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资本开始进入,电子烟领域融资公司今年集中出现。对电子烟生产链条略知一二的人,花费不到五百万人民币大概就能打造一个品牌,选择礼品销售途径或者代理直销模式,就可以开始销售,然而,这样的产品真的是目标客户真正需要的吗?或许,行业的良性发展总是被某些不法分子破坏,导致整个行业受到非议。
今年三月十五日公开的各类问题仅是冰山一角,其内部还潜藏着许多未被揭露的情况。现在我们再来谈谈对电子烟产业的一些看法。
风口上的电子烟
近期,罗永浩公开表示将全力投身电子烟领域;同道大叔也正式进入电子烟市场;一位原苹果公司的高管创立了自己的电子烟品牌;还有众多创业者在该行业崭露头角,我们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电子烟如此吸引人?
只要获得适当收益,资本就会变得格外大胆,它到处都会被运用,只要利润达到百分之十,它就会变得活跃,如果利润是百分之二十,它就会引发积极的冒险行为,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五十,它就会让人不顾法律,如果利润高达百分之百,它就会让人无视法律,即使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它也会让人不惜犯罪,甚至不惜冒着被绞刑的风险,所有行为都是利益在推动,电子烟也是如此。
国内电子烟行业的众多开创者,可能更准确地说属于“投机商”。中国烟民基数极为庞大:不完全统计显示已逾3.5亿人,相当于全球烟民总量的三分之一,市场潜力巨大;加之国内电子烟行业的进入壁垒非常低,具体有多低呢?珠三角地区就聚集了五百多家大小不一的电子烟代工企业,其产品占据了全球电子烟销售额的九成以上。
当前众多网络投机者从事电子烟行业的常见模式是:首先创立一个电子烟品牌并申请商标,接着寻觅一家烟油加工厂,再联系一家设备制造厂,将各部件组装后,贴上自家的商标,便开始销售,最后制作一份设计精良的演示文稿,吸引投资,整个过程便宣告完成。
电子烟拥有的产业链条
这套流程具有可复制性,可以说每个人都能进入电子烟行业。行业缺乏规范,致使不良商家横行,他们没有有效的内部管理和独立的供应链,只能依靠虚假宣传来伪装自己。不断有投机者涌入,导致劣质产品挤压优质产品,最终造成电子烟声誉的严重损害,让那些真正用心、有实力的电子烟企业陷入困境。
因此,对于对电子烟抱有好奇心的购买者来说,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才能辨别出哪些是仅擅长制作演示文稿的电子烟,哪些是真正具备专业水准且值得依赖的电子烟。
以电子烟为例,其核心在于烟油,烟油的品质直接关系到电子烟的优劣、风味及安全性,其中味道是烟油的关键技术之一,但具备独立香料研发部门的企业并不多,国内多数制造商所用的烟油依赖众多不同的烟油制造厂代工生产,并非自主开发,因此电子烟的风味与使用感受往往不佳,目前电子烟领域中,烟油体验最为出色的是美国的juul,其次是bink。此外,根据业内消息,现阶段国内对电子烟油的质量监管最为严格,在电子烟油的开发与认知方面,bink冰壳科技拥有最深的理解。该公司由香港中美烟草支持,从中获得大量技术援助,其团队成员大多来自烟草企业,堪称烟草行业的正规军。他们会将产品的使用感受与JUUL进行对比,并计划在全球市场推广,这是国内许多制造商都希望达成的目标。
冰壳bink电子烟5.18品牌发布会