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崔隽
若对2016年韩国文化产业的关键词进行梳理,那么漫画亦或是网络漫画这一领域,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奶酪陷阱》与《心里的声音》等热门漫画改编的剧集,占据了2016年韩国电视荧屏的焦点,朴泰俊、尹泰浩、赵石、旗安84等漫画创作者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被主流电视观众所熟知。越来越多的漫画家开始崭露头角,网络漫画逐渐成为韩国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构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
韩国漫画出版业在90年代陷入了困境,正是在这样的危机时刻,网络漫画的兴起成为了行业复苏的关键。自2000年起,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韩国网络漫画已经展现出相对成熟和完备的特点,为韩国漫画产业的持续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
Daum Webtoon
与此同时,韩国的网络漫画并未局限于本国市场,以Naver Webtoon和Daum Webtoon等为首的韩国漫画巨头正积极实施其海外拓展计划。相较于偶像、游戏、电视剧产业,相对较弱的韩国漫画产业雄心勃勃地进军中国市场,却在关键时刻遭遇了“限韩令”的阻碍。
韩漫转折点:webtoon的诞生
在危机四伏的背景下诞生的韩国网络漫画,成为了韩国漫画产业濒临崩溃时的转折点。
自90年代起,韩国的漫画出版市场便陷入停滞,漫画的出版与销售规模显著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和日本的漫画作品轻易地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一大部分,对本土漫画家的创作构成了威胁。众多漫画杂志相继停刊,漫画单行本的销量急剧下滑。此外,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韩国新出台的青少年保护法对内容创作实施了严格的限制,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状况。最终,鉴于漫画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不平衡状态,韩国漫画创作者们开始积极寻求漫画创作的新途径和新媒体形式,而网络漫画则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整个行业的救星。
网络漫画最初多在博客及个人网站上进行无偿发布,实现了无限制的共享与传播。当综合门户网站意识到网络漫画的巨大魅力后,纷纷设立了专门的网络漫画平台。伴随着韩国本土门户网站Daum和搜索引擎Naver的迅速崛起,2003年,Daum首次推出了网络漫画连载服务,随后Naver及其他韩国主要网站也纷纷效仿。
网络漫画平台网站的接连推出,为网络漫画行业带来了高度职业化的发展以及全新的竞争格局。众多作家与平台签约,开展独家连载,版权交易也逐渐活跃,网络漫画的内容生产机制逐渐走向成熟。随着这些变化的不断显现,韩国网络漫画的统称——webtoon,终于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奇奇怪怪》
与日本及美国漫画相较,Webtoon更侧重于讲述故事,其紧张刺激的情节紧密相连,且结局常常令人出乎意料。在我国颇具盛名的《整容液》便具有这种令人从开头至结尾都难以预测的吸引力,而作者吴城岱的《奇奇怪怪》系列亦堪称Webtoon悬疑恐怖风格的佼佼者。
《整容液》
《心灵的声音》、《看脸时代》、《李末年》等漫画作品,继承了杂志时代的情节漫画风格,通过短短几页的幽默情节,即便内容缺乏逻辑、显得不合常理、难以理解,也能迅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笑声。此外,还有如《26年》这类以刺杀前总统全斗焕为题材,将纪实与虚构巧妙融合的历史与政治漫画。
韩国的网漫与西方作者采用的横向滚动漫画创作手法存在差异,其特色在于纵向滚动且画面连续,仿佛一幅幅展开的画卷。近期,韩国网漫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创新,借助手机震动、声效以及漫画软件的动态功能,能够直观地呈现枪战、格斗等激烈场景,从而弥补了传统漫画在节点转换上依赖读者想象力的不足。
