归纳出车站内儿童容易走失的几个区域,提醒家长们外出时务必提高警惕。
北京铁路公安处北京丰台站派出所的民警范晋指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店和卫生间。每天,都有家长让孩子单独前往商店购物或使用卫生间,结果孩子迷路了,找不到在候车座椅上等候的家长。在候车和检票期间,有些家长任由孩子在候车大厅内自行玩耍,或者检票时没有紧紧拉住自己的孩子。由于人潮拥挤,孩子的视线受到限制,时间一久,他们就找不到自己的家长了。抵达目的地或进行换乘时,往往要穿越漫长的地下通道、楼梯或电梯,周围环境不熟悉,且出站时人潮涌动,孩子有可能因未能跟上家长的步伐而走失;此外,若家长此时正忙于检票、查看导航或使用手机叫车,便可能忽视孩子是否紧跟其后。
孩子们天生充满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极易产生兴趣。当家长在旅行过程中忙于整理行囊、核对车票、接听电话等事务,稍不留神,孩子可能会在家长不经意间擅自奔跑、嬉戏,瞬间就可能超出家长的视线范围。因此,家长们务必时刻保持警惕。
北京铁路公安处北京丰台站派出所的民警范晋指出,出行前家长需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孩子记牢家长的姓名和住址,并能熟练背诵家长电话,同时,在孩子的衣袋中放入写有家长联络方式的卡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与家长取得联系。出行期间,家长们可为孩子挑选色彩明亮的服饰,并为其配备防走失手环;抵达不熟悉的地方后,需与孩子商定一个显著地标作为汇合地点,以便在走散时能于指定位置重逢。此外,还需提醒孩子,若不幸走失,切勿轻信陌生人,务必立即寻找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或警察寻求帮助。
民警提醒,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家长与孩子走散的常见原因主要在于对环境的不熟悉以及监护的不周全。因此,家长应将“预防为主”作为原则,通过事前制定计划、全程密切关注以及利用辅助工具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孩子走失的风险,切实承担起保障孩子出行安全的首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