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汽车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讨论一直不断,创始人雷军暂时不再在社交平台上说话,小米的法律部门也出面澄清了一些网络上的质疑。
根据统计资料,小米SU7在三月实现了超过29000台的出货量,但在四月,其交付数量较上个月有所减少,最终降至28585台。
不过,小米汽车的销售状况依然热烈。依据公开的《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排行榜》信息,小米SU7夺得当月中国汽车市场“10万以上价位段”的销量第一。另外,小米汽车的生产能力持续面临挑战,以小米SU7标准版为例,从下单到交付需要42周至45周的时间。
当前情形下,科创板日报传媒的记者前往了小米汽车深圳的出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得知小米汽车在深圳的发放进度有所迟缓,并且出现了许多排队的订单,而网上引起不少讨论的挖孔屏Ultra版本意向购买者数量不多,发放所需时间也更久。
顺延单增多,颜色、配置冷门的车型交付更快
于小米汽车深圳交付点,当日《科创板日报》记者进行实地探访,现场未见有顾客等候提车或体验试驾,各环节进展有序。销售方面坦言,由于当天正值工作日,访客数量本就有限,现阶段交付进度较四月初时有所放缓,但整体状况尚属平稳。
一位销售代表向《科创板日报》的采访人员表示,本月出货量略低,但指出并非源于订单取消或客户等待心态加剧,主要由于生产进度和颜色选择的不同造成正常起伏。
展馆核心位置摆放着一辆配备碳制车顶与碳纤维装饰的SU7 Ultra,但先前存在争议的带开孔前盖车型并未出现。销售方在讲解时提及:该设计原本并未包含开孔方案,产品面世后却收到众多客户对该款设计的喜爱反馈,因此才决定紧急增设。他们坦言,在正式发布阶段,团队内部对开孔工艺的具体做法并不清楚,且当时没有配备相应样车。
关于“挖孔机盖”的问题,这名销售工作人员对《科创板日报》的采访人员讲明,当前的规定是,倘若汽车装配了碳纤维和带孔的配件,但客户想要更换,可以重新安装旧件,并且退还四万多元的价差。
媒体观察到,客户更愿意推销“生产时间短、设备集成度高”的Max型号或Pro型号。家庭首次购买者多数挑选Pro型号或Max型号,因为它们用途广泛,而且办理提车手续更便捷。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交付中心停车场观察到,许多受损的SU7 Ultra车辆正在维修或闲置,部分车辆的前部或后部有明显扭曲。维修中心和交付中心共享同一个场地,因此停车位变得非常紧张。销售人员对此没有详细说明,只是表示“有用户驾驶技术不够好”,同时强调“所有车型都配备了主动安全系统,但自动驾驶功能仍需驾驶员专注操作”。
对于广受讨论的“功率控制”议题,商家没有回避,他们说明,起初为了保障安全,部分动力在远程升级前会被约束,不过现在已经全部解除,行驶到特定里程后,只要选用对应的驾驶状态,就能运用全部性能。
介绍驾驶辅助系统时,销售反复说明其为“L2级辅助驾驶”,要求“时刻注视前方、确保手握方向盘”,同时指出“在施工区域或车道线不清晰的情况下,系统会提醒人工控制”。关于城市NOA功能,销售表示“仅当路线指引明确时才适用,但不可完全信任,属于非自动驾驶范畴”。
现阶段,小米汽车的销售势头依然强劲。根据小米汽车官方渠道提供的信息,就拿小米SU7标准版来说,从下单到交货的时间大约需要九个月左右。
然而,根据销售说明,假如订单延期交车,所需时间能够压缩为两三个月。
《科创板日报》记者得知,所谓“顺延单”是这样一种情况:当先前一位用户取消订阅时,例如因金融审核未通过或家庭劝阻等原因,该订单的车辆会直接转交给下一位配置相同的用户,前提是对方符合条件。由于小米现在不再支持转让订单,系统只能从“锁单配置池”中寻找下一个完全符合要求的用户来安排交付。
销售反映,最近有不少订单被推迟处理,主要原因在于申请贷款未获批准,导致客户无法购车,另外有些客户受到家人影响而放弃购买或更换车型。“我们总共交付了十几辆车,其中六七个属于推迟订单,占比接近一半。配置了特定轮胎的SU7 Ultra车型,需求量减少,交货时间会大幅增加一至两个月,提醒客户慎重考虑。”
《科创板日报》相关人士从销售部门了解到,当前标准版车型的生产时间比较久,而选择不常见色调、基础配置的车辆则能更快获得。一位选择了白色Max车型的客户没有额外加装大尺寸轮毂,仅用了一个月就顺利提车了。
交付量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小米汽车如何应对?
小米SU7面市后迅速成为国产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宠。然而今年四月,与三月份超过两万九千台的交付数字相比,小米汽车当月只卖出了两千八百五十八辆,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一位汽车行业专家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Ultra版车型的售价超过五十万元,这被视为小米推动品牌高端化进程的关键举措。
不过最近围绕“前舱盖用料”“赛道模式开启”等问题的讨论,反映出消费者对小米汽车在价格提升方面以及品牌承诺方面的期待显著增强。
面对持续数周的网络争议,小米在品牌层面展开了应对动作。
五月份刚开始,雷军中断了将近一个月没有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内容,他透露说,最近一段时间是他创建小米公司后遇到的最不容易的日子,他承认自己减少了外出和与人交往,目前正慢慢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与此同时,雷军的微博账户改变了评论设置,只让关注了一百天以上的用户能够发表意见,这个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小米公司的公共关系部门负责人王化对此表示,这样的设置早就有了,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恶意刷评论。
5月14日,小米法务部门公开信息,自媒体平台“民之力”,也称作“网络一兵”,因损害小米公司形象并散布不实言论,被司法机构裁定损害了其声誉,初级审判结果指示该平台清除所有相关文章,并且需支付人民币六万元作为补偿。
那位分析师指出,小米SU7当前面临的市场信任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货进度与大众期待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是旗舰型号的宣传内容与实际体验不相符。由于安全性和动力表现直接关系到用户利益,所以消费者在这些方面的感知会更加敏锐,特别是在中档到高档的产品系列中。
YU7的推出时机至关重要,它原本肩负着引领小米SUV产品线的使命。不过,SU7正面临热度与争议并存的局面,公司若急于发布第二款车型,只会加剧品牌形象受损的状况。那位分析师表示,小米现在大概在考虑把工作重心从“制造话题”调整到“完善服务”,在第一代汽车用户的评价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如果贸然推出新产品,对形成稳固的品牌形象反而会有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