在韩国,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率已高达80%,这意味着平均每三个韩国人中就有一人阅读过webtoon。为了迎合读者在移动设备上的阅读习惯,韩国网漫在内容上进行了大量的碎片化处理和精简,甚至出现了每章仅由三个画面组成这种极短篇的形式。
时至今日,针对10至30岁年轻群体的网络漫画已深入韩国社会文化,成为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同时,在韩国漫画市场,网络漫画的份额已迅猛增长,达到了70%的高度。此外,网络漫画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潜力。韩国KT经济研究所的预估显示,2015年,webtoon市场规模大约为4200亿韩元,相当于约3.8亿美元,这一数字涵盖了相关衍生品和授权产品;据预测,到2018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8800亿韩元。
Webtoon的迅猛发展显著促进了漫画行业的繁荣。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2014年的报告显示,相较于动画市场的整体增速放缓,漫画行业的销售额与出口额均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漫画行业的销售额达到了7976亿韩元,较2012年增长了5.2%,其出口额也同比增长了22.7%。网络漫画的制作与流通业出口额较2012年增长了24.3%。至2015年,网络漫画的出口额已攀升至2556万美元,且在过去四年中,每年均实现了20%的增长。
Naver和Daum:
向海外进击的韩国网漫巨头
韩国的漫画出版传统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并不显著,与此同时,网络漫画正成为韩国新兴文化输出的代表,迈向世界舞台。
与日本讲谈社、集英社以及小学馆等知名出版社相仿,韩国漫画领域内,Naver和Daum两大平台占据主导地位,几乎瓜分了整个市场近九成的份额。伴随着webtoon的强大影响力逐渐显现,Naver与Daum携手迈出了走向全球化的步伐。全球网络漫画市场的策略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直接设立分支机构进军海外市场,二是与当地平台建立合作关系。Naver采取了果断措施,选择了第一种方式,而Daum则较为谨慎,选择了第二种途径。
Naver不仅在国内推出了Naver webtoon,2014年7月,其子平台Line Webtoon也同步登陆了苹果和谷歌的应用商店。与仅提供韩语版本的Naver webtoon有所区别,Line webtoon在原有简繁中文和英文版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阿拉伯语和印尼语版本。Naver推出子平台,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其进军全球市场的坚定决心。该公司的信心来源于旗下拥有5亿用户的line平台,该平台在中国台岛、日本、泰国和印尼等地具有强大的海外发行实力。据《福布斯》2015年的统计数据,Line Webtoon成功吸引了150多位韩国漫画家,并实现了月均1700万用户的庞大用户群体。在我国,Naver公司推出了一个名为“咚漫”的中文网络平台,该平台主要发布其旗下作品的中文翻译版本。在这份热门排行榜上,位列前茅的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韩国漫画,如《看脸时代》、《心灵的声音》、《奇奇怪怪》等。
除此之外,Line Webtoon的扩张野心主要体现在对全球范围内漫画创作者的挖掘上,特别是在美国漫画市场已经有所动作。比如,他们与知名美国漫画家马克·西尔维斯特里携手,将《机体战队》引入Line Webtoon平台;同时,他们还与业界颇具影响力的斯坦·李合作,共同举办超级英雄漫画竞赛,旨在发掘网络上的新兴漫画人才。在中国,Line Webtoon亦以“孕育国际知名漫画创作者”的口号吸引漫画创作者加入。
Daum的拓展策略较为稳健,采取与海外企业携手共创收益的商业模式,分别与美、日、中三国的网络漫画平台开展不同层次的合作,致力于推广旗下原创漫画。2012年,腾讯动漫开始引入韩国漫画,起初主要通过代理商进行,但到了2015年,便直接与韩国平台的版权持有者建立合作关系,该合作方即为Daum。
漫改剧、漫撕男:漫画之外的可能性
