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讶的是,在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第10天,网络上关于他的争议并未平息,反而讨论的声音愈发高涨。
更没想到的是,释永信过往真是越扒越有,让人大跌眼镜。
不只窃取财物、攫取法卷,更自诩为住持……而且早在三十年前,他的僧侣身份已被剥夺!
那么释永信究竟是如何顺利上位的?
实地探访,颠覆认知
释永信这事儿,在网上引起的关注实在是太大了。
众人难以理解,为何一个一心想要使少林寺兴旺发达的人,却会做出挪用公款、与多女保持不正当交往,以及诸多令人愤慨的行径?
众多网友纷纷质疑,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种秘密,抑或是释永信正面临难以启齿的困境?
为了更深入地探寻这位奇人的事迹,《凤凰网》的记者特地前往释永信的故乡,意图倾听邻村居民们对他个人的评价。
未曾询问,未曾察觉,这一番提问,竟然揭示了一个与公众印象截然不同的释永信形象,那么,究竟哪一个才是他本来的面目呢?
“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调皮捣蛋,不会偷这个偷那个。”
在村民们的眼中,释永信不仅被看作是一个本分的孩子,而且他的勤劳也颇受赞誉,他早早地就放弃了学业,投身于劳动,开始独立赚取生活费用。
正是在外出赶集途中,16岁的释永信意外地邂逅了一位能给人看相的僧人,僧人给了他一个地址后,便匆匆离去。
此次面相之缘,使得释永信与嵩山少林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联系,并让他结识了未来的师傅,即少林寺的资深方丈行正住持。
一开始,行正方丈与释永信的乡亲们持有相同的看法,觉得那孩子既诚实又手脚灵巧,因此对他怀有深厚的喜爱之情。
老方丈万万没有想到,他仅凭眼缘收下的这个徒弟,竟会在日后野心膨胀,做出背叛师门、侮辱祖先的行径。
这是怎么一回事?
老方丈绝笔曝光,上位真相成谜
令人意外的是,第一个敢于举报释永信的人并非释延鲁,亦非释正义,竟然是释永信的师傅释行正。
“释永信野心太大,不具备接班资质。”
众人未曾料及,当那封涉嫌揭露少林寺前任长老罪行的举报信内容被揭露后,释永信在担任住持之前的不雅往事亦逐渐浮出水面,公之于众。
仔细看了下这封举报信,大概列举了释永信的三件丑事。
第一件是在老方丈生病期间寻衅闹事,自称自己为二当家;
第二件事件是趁着老方丈前往北京就医的机会,他擅自作出决定,以少林寺主持的身份接待了黑龙江日报社的记者,那时释永信年仅22岁。
他费尽心思想要从老方丈那里获取公章,却未能如愿,于是转而开始窃取钱财和法卷,做出了一系列违反佛门戒律的行为。
举报信篇幅颇长,然而仅凭其中几项事实,便足以显现出老方丈对弟子失望至极的情感。
他未曾料及,那个在16岁那年的雨天敲响少林寺之门的少年,在短短数年间,其意志力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深入了解释永信的品格之后,老方丈深刻意识到少林寺绝不能落入此类人之手。
因此,他在将这封信递交给我国佛教协会后,那位年迈的高僧随即便将那份至关重要的经文交托给了在家修行者郝释斋负责妥善保存。
老方丈原本以为,采取此举,便足以有效阻止释永信晋升为方丈住持,从而确保一切安妥。
他未曾料及的是,就在同年七月,他离世之后,释永信依旧顺利地接任了方丈一职,并成功执掌了少林寺的教权。
正是这封举报信的揭露,以及回顾释正义十年前所提交的举报材料,我们才意识到,释永信的崛起之路,似乎并不那么纯洁。
重新审视释正义的举报资料,发现其中一份文件明确记载,释永信早在1988年便已被剥夺了僧侣身份。
但这份举报文件提交后,中国佛教协会回复的却是:
若他真的遭受了僧侣身份的剥夺,那么他绝无可能成为我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之职;一旦需要对外作出解释,相关信息将正式公布于我国佛教协会的官方网站之上。
所以当时,人们都以为这是捏造的不实信息,是对释永信的污蔑。
如今重读老方丈留下的遗书,再考虑到他离世的具体日期,这立刻在网络上激起了一连串的推测和讨论。
1987年,那位德高望重的老方丈不幸离世,紧接着在1988年,释永信被剥夺了僧侣的身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此之后,释永信竟然奇迹般地成为了少林寺的新任住持。
时至今日,无人能够确切知晓,即便是在老方丈坚决抵制,并且将法卷转交给他人保管的情形下,释永信又是如何最终顺利继承了法位的。
这件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我们所能确认的是,自释永信继任以来,他的行为举止实际上与老方丈当年的预言并无太大差异。
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释永信遭遇事件之后,仍有一些人为他辩护,例如自称经济学家的宋清辉,以及知名网红鲁大魔。
他们坚信,释永信是少林寺得以壮大发展的关键人物,即便没有显著功绩,其辛勤付出亦不容忽视,因此,不应一味地抓住其道德问题不放。
这些人可能意图借助释永信的名气来炒作,以期获得关注,却未曾料到竟遭到网友们的强烈谴责,认为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那位名叫鲁大魔的网红,其过往也被揭露,曾因违法问题被监禁,在缝纫机旁度过了三年的时光。
显而易见,面对道德的底线,众人都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对错,不会轻易被片面的言论所误导。
固然,在释永信的领导下,少林寺确实通过商业化手段达到了可观的收入水平。
在这些收入背后,实际上是通过“高价香料”、“开光服务”以及“高价培训课程”等手段获取的利润。
少林寺本应是虔诚信众的心灵避风港,然而如今却与金钱紧密相连,似乎一切都已失去了原有的纯真与宁静。
少林寺的气氛已经大不如前,而且寺内的僧侣们,在释永信的所谓“教诲”影响下,内心世界变得不再单纯。
他的徒弟释延鲁,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释永信事件发生后,众人对释延鲁当年的误解表示歉意,普遍认为他是个善良的人,理应得到众人的赞誉。
深入挖掘释延鲁的背景,可以发现他与释永信本质上是同一类人,而那段时间的举报事件,实则只是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双方争斗,宛如鹬蚌之争。
须知,释延鲁身为僧侣,亦曾违背僧规,在少林寺居留期间,私下与女子育有子嗣。
他之所以举报释永信,也并不是因为他看不惯释永信的做法。
正因为个人开设的武僧学府盈利丰厚,不愿将收益与释永信分享,于是心生怨恨,最终决定将释永信公开举报。
如今,释延鲁身边佳人相伴,豪华座驾驾驭,生活过得极为惬意。
说白了,他其实也跟释永信一样,是个贪财好色之人。
常言道,若是上层建筑不端正,下层的结构必然歪斜,虽然释永信确实推动了少林寺的发展,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原本纯净的寺庙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这难道是众人所期望的吗?难道远在天堂的老方丈,也会感到心灰意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