在电影界亦或在电视剧界,2016年对韩国漫画改编作品而言,无疑是一个丰收的年份。由尹泰浩所著《内部者们》改编的电影,荣获了青龙奖最佳影片的殊荣,与此同时,《奶酪陷阱》、《云画的月光》、《心里的声音》等剧集,也都是本年度基于韩漫改编的漫改剧佳作。而朴宝剑、李光洙、朴海镇等男演员,也因此成为了新兴词汇“漫撕男”的典型代表。
《奶酪陷阱》漫画原著《捕鼠器里的奶酪》
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里,韩漫的基本色调早已在众多我们熟悉的韩国影视作品中显现,而这些成功打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改编电视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为韩漫开辟了道路。以2004年的《浪漫满屋》和2006年的《宫》为例,这两部早期的漫改剧作品,它们所蕴含的漫画元素,使得角色塑造和叙事结构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4年,尹泰浩的同名网络漫画被改编成了电视剧《未生》,该剧赢得了空前的赞誉,其影响力堪比2013年《隐秘而伟大》对漫改电影的里程碑意义。自此,韩国电视台似乎将改编漫画纳入了常规操作,几乎每个季度都会制作并播出漫改剧,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改编自热门漫画的韩剧数量已超过数十部。
《未生》
漫改剧、漫改影等漫画衍生作品的开发,其灵感源自“一源多用”的开发理念。韩国政府将“一源多用”的西方项目管理模式引入动漫产业,并将其提升至政策口号的层面,其目的是为了丰富动漫产品的附加价值,力求在传播效应和经济效益上实现最大化。漫改剧与漫改影,它们的发展根基深深植根于韩国成熟的娱乐产业之中,依托于webtoon及其相关的全产业链,对“OSMU”开发理念进行了生动实践。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一个原始内容源——webtoon,能够被衍生开发成多样化的娱乐形式,如书籍、电影、广告、聊天表情、电视剧、游戏以及各类周边产品等。
漫画改编虽有其优势,却并非毫无风险。它有时能成为激发创意的良方,然而在巨大的期待面前,也潜藏着失败的可能性。此外,尽管众多韩国网络漫画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和游戏,但与漫画强国日本相比,整体改编的规模仍然有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鉴于电影电视剧的强大影响力,韩国网络漫画改编成动画作品在资金和人才方面遭遇的挑战更为严峻,这一状况从动漫产业整体发展的视角来看,无疑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限韩令之下,韩国漫画在中国
相较于偶像、游戏、电视剧等行业,尽管韩国漫画在中国市场并未占据主导地位,其数据表现也并不突出,但韩漫本身卓越的故事情节和逐渐增强的吸引力,无疑已经引起了我国市场的广泛关注。
韩国漫画映像振兴院旗下的漫画家们今年成立了名为FUNTOO的公司,并与专注于动漫原创、市场运营及动漫IP平台开发的我国企业漫联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根据此协议,韩国将向我国出口共计70部漫画作品,这标志着韩国漫画出口规模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些作品不仅将在国内漫画平台上连载,还将被影视娱乐公司购买,用于IP影视改编。此外,据韩联社报道,在今年三月,我国影视制作巨头华策集团成功从韩国Kakao公司处购得门户网站Daum上连载的《镜子小姐传》等五部漫画的改编权。这五部漫画原本预定将全部转化为影视作品,并计划在国内进行播放。
《心里的声音》
韩漫虽然在中国继续采用免费阅读模式,但盈利途径主要转向了影视作品及IP的售卖。近期,口碑颇佳的漫改剧《心里的声音》便是例证,搜狐影视通过收购播放权,使得该剧实现了初步的盈利。然而,“限韩令”的持续影响下,短时间内韩国文化元素在影视屏幕上的露面几率几乎降为零,而《心里的声音》或许将成为视频平台在不久的将来引进的最后一部韩剧。
韩漫在中国面临困境,这表明虽然韩国漫画已进入我国市场,但现阶段却遭遇了盈利难题。“限韩令”对韩国漫画版权持有者而言,最棘手的问题在于无法将漫画原作展示在宣传材料中,因此,摒弃韩国元素,专注于故事内容的改编与推广,成为了当前最为